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历史故事表面,从宏观的社会视野来讨论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更多文章尽在“启蒙时代的余孽”,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

在文章开头,小编想向读者们抛出一个问题:俄罗斯到底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

我相信,大家给出的答案一定是五彩缤纷的。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白皮蓝眼睛黄头发的俄罗斯人与我们长得大相径庭,他们一定是西方人。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个专制、暴力、不民主的北方毛熊,绝对跟自己尿不到一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中国人来说,俄罗斯人有一副标准的西方容貌

以上关于俄罗斯身份的纠结,并非只存在于作为外人的中国人与欧美人之中,俄罗斯人亦有着关于自己身份的纠结。古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过于特殊,它位于欧洲与亚洲的交界——东欧平原之上,无论是拜占庭还是蒙古,都很容易对俄罗斯施加影响,这使得俄罗斯文化充满了东方因素;而在近代之后,随着俄罗斯的四处扩张,他们与西方的交流加深,因此俄罗斯又开始接受西方文化。

东西两方因素的交融,使俄罗斯生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也使俄罗斯历史中出现了独特的、不同于东方或西方的历史过程。近代以来,西方与东方因素的张力与冲突,让俄罗斯人陷入了迷茫之中,“我究竟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这个问题不断困扰着俄罗斯人,俄罗斯就像其国徽上的双头鹰一样,既向西看,又向东看。

沙俄时期

13-14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由斯拉夫人建立的、位于东欧平原的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公国灭亡。1243年,成吉思汗的孙子——都拔在伏尔加格勒附近的莱萨城定都,建立了包含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尔、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流域等广大地区的钦察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大汗国的疆域

14-15世纪,随着蒙古与斯拉夫人势力的此消彼长,蒙古人渐渐退出了俄罗斯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产却相当重要:钦察汗国建立了完善的人口普查与征税制,在村社中建立了类似“连环保”的基层组织制度,在各地兴建驿站以增强联系;而且从14世纪起,征税权被交给莫斯科大公进行代理,莫斯科大公的实力由此远居于其他贵族之上。这一切遗产,使得俄罗斯出现了实现中央集权的土壤,使他们既不同于欧洲的封建制度,也不同于基辅罗斯时期的贵族共和。

此时的俄罗斯在政体上倾向于东方帝国的中央集权,在文化上则深受拜占庭的影响。俄罗斯的宗教主要为东正教,文字则使用以希腊文为模板的西里尔字母;统治者们对君士坦丁堡的权威相当认同,其教会也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控制;俄罗斯的教堂,例如1326年建立的圣母升天堂、1329年建立的伊凡·列斯特维奇尼克教堂、1330建立的博拉救主堂等,有着十分深刻的拜占庭建筑的影子。

圣母升天大教堂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此时的俄罗斯文化中,四处可见东方文化的影响。

但是,自从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开始,俄罗斯开始向着西方狂奔。

17世纪末,为了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反对奥斯曼的扩张,彼得大帝亲率使团出使西欧各国,希望建立联盟。此次出使的外交成果微乎其微,但彼得的另一个目的却达到了:学习西方技术与文化

回到俄罗斯后,彼得不但学习西方国家,建立武器库、造船所,建立海军、对工厂进行补助、鼓励贸易,而且还对俄罗斯文化进行改造。他建立图书馆、科学院等机构,设立报纸,以此鼓励文化发展;他引进大量西方人才来到俄罗斯宫廷,这些人在带来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一时间,俄罗斯宫廷以会说西欧语言为荣,他们学习西方贵族的服饰,学习观看戏剧、变装舞会等宫廷活动;彼得大帝还采取强硬措施,要求朝臣剪掉长须、换掉长服,按照西式妆容打扮自己,并遵守西式宫廷礼仪。在彼得大帝死后,在俄罗斯的上流阶级中,已不再流行传统的东方式俄罗斯文化,他们所遵循的文化已经是西式的了。

彼得大帝

西方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在整个18世纪内不断加强。彼得大帝死后,他的一些改革措施被废除,宫廷中的外国人也曾被保守派所清除。但在另一位雄主——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

1762-1796),俄罗斯的西化步伐不断迈进。叶卡捷琳娜出身于普鲁士,本身就深受西方文化浸染。来到俄罗斯宫廷后,叶卡捷琳娜皈依东正教,但是她仍采取了与彼得大帝相同的西化政策。

