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泥巴种”作为非魔法师家族出身者的代名词,在不同场景中多次出现。

马尔福与赫敏争吵时,语带轻蔑地说:“没人请你发表意见,你这臭泥巴种!”这一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让赫敏的好友罗恩大为光火,抽出魔法棒,想要让马尔福尝尝鼻涕虫魔咒的厉害。在此前的魁地奇赛场上,马尔福称呼赫敏为“泥巴种”时,差点被格兰芬多的球员们暴揍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看似简单的词汇,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情绪冲击呢?

根据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的观点,诸如“泥巴种”之类的词汇,是“偏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身带有贬低、侮辱等歧视性色彩,会使那些被划归这一群体者感受到被嘲弄、被排斥等消极情绪,有时还会引发群体隔离、暴力冲突,甚至是战争等恶性后果。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戈登·奥尔波特就对社会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十分关注。当时的西方社会中,不同族裔、宗教之间的矛盾不断,“犹太佬”“爱尔兰佬”等歧视性标签大行其道,不仅伤害了少数族群的情感,还造成了社群群体间的分裂,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结合长期的社会观察,以及在心理学领域的深厚积淀,戈登·奥尔波特写成了《偏见的本质》一书,从感知-认知、习得过程、社会文化与历史等多维度出发,深入解读偏见背后的心理学动因。

从第一次出版至今,《偏见的本质》已成为偏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目前偏见研究中引用频率最高的作品之一,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

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奥尔波特的许多观点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对于我们了解偏见的本质,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消弭偏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正如心理学家Fiske所说:“当我们中的许多人正要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惊喜时,却发现奥尔波特早已在那里等我们了。”

01 从语言攻击到种族清洗:无处不在的偏见

在罗琳打造的魔法世界里,血统纯正的魔法师群体对麻瓜出身魔法师抱有的偏见,不单单表现为以“泥巴种”为代表的言语贬斥。

那些嫁给“泥巴种”的魔法师,往往会遭到家人、朋友们的冷落、排挤,一些所谓的“纯血叛徒”被形容为“和泥巴种一样坏”,伏地魔控制魔法部后,在报纸上大肆宣扬“泥巴种”的糟糕之处,还频频对他们进行严酷的审讯。

魔法世界固然虚幻,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社会里,“偏见”同样无处不在,并引发各种各样的负面行为。戈登·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中,将这些负面行为按危害程度由轻到重分为五类:仇恨言论、回避、歧视、身体攻击和种族清洗。

其中严重者如西方历史上,持不同宗教观念者曾被视为十恶不赦的“异教徒”,以“女巫”之名被猎杀、施以火刑者并不少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造成了成千上万家庭的悲剧。

除了族裔、宗教等领域的偏见,性别、工作、身份、肤色、外貌等任何特征,都有可能成为偏见的触发点。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偏见往往是“隐形”的,或是“礼貌的偏见”,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尔波特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加拿大社会学家瓦克丝分别用“格林伯格先生”和“洛克伍德先生”的名义,向数家酒店和度假村寄出预订信件,结果,有93%的度假村愿意为洛克伍德先生提供住宿,愿意为格林伯格先生提供住宿的却只有52%。

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仅仅是预订人的姓氏不同,就有如此大的差异,其原因很可能在于,店员们倾向于将格林伯格先生纳入不受欢迎的群体(格林伯格是犹太人的常见姓氏之一),认为其品行不端、吵闹不停的概率更高,于是就简单粗暴地将虚构的格林伯格先生拒之门外。

各种文学作品、影视剧中,“偏见”有时成了故事线的推动者,还可能间接加深人们对特定人群的偏见与歧视。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犹太商人夏洛克被刻画成一个奸诈、贪婪,又心肠狠毒的形象,是“引证《圣经》为自己辩护的魔鬼”。小说《飘》里,白人庄园主蓄养恶狗,专门用于咬黑奴等情节,使这部作品被部分读者打上了“种族歧视”的标签。

02 预先判断与刻板印象:偏见背后的心理学

哲学家查尔斯·兰姆曾经说:“人是一束偏见的集合体。”事实上,在不同时代与国度之中,每个人都难逃“偏见”的束缚,在无处不在的偏见背后,隐藏着两个典型的心理过程:预先判断与刻板印象。

预先判断,有时又被称为“范畴化”,是指人类出于本能,对经验世界进行概括性的泛化、概念和分类,用于指导我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从现实角度来说,由于我们每天所面临的大小事项繁杂,提前进行粗略分类是很有必要的,这也符合“最少努力原则”。就像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会先按症状为他们做初步诊断,我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也会预先给他/她所属的群体贴上“标签”,以作为后续行动的初步指引。

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度简化的非理性情形,这时就有了所谓的“刻板印象”,即与客观事实偏离的概括性判断。比如时至今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犹太人仍然被看作是“杀死基督的人”,却选择性忽略了在当时参与这一事件的还有彼拉多、罗马士兵等人。

一般来说,人们形成刻板印象的途径有二:一是过往的经验。某位工厂主在招聘员工时,由于他之前遇到的几个墨西哥裔员工十分懒散,于是就一刀切地不再聘用墨西哥裔员工。一位在和律师打交道时,有过不愉快经历的人,逢人便说“律师通通都是大骗子”。

