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占据某评江岸区小吃快餐评价榜第1名、获得武汉三镇吃货一致好评的袁大头,是武汉包子界的神话。

即便被成都某知名包子铺踢馆挑战,依旧稳坐一宫主位,独得吃货宠爱。

独领风骚30余年的袁大头,为何是武汉包子界天花板一样的存在?

看完你就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武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袁大头,位于江岸区光华路和澳门路交叉口。

临街两层小楼高的店铺,掩映在街边的梧桐叶下。银色铁皮门头,黄绿配色的logo,红色袁大头包子和全拼音字,简直是这条gai最亮眼的招牌。

店铺共有四个铺面,只有最右侧一扇面开着,其余三个拉上了银色卷帘门,是制作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早上8点左右,铺面前就已经站满了买包子人。“扫货”的爹爹婆婆,有的还专门带着小拖车来装。

队伍虽长,但工作人员的手速够快,所以即便是排队也不会排很久。

凑近售卖窗口,透过玻璃,操作间一览无余。

堆料区、面皮制作区、内陷调配区、手工包制、成品分拣区,分工细致。

白白的面皮在工作人员灵活的操作下,化作一个个白胖的包子胚,整齐列队,等待进入蒸箱再塑玉身。

售卖窗口上的包子价目表,数十种产品,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上面的10多个品种,直犯选择困难症,好在包子个个平价,每样都可以买来尝尝!

沉甸甸的大袋包子,拎着真是不轻。可爹爹婆婆是老手,带着装备来的毫无压力。

袋子打开的瞬间,包子的热气直往外跑,转凉的天气里,太治愈了。

酱肉包,袁大头包子铺“一哥,深受酱香型爱好者推崇。香菇丁、五花肉丁用秘制酱料拌匀,包裹进手工制的面皮里。

一个个褶子把香味锁住。咬开瞬间,舌尖上高潮迸发,酱香浓郁。肉丁看着肥瘦相间,吃着却一点不油腻。

不愧是排行榜TOP1,这可不就是《中华小当家》中的“镇魂包”嘛!

鲜肉包,袁大头包子铺“小鲜肉”。原香型的肉包代表,每日把新鲜的猪肉打成肉糜,与胡椒粉青葱拌匀。

饱满多汁,大团的鲜肉滴着汁水,胡椒味恰到好处的提味,是鲜肉不油腻的秘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香肉丝包,袁大头包子铺“新宠,适合敢于尝试独特口味的弄潮儿。

鲜笋和肉丝的绝妙融合,搭配香辣的红油,包裹在松软的面皮里,造型如贝壳般别致,个头硕大,一个顶俩。

最近还出了荠菜干笋馅粉丝馅儿

吃三个已经到达极限,剩余的包子馒头分给了同事们,连来自北方的同事都惊讶这筋实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

30多年前,袁大头只是家不起眼的小店。因包子个大馅足味道好,附近居民宁愿排长队,也不愿挪步到其他店。

据说,包子铺刚开那会儿,老板只是单纯地为了谋生。被生活重压的普通人,无别的谋生技能,做的一手好面食,才决定开间包子铺。

从小店发展成如今拥有自己的官网,是意料之外。虽说店铺做大做强了,但武汉也仅此一家店,无意连锁加盟。

问及原因,老板表示,为了包子的品质得到保证,她每天都需要在操作间严格把关,确保售出的每一个包子都是合格的。

如果连锁加盟,自己就忙不过来,也很难管理,虽然可以多赚点钱,但是怕做出的产品不好,反而坏了口碑。做生意,还是得知足。

买完包子准备离开时,正好看到外卖小哥急冲冲地,拿着几大袋包子往电动车后保温箱里装。

走上前聊了聊,外卖小哥说他家每天的订单都很多,仅是这单送到招银大厦的,就有270块钱的。

果然,就连赶时髦的年轻人也是认可他家包子的味道的。

当然,大多数的爹爹婆婆是已经吃出了感情的老主顾。

梧桐树下,婆婆麻利的往小拉车里装着一袋袋包子,据婆婆讲,她每次都是大采购,吃了蛮多年。

邻居姐妹每次听说她过来买,都要求“带货”。这不,只能推个小推车才装得下。

有人是吃习惯,而有人是吃情怀。

家住武昌的阿姨,从父辈就开始吃袁大头了,如今住远了还是忍不住开车子过来买。步履蹒跚的老爹爹,专门从香港路那边走过来买,说是屋滴婆婆就爱这一口。

--

对于武汉人来说,包子并不算主食。

袁大头包子在武汉火了30多年,这是嘴刁的武汉人对这家包子的终极赞美。

雪白柔软的面团,包进去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岁月的温情。

/

包子

朴素但不普通

外表不起眼,却内有乾坤

包子铺踏实做事的精神

诠释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民风

吃得苦,熬得住

你呢?吃过袁大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