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一些人吐槽现在的孩子难养,从宝宝要出生开始就有一大堆的问题摆在爸妈面前要解决。为“顺产还是剖腹产”摇摆不定,为“喝什么牌子的奶粉安全”东奔西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焦头烂额。成年人的焦虑是从孩子的到来开始的,因为自我反思后发现很多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总想让孩子一开始就做最正确的事儿,少走一些弯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家的女儿小敏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学习上很努力,每天一放学就主动地写作业。妈妈对她的学习也特别关心,每次小敏写作业的时候,妈妈都会放下手中的家务专门陪着她。小孩子嘛,写作业时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小敏正准备拿起橡皮改正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就在她的耳边响了起来:“错了错了,把这个擦了!想好了再写”。小敏顿时无奈地叹了口气,很听话地改正了错误,然后继续写作业。

写着写着某个字的笔画又不小心写错了,刚写完她就后悔了,正在盘算着要不要改正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再次响起:“笔画错了,怎么能不改呢?”妈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让小敏觉得写作业实在是受罪,每次写作业都会招来妈妈数次的批评。于是她开始变得讨厌写作业,讨厌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父母一刻也不肯放松,尽职尽责地提醒孩子时刻要“正确”。其实父母这样做只是在自我感动,你们觉得陪伴了孩子,关心了孩子,教育了孩子,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可能这些孩子并不需要,你们只是感动了自己罢了。

为什么关心孩子,怎么还被扣上了“自我感动”的帽子呢?

这是因为父母看似在事无巨细地关心孩子,实际上会对孩子造成负担,高情商的父母不会轻易打扰孩子,因为孩子经常被打扰会有这三大负面影响。

一、随时打扰会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正在专心做一件感兴趣的事,父母的时时提醒会让孩子的思维受到干扰。众所周知,专注力是做好事情的关键,有了它孩子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

孩子爱玩是天性,他们边玩边学会学习,蒙台利索教育就是这样展开的,一切以兴趣为前提,孩子愿意主动探索和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学习。

正在思考的孩子思路被打断,一次两次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影响,时间一长,危害就显现出来了。孩子没有了专注力,那么他学习的能力也会每况愈下,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二、随时打扰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

长期被父母打扰的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爱发脾气。试想一下,孩子正沉浸在他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父母突如其来的一句“宝贝,渴了吧?来喝点儿水再玩”,把孩子的思绪硬生生地拉回到现实生活当中。

已经被打扰的孩子无奈地喝着水,他微微紧蹙的眉头表示,此时的他并不是特别想喝水,因为他脑子里出现的美好世界瞬间消失了,这种感觉实在不好。一次两次孩子可能表现得很顺从,时间长了呢?孩子就会感到烦躁,甚至父母的提醒会换来孩子的发脾气和满腹牢骚:“真讨厌!”、“真扫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随时打扰孩子不利于亲子关系

父母的多次提醒的行为会导致孩子没办法专心做事,从而厌倦父母陪伴、这样长期下去会对亲子之间的关系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作为父母就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了,想想平时是否过度的控制、干涉孩子然后及时悬崖勒马。

父母千万不要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而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尽情的发挥。只要没有安全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听之任之,等孩子做完再正确引导。这时父母用事实告诉孩子有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并教他具体的方法,相信孩子更容易接受些。这才是关心孩子的正确方式,才是有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