二是家庭、学校、社区等周围环境,以及大众传媒的耳濡目染。一个意大利小男孩的母亲与波兰邻居关系糟糕,于是就在心里将“波兰人”和“坏人”画上了等号,在和同学吵架时,会告诉老师“我被波兰男孩打了”,其实对方和他一样,都是意大利人。

预先判断、刻板印象虽然有存在的合理性,能够使人们的思考过程变得更为简洁,同时又对思维的差异性构成阻碍。因为我们会很容易忽略个体的差异,而只去关注有失偏颇的“普遍性”,偏见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滋生。

03 “替罪羊”:挫折感所引发的特殊偏见形式

《偏见的本质》一书中,除了预先判断和刻板印象理论,戈登·奥尔波特还提到了一种特殊的偏见形成机制:挫折感-“替罪羊”理论。

“替罪羊”一词,源于《圣经·旧约》中的宗教仪式,在祭司的主持下,信徒们对着选中的山羊进行忏悔,进而象征性地将自身罪孽转移到山羊身上。

在偏见心理学领域,“替罪羊”指的是那些因为人们的偏见而受到歧视或破坏的群体。比较典型的案例,在米兰敕令发布之前,被罗马人所驱逐和迫害的基督徒,二战时期,遭到反犹主义者“大清洗”的数百万犹太人等。

公元3世纪时的基督教哲学家德尔图良曾经不无愤慨地说:

他们将每一次国家的灾难、人民的不幸都归咎于基督徒。如果台伯河涌向了城墙,如果尼罗河没能灌溉入田野,如果天色不再变化或大地开始震动,如果发生了一场饥荒,如果暴发一次瘟疫,他们将立刻哭喊道:“应该将基督徒送入狮口!”

因为深植于内心的敌意和不满,罗马人将所有的罪愆都推到了“替罪羊”,也就是当时的基督徒身上,大有几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

之所以有“替罪羊”的出现,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投射”过程。

人们在替罪羊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恐惧、愤怒、愧疚和邪恶等,但无法真正从内心接纳这种强烈的挫败感,于是就找“替罪羊”作为靶子,让他们代自己受过,以换取内心暂时的平衡。正如哲学家保罗·萨特所言:

“他(反犹主义者)所惧怕的不是犹太人,而是他自己——自己的意识、自由、本能、自己的责任、孤独、变化、社会和世界——除了犹太人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则认为,“替罪羊”是人们试图压抑“弑父情结”所致,更深层次的是性压抑和“死本能”在发挥作用。无论是出于哪种心理动因,悲催的“替罪羊”们由于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或者被日益边缘化,或者成为仇视、侵略的对象。

在现代社会中,“替罪羊”的情形也屡见不鲜。在社交媒体上,一桩案件公布之后,人们会第一时间根据所看到的有限信息,指认某个人或机构为“罪魁祸首”,对其进行疯狂的舆论攻击。虽然在不少情况下,真正的作案者最后被证实另有其人,但在当时,人们激烈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于是“替罪羊”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谴责与谩骂。

04 洞察、接触、立法:消弭偏见的若干途径

关于偏见,戈登·奥尔波特的论述还有很多,涉及到心理学、社会结构、文化历史等数个层面。如此大费周章地解读“偏见的本质”,其根本目的在于想要尽可能地消弭偏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偏见”这一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因素。

戈登·奥尔波特认为:理解其“本质”有助于消解“偏见”,了解“人类偏见的本质,这个问题是基本的,因为不知道敌意产生的根源,我们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我们的智识去控制它的破坏性”。

换句话说,洞察偏见的形成机制,看清偏见背后隐藏的心理过程,有助于我们有效分辨哪些是偏见,哪些是由于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观念冲突。而要真正消弭偏见,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社会层面上,制定法律有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种族、就业、性别等领域的歧视和偏见,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约束,是保障各个群体平等权益的重要方式。虽然立法本身并不能完全杜绝偏见,但完善的法律会让加深人们的反歧视认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个体来说,特别是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宽容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通常来说,一个更加包容开放、注重鼓励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对陌生事物有更强的好奇心和宽容度,而不是一味顺从父母的权威,全盘吸纳父母的偏见观念。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会更容易根据具体的情形,纠正原本存在偏差的刻板印象。

接触,也是人们改变偏见的良好途径。彼此隔绝的处境是滋生偏见的沃土,接触有助于打破幻想,促使人们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审视其他族群。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雪莉和白人司机托尼,在一场公路旅行中,对彼此的认知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最后不仅瓦解了对彼此的偏见,还成为了一对好友。

在历史上曾长期为偏见所困的犹太人,在处理偏见上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曾遭受无数的白眼、歧视,其子女在申请大学入学时,被拒绝的概率也远高于其他族裔,但犹太人通常会选择投递更多的申请书,以争取到更高的录取率。在无法彻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不放弃自我的努力,在“偏见”这条荆棘之路上,用实实在在的成就,来获得与对方更加平等的竞争地位,或许也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

从洞察到立法,从接触到宽容人格的养成,真正瓦解偏见并非一日之功,更何况,我们无法彻底消除所有偏见。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多方努力,尽可能地减少偏见,也会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元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