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西欧正在进行启蒙运动。叶卡捷琳娜没有拒斥启蒙运动,反而对启蒙文人们进行大力支持,她出钱资助《百科全书》的编纂者、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与伏尔泰交好,在她的统治时期,俄罗斯贵族之间还出现了与西欧一样的社交场所:沙龙,参与者坐在一起,共同交流新兴的启蒙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罗斯文化已不再是东方式的。上流社会们说着法语、遵循着西欧的宫廷礼节、讨论着西方的文学与哲学作品。但是,这仅仅是上流社会,在中等阶级,以及数量庞大的底层群体中,西方文化几乎没有对他们造成影响,他们仍然保持着东方式的传统。这便为俄罗斯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与永恒的冲突:我们究竟应该选择西方,还是东方?

在十九世纪,东西两种因素的冲突构成了俄罗斯历史的主要进程。他们各自形成了赞成西方因素的西方派,以及赞成传统因素的本土派,作为两股政治势力,共同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东西冲突的时代

1825年的冬季,带领俄国打败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去世。新沙皇尼古拉一世正式登基前的12月26日,圣彼得堡的3000多名俄国陆海军官兵拿着武器,从营房中出发,冒着风雪来到圣彼得堡中心的元老院广场,他们摆开战斗阵势,要求尼古拉一世废除农奴制、制定宪法。但由于势单力薄,这批起义者很快被镇压,其首领被处死,其余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十二月党人

这批人就是著名的“十二月党人”。大多数十二月党人是年轻的贵族军官,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他们曾跟随军队来到法国巴黎。这批军官虽然都是贵族,但在西欧停留期间,他们却折服于启蒙思想以及法国大革命思想。回到俄罗斯后,他们发现,自己的祖国与欧洲相比是多么落后啊!沙皇掌握了专制权力,贵族在庄园内混吃等死,遍地是生活悲惨的农奴,工业与商业毫无建树……于是,这批军官萌生了一个想法:按照西方国家的体制改造俄罗斯。

十二月党起义后,他们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象征着一个重要事件:西方派作为一股政治势力,登上了俄罗斯历史的舞台。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他们的资产阶级继承人——立宪派将会在政坛上继续活跃,继续着俄罗斯的西化事业。他们的目标是:建立议会制、制定宪法、废除农奴制,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公民权,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将俄罗斯改造为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国家。

十二月党起义

有趣的是,西方派作为反沙皇的势力出现的同时,深受传统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本土派却也站到了沙皇的对立面。正如上文所说,俄罗斯的上流社会接受了西方文化,但广大的底层阶级却仍保持着传统的东方式俄罗斯文化。贵族们的过度西化让这些位于底层的本土派相当不满,他们认为,这些贵族老爷们破坏了俄罗斯的优良传统。

1856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了先进的英国与法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坚信,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的原因,正是那根深蒂固、而又违反人道的农奴制。于是,在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发布《二一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并将土地分给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但是,此次废奴并不彻底,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如果他们想得到土地,需要为贵族缴纳一大笔费用,付不起的话,需要继续给贵族服劳役,因此,很多地方的农民实际上延续了农奴时期的生活。

而且,农奴制废除后,很多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他们离开了一直生活着的村社村社在俄罗斯中,不但是个地域共同体,还是个文化共同体。所有成员都要过着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生活,这种生活模式下,当一个村民有难,其他人会鼎力相助,保证了最低的生活水准;但与此同时,每个人都不允许脱离集体,他们不能有与其他人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不能尝试其他社会无法想象的生活方式,当然,更不能随意离开。农奴制的废除,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在破坏村社传统。

农奴制改革加剧了沙皇与本土派的矛盾,于是,在19世纪70年代,本土派作为一股新的政治势力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代言人被称为“民粹派”,始于1976年建立的"土地与自由社",后分裂为“土地平分派”和“民意党”。

他们主张无条件平分村社中的所有土地给村社成员,让成员之间做到平等;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村社制度相当青睐,认为应当保护村社制的存在;他们主张暴力革命,激进者甚至赞同暗杀等恐怖行为,他们认为农民是革命的最重要动力。到了20世纪的俄国革命中,他们以“社会革命党”的身份在政治场上大放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农奴

19世纪,西方派与本土派都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有着不可弥补的沟壑,但是,由于沙皇制度的存在,西方派与本土派都在直接与沙皇作斗争,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暂时没有爆发。在20世纪的俄国革命后,沙皇被打倒,两派开始了冲突。

