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264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1

站在家长的角度,聊一聊“在线教育”和那些“9块9十节课”。

我指的在线教育,主要是那些用APP、在线授课方式开展的教育培训,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分享过的有道数学、围棋、英语启蒙。

一般说来,只要你家里孩子,迟早都会接触到报班、一对一、K12这些名词。

我也观察过,我身边的大部分家长,都或多或少给孩子报过一些网课、线下培训班。

有的人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上,有的是小升初、中考之前紧急报班。目的都是提高考分,花费则从几百到几千,甚至几万的都有。

对培训这件事,大家普遍的心态是:

我也不想报,但是为了孩子多考几分,能上个好学校,进个重点班,不得不报。

当然,也听过一些很极端的意见,比如说,这些都是骗人的,没什么效果,国家应该取缔。

2

说说我个人的理解吧。

我认为,极端的“国家应该取缔”,这是不可能的。

养育孩子,人人都有需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厉害一点。这种需求不是毒瘾犯罪,它是很正当的,是一个家庭、社会进步的动力根源。国家只会通过适当方式引导、规范,绝对不可能一刀切取缔的。

我想聊的是另一些家长,他们似乎都比较坚决地认为通过APP上课之类,是骗人的,从来不给孩子报网课。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

道理很简单,人类社会走向大数据、走向智能化、万物互联,这是不可抵挡的潮流。

以前的教育,主要是在教室里,老师耳提面命。但现在正在发生,未来必将大行其道的是,教育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全天候,24小时随时随地的。

谁能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资源,谁才能走得远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我们八零后、九零后这一代,好点的学校会斥巨资,买个三四十台电脑,做个微机房。进去还得换鞋,穿鞋套呢。

到了现在的零零、一零后,大部分学校每个教室都有投影仪了,学英语早已经不是听卡带录音机了。

不仅是城镇家庭,在农村里里,台式电脑、笔记本、IPAD的普及率也相当高。至于将来的二零后、三零后那就更不用说了。

硬件在迭代,教育的方式、理念也在变。

以前老师会个PPT,大家都觉得新奇。后来谈在线学习,也不过就是浏览浏览网页,看看一些录播的视频。

现在呢,很多在线教育已经都是一对一实时互动了。上课的中途,就能利用大数据快速分析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停留时长为什么这么低、知识点短板在哪里。

事实上,据我的观察,教育部从多就没有放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

但是显然,这个事学校的动力没有资本的动力强,探索的脚步也明显滞后于那些勇于冲浪的互联网新贵。

所以,在线教育越来越猛。

4

我也是有了孩子之后,才注意到在线教育领域,已经有不少很猛的公司了。最著名的几家,比如猿辅导、作业帮、好未来、有道,等等。

没有孩子的家庭可能关注不多,但实际上他们在家长群里影响力巨大,市值、估值也很惊人,折腾了不少动静。

比如好未来(前身是学而思),它最新的美股市值超过440亿美金,跟谁学则是150亿美元。

而相比之下,我们熟悉,几乎人人都在用的百度,市值也不过400多亿,新浪微博才100亿美金而已。

也是在前一段时间,我观察了一下才发现,这些公司推出的产品,已经非常细化了。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科目,孩子的所有年龄段,它们都能根据需求进行打造。

可能是因为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拿捏住了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不遗余力的付出心态,不停地有资本涌入这个领域。

翻翻这些公司的年报就可以发现,每年花在营销推广上的钱,动不动就是10亿起步了。

5

大家经常在看到一些“9块9十节课,还免费赠送大礼包”的活动。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被竞争压力逼的。 这一块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了?

单个获客线索成本已经达超过了200块。注意是“获客线索”的成本,并不是最终的“获客成本”。

举一个例子,你带孩子在商场里玩,有阿姨拦住你,向你推销英语课程,你只需要填个姓名、电话、孩子年龄,就能送你一个气球。

那么,她获得这些信息,就是“获客线索”,它的成本整体算下来就超过200块了。

那最终的获客成本又是多少呢?

测算下来,一般都超过两千块了。也就是说,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填了电话,经过洽谈,最终才会买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数据:

2019年,中国已经实现对98%的行政村进行4G和光纤网络覆盖。互联网覆盖率,已经达到全球前五的水平。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对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然是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资源覆盖的更全面。

对个体来说,其实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纽约、伦敦、北上广的学生在学什么课程,你通过很便宜的网络也一样能实现。

只要利用的好,可以弥补地域、身份、收入上不平等给你造成的影响。

前些年曾经有一本很火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

在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之下,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美国人必须和远在天边的中国、印度进行竞争了。

换一句话说,对我们这些平头来百姓来说,以前和你抢生意的对手是同村的张三李四。

现在因为信息技术把大家联系在一起了,起跑线差不多了,参与竞争的人也更多了,秒杀你的对手可能来自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王五赵六。

7

说了这么多,最想说的是什么?

是我认为,在线教育的激烈竞争,给了我们家长一个绝佳的薅羊毛的机会。

因为从家长这一方来说,花9块9,去上10节,甚至20节课,真是相当划算的事情。这些课程要单独拿出来卖,或者你请家教来上的话,至少要值个一两千块。

我并不是因为也介绍过数学、英语之类的课程就说这些话。而是我自己报了一些之后,确实发现:

一般公司的那些十节体验课里,都会卯足了劲,拿出最好的师资,最精心打磨的产品来吸引你。(当然也有一些很烂的产品,但是在市场竞争之下,一般都会很快销声匿迹)

对于那些做在线教育的 公司 来说 , 前面的十节课就 是赔本赚吆喝,让你进店里看一看, 后面就看有没有本事留住你, 细水长流赚钱了。

对个人层面来说,我有一个很务实的建议,如果你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还处于3—6岁的启蒙阶段,看到那些9块9的课程,还是可以报名听一听的。

即使你真的不想给孩子学,也不准备将来报,但是花个两瓶红牛的钱去试一试,就是一次成功的薅羊毛,绝对不亏。

实事求是的说,小孩子在三五岁时候,真要说能学到什么,记住什么,也不太可能。 主要还是开开眼界,为将来上小学、上中学打点基础。

当然,如果在学的过程中,比如你突然发现孩子竟然对英语、围棋、数学展现了强烈的兴趣,而且发音、记忆、运算很有天赋。

那恭喜你了,作为一个中国家长,孩子愿意主动学习,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8

最后再说一点。

我们很多孩子的家长,包括我自己,可能是囿于早年的成长经验,心态上多少有些排斥,不愿意去主动、了解那些新生的事物。

就像八十年代时,父母排斥武侠小说,九十年代父母痛恨录像厅,两千年排斥网吧传奇,现在又有人声讨手游一样。

这些愤慨也许都会。但在滚滚的浪潮之前,单纯的声讨资本无耻、孩子压力太大、国家要管,其实于事无补的。

最好的路还是,跳下去,努力学会游泳。站在岸边,看别人击水中流,越游越远,恐怕最后坑的还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