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在外留学、生活的华人都学成归来,他们拒绝了国外研究机构的高薪聘请条件,亦不畏国外统治阶级的阻挠和恐吓,毅然决然放弃了国外的安逸生活,满怀一腔热血和一身科研真本领回到祖国的怀抱。

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重返故土,而今天介绍的主人公名叫郭永怀,钱学森1955年回到祖国,而作为钱老的师弟的郭永怀也随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回到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个正需要国民建设它的时期。

面对祖国—一位天才少年的赤胆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照片里的男人名叫郭永怀,这是31岁的他要前赴英国进行深造,与他一并前往的还有另外两位男人,分别为钱伟长和林家翘(二人后来均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千里挑一的机会让他们分外珍惜本次留学之旅,但本属于他们的欢乐和愉悦在看到自己的签证上面印着日本发放,并允许在日本的某个城市游玩的印记之后荡然无存。

想起自己的祖国还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残害和侵犯,怎么能够接受这么一份敌国发放的“邀请函”,但机会有十分难得,在大家开始纠结犹豫不决之时。沉默寡言的郭永怀第一个表明自己的态度:将放弃此次留学机会,于是一行人都陆续放弃了出国的机会。

郭永怀是少年天才,从小在学习方面天赋异禀,尽管在九岁才被送去念书,但这丝毫不影响聪颖的郭永怀的天赋。

他一路“闯五关斩六将”成功考上南开大学预科班—成为家乡第一位考上大学的人,后来本科时期,师从顾静薇教授。1933年,被老师推荐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进行专业课程的进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期间为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专业能力,五年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举办了一场考试,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为他们提供留学机会的考试。这是一场竞争极为激烈的考试,千里挑一的机会,却花落三家—也就是上面三位人士,原因是他们三个分数相同。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郭永怀注定是一位大人物。没能去英国留学,另一个机会随即降临到他身上—被保送至多伦多大学进行深造,郭永怀所在的专业是应用数学系。他学习起来得心应手,短短半年居然成功拥有了硕士毕业证书。

对祖国爱得深沉—便用毕生所学去建设它

郭永怀的锋芒初露是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发表后,他当时选择对空气动力学领域最前沿的课题—声速流不连续解进行研究。凭着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他不仅博士毕业,而且凭借自己卓越的科研能力获得了冯·卡门的赏识。并且在自己的学生在康奈尔大学建立了一个研究所—航空工程研究所后,立即将郭永怀引荐给自己的学生。郭永怀是千里马,他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他和另一个良师益友—钱学森的相识是在他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深造时期,由于在GALCIT—冯·卡门主持的实验室里进行学习,两人方才相遇相识相知到成为好朋友。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特质—匠人精神和爱国精神,不怕吃苦的顽强意志也最终促使二人都回来投入到祖国的科研建设中来。

在进入康奈尔大学后,郭永怀他们面临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如何使飞机突破声障,这个问题在当时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飞机刚实现超声速飞行,怎么能够让它突破声障,成为一大困扰。

但是对于面对难题不退缩,迎难而上的郭永怀来说,必须攻破它。

当然,最终他在经历一番艰苦研究探索后,提出了一套理论体系,被钱学森发布在期刊上面并且将其命名为PLK。

从此郭永怀的锋芒再也藏不住了。许多名牌大学和著名企业向他抛去橄榄枝,尽管自己已经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而且主持数个研究院的工程项目,名利双收的他并没有沉溺于此。

归乡的声音愈发清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郭永怀归乡的心情愈发强烈,祖国母亲需要自己,中国人民需要自己,尽管身体远在异国他乡,但自己的心却始终心系祖国。

但他的归乡之途真的是历经坎坷,作为重要的科研人员,他拥有最前沿的知识储备并且身为研究院的主持会经常接触一些航空领域的机密文件,于是他的回国之程尚未开启,就受到了美国当政人员的极力阻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用高薪福利想试图挽留他,亦或是“强加之罪,何患之有”将其困在美国,都不能浇灭郭永怀归乡的赤子之情。

只一句“「家贫国穷,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是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去和大家一起建设祖国。」”所有的情感都汇聚于这句朴实厚重的话语之中。

钱学森在1955年成功回国,并且为郭永怀安排了研究中心的职位,而与此同时,在自己的送别会上,郭永怀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心血所倾注的论文,大多为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来表露自己的衷心。

一代科研功勋—郭永怀

回国后,钱学森给他安排了研究原子弹的工作,对于之前研究航空工程领域的郭永怀来说,这属于从未涉及过的部分。但是,面对苏联撤回自己的在华研发团队和拒绝技术输出的紧迫局势,郭永怀在和负责人进行数小时深聊后,决定担任主要力学保障的工作。郭永怀与王淦昌、彭桓武为当时的三大支柱。

54岁的郭永怀和团队经常秘密性前往青海进行考察实验,在经历了无数困难后,终于,1964年10月16日,是个值得列入史册的时间—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后又相继有了东方红一号、地地导弹以及1967年的氢弹的爆炸。

结语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乘坐的航班不幸遇难,一共13人罹难,但当郭老的躯体被发现时,人们发现他和助理紧紧抱着的是一份绝密资料—最新的研制成功的氢弹的配料。英雄的故事将千古流传,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