20世纪:苏俄时代

二月革命后,沙俄政府被推翻,俄罗斯组成了临时政府,并开始了议会选举。由于西方派的影响主要针对上层社会,在全民性选举中,立宪党很快落败。本土派面对的真正对手,是布尔什维克。

虽然本土派的社会革命党人也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他们的主张却与布尔什维克大相径庭。社会革命党的支持者在农村中,而布尔什维克却主张保证城市工人的利益;社会革命党人热爱民粹主义,主张更为广泛的民主,而布尔什维克重视秩序,主张以一支先锋队来统治人民,在党内实行严格的纪律。

制宪会议选举中,社会革命党占据了优势。但是,由于临时政府迟迟不停战,国内的工人与士兵感到极大的不满。布尔什维克人的反战纲领则为他们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在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俄罗斯历史进入新的时代——苏俄时代。

在苏俄时代,无论是西方派还是本土派,都因为其意识形态与苏共不和而被压制。但是,被压制并不一定等于被消灭。在苏联的政治高压政策下,俄罗斯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持不同政见者”。用著名持不同政见者麦德维杰夫的话说,这批人“对于任何社会(包括苏联在内)所赖以依存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或道德基础都多少持有不同的见解。不仅如此,他们还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将这些观点表达出来。”

在众多持不同政见者中,有两个人代表了苏俄时代西方派与本土派的主张:

其一是物理学家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他代表了持不同政见者中的西方派。这位可是苏联卫国战争的大功臣,在研制原子弹与氢弹的过程中,萨哈罗夫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也因此获得了列宁勋章,成为苏联科学学会的成员。从60年代开始,他开始关注自己工作中的人道问题。他明白,核武器是破坏力相当巨大的毁灭性武器,在良心的推动下,他建议苏美两国共同停止开发反弹道武器,因为这会造成核武器威胁。

由于反对苏联的扩军计划,他的政治生涯几乎完全结束。但是,萨哈罗夫仍然继续进行人权活动,他创立了莫斯科人权委员会,推动苏联人权的进展。80年代,他反对勃列日涅夫入侵阿富汗,当局因此将他流放到高尔基市。在高尔基市的七年内,他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克格勃的监视,有时他们会闯进萨哈罗夫的住所,搜查他的私人物品。

其二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他在1945年当兵时,因在书信中对斯大林出言不逊,被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抓进劳改营(古拉格)中。赫鲁晓夫当政时,索尔仁尼琴被平反,出狱后被允许发表揭露劳改营生活的作品。但在赫鲁晓夫因政变而下台后,索尔仁尼琴的作品被禁止在苏联发表,他只得将稿件寄到海外发表。

1973年,索尔仁尼琴的鸿篇巨著——《古拉格群岛》在法国发表,本书揭露了苏联劳改营的大量事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触怒了苏联当局。1974年,索尔仁尼琴被流放。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西方国家认为能将索尔仁尼琴包装成反对专制的自由斗士,便请他到各地进行演讲,然而索尔仁尼琴在演讲时,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大批了一番。索尔仁尼琴确实不喜欢苏联的极权主义,但他对西方制度也是一样讨厌,他青睐的是沙皇俄国和东正教,他的思想中有典型的沙俄式沙文主义,他希望传统的斯拉夫文化能在俄罗斯复兴,至于西方式自由主义?去他们的吧,索尔仁尼琴只喜欢斯拉夫文化。

余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建立了西方式的政体,实行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国家杜马和总统由民众选举,并互相制约。看似是西方派胜利了,是么?

并非如此,俄罗斯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普遍存在于各国的“现代化难题”之中:共产主义路线的现代化失败了,但由于历史的积怨以及现实状况的不允许,又不可能选择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于是,这些国家最终会选择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中寻找现代化道路。

如今的俄罗斯,胜利的实际上是本土派。在三权之中,行政权压倒了立法权与司法权,普京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手腕压制国家杜马,这便是俄罗斯自古以来中央集权传统的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普京政府多次向苏俄时代被打压的东正教示好,试图恢复俄罗斯的传统信仰。

今后,“向西还是向东”这个问题是否还会继续出现在俄罗斯的历史之中?我无法预测,如果真的出现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俄罗斯人民会进行怎样的选择吧。

————————————————————————————

本号长期推送历史相关原创文章,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