俗语,属于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又被称为俚语、常用语、古谚等,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蕴藏着老祖宗为人处世的智慧。时至今日,俗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那些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的语句,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用来提醒自己,或者教育晚辈,比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尽管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有读过书,他们却可以随口说出许多常见的俗语。当年轻人不听劝,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时候,别人就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相信大家对这句俗语并不陌生,老人的话未必一定正确,但参考一下也没什么坏处。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人情往来,即使关系再好的亲朋好友,如果好多年没有任何来往,关系也会变得很淡,跟陌生人差不多。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涉及到借钱和随礼这两件事,当你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处理呢?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说的是什么道理呢?

一、钱有三不借

1、不讲信用的人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家无信不和。”信用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大家都喜欢和诚实守信的人来往。一旦一个人的信誉受损,比损失一笔巨款还要严重,很难进行弥补。诚信体现在很多方面,答应别人的事,付出多大努力都要做到,否则就是失信于人。

谁都有手头紧的时候,借钱度过困境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讲信用的人开口问你借钱,哪怕你非常富有,最好也不要借给他。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讲信用的人,从开口借钱那一刻起,或许就没想过还钱,假如你真的把钱借给他,最后只能自食其果,甚至被家人责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不思进取的人

如今的社会,只要身体没毛病,就算没有文化,也可以靠汗水挣钱,脚踏实地工作,且不说发家致富,至少能够养家糊口。但是,总有少数人不思进取,整天幻想一夜暴富,厚着脸皮问亲戚朋友借钱,而且花钱如流水。对于这种人,千万要小心提防,当他向你借钱的时候,尽量找个理由拒绝,毕竟谁赚钱都不容易。

3、关系一般的朋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进入一家工作没多久,和同事还不太熟悉,就会有个别同事想方设法和你套近乎,然后找各种借口借钱,而且每次要借的钱也不多,基本上是几百块,很少超过上千块。碰到这种关系一般的同事或朋友,如果你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无奈之下把钱借出去,基本是肉包子打狗。

二、礼有三不随

1、没收到请柬的礼不能随

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孩子,一般都会给亲朋好友发请柬,可分为纸质请柬、电子请柬。另外,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即便不发请柬,也会特意打电话通知。假如一位朋友结婚,既没有专门邀请你,也没有给你发请柬,最好不要主动随礼。要么对方根本没想过邀请你,要么有别的考虑,想把婚礼办得简单一些,如果你主动去随礼,双方都会很尴尬。

2、你办事,他没到,这种礼也不要随

礼尚往来,一直是国人的传统,但也不乏不懂得礼尚往来的人。如果在你办事的时候,专门邀请某个朋友参加,结果他人没到,并且也没有随礼。当他有事情的时候,却屁颠屁颠通知你,无论态度表现得多么诚恳,也不要去随礼,因为在他心目中,从来没有把你当回事。

3、无关紧要的礼

正常情况下,除非一些重大事情,会邀请亲朋好友庆贺,大家用随礼的方式送上祝福,比如结婚、生孩子、满月酒等。但是,那些爱贪小便宜的人,总是以各种理由,想让别人给他随礼。买个房子,请朋友过来祝贺;买辆车子,让身边人过来喝酒;孩子升学,也会摆上几桌,美其名曰升学宴。遇到这样的人,最好避而远之,更没有必要随礼。

在你看来,俗语“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的说法有道理吗?不妨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