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1861年5月的一个商人兼地主阶级的家庭。由于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所以在家里是最受宠的那一个。就是在这么优越的家庭条件下,泰戈尔在家庭的影响下一步步投入文学的怀抱,他十三岁就开始写诗。1878年,17岁的泰戈尔按照父母的安排,远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24年,泰戈尔高调访华,徐志摩、林徽因等一大众作家趋之若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泰戈尔春风得意,志得意满,高调访华,不是到处做演讲,就是参加给累舞会。泰戈尔来的中国后,正好是他的生日,于是当时的中国文人们就大摆筵席,为泰戈尔庆生。在这些人群中,鲁迅先生也参加过泰戈尔的宴会。可宴会还没结束,鲁迅就拂袖而去。至于鲁迅为何要拂袖而去呢?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鲁迅嫉妒泰戈尔

自古中国都有文人相轻的坏习惯。基于此,有人就认为鲁迅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对于这一观点,本人不敢苟同。这是对鲁迅先生的亵渎,把鲁迅当作了追逐名利之人。其实,鲁迅是一名斗士,为了民族的崛起而斗争,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而奋笔疾书。正是抱着家国情怀,所以在鲁迅笔下,无不深刻刻画出一幕幕封建社会下的黑幕。就是因为这样,当时在中国文坛,鲁迅就是一位地位极高的人,是一个深受群众爱戴的人。1936年,鲁迅去世,第一天就有将近4500人前来吊唁,第二天又来了3000多人,几天下来有了上万人。从这里不难看出鲁迅受到大家喜爱程度。

还有一件事,足可以证明鲁迅先生的伟大。一九二七年,瑞典考古探险家到中国考察研究时,曾与刘半农商量,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由刘半农托台静农写信探询鲁迅意见。这年九月二十五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这了一封信。

静农兄: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这封信收录在了《鲁迅全集》里,从中不难看出,鲁迅不是没有资格那这个奖,而是他自己觉得还没有资格拿。所以后来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并不是出于嫉妒才拂袖而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鲁迅看不惯当时文人们对泰戈尔的盲目崇拜

泰戈尔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有一定实力。可再怎么有实力,也不能丢掉文人的气节和骨气。鲁迅就是基于以上思维,就非常瞧不起这些对泰戈尔盲目崇拜的人。这个观点可信度是很高的。因为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鲁迅与好多人对骂过,比如梁实秋、郭沫若、徐志摩、林语堂等人。尤其对新月派代表徐志摩,在战乱的年代搞什么风花雪夜极为反感。

因为在鲁迅世界里,拿起笔唤醒民众,与敌人生死搏斗,才算一名合格的作家。可徐志摩他们没有这么做。整天是纸醉金迷,还祭出出了各种谄媚之能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正是基于此,鲁迅才拂袖而去。鲁迅先生就是这么一个真性情之人。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文学作品,更应该学习他为国为民的情怀,学习他敢于批判的精神。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