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风口无疑是直播带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今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达到9610亿元,数据规模将翻一番。

9610亿元是什么概念?如果数据不够直观的话,举一个例子,虽然我们经常在电影院看电影,但电影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属于一个小产业,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42亿元(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而电商直播行业才两三年的时间,经济规模就已经是电影行业的10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直白一点,眼看着李佳琦、薇娅一场直播卖货几个亿,谁看了不眼红?他们的带货能力着实令人惊讶,然而,薇娅只有一个,李佳琦也只有一个。虽然大量新手主播、明星主播涌入行业,但除了头部主播和极少数明星以外,其他大多数直播带货数据真实情况令人怀疑。

明星带货也翻车

李雪琴是今年脱口秀大会最大的黑马,也因为脱口秀出圈成功。按理来说,李雪琴的流量绝非路人级别,甚至比很多所谓的网红主播要强太多。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李雪琴参加了某平台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期间人气达到311万,互动非常积极,屏幕上观众购买产品的提示也源源不断。在我们看来,这绝对是一场成功的直播带货。

然而据“深网腾讯新闻”报道,这是一场典型的直播带货造假事件,这次直播由刷单机构刷量300万人气加互动点赞,实际上,真实流量不到11万

该报道指出,10块钱就能买到一万的机刷人气。而人工刷量的价格比较高,客户如果选用了真人进直播间互动服务,每小时需要支付每个人15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直播带货刷量的现象已经覆盖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平台,包括抖音、快手、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平台,直播观看人数、评论互动、甚至直播销量都可以刷

再来说一个例子。

知名主持人汪涵在双十一期间接了一场产品为汽车的明星专场直播,坑位费是10万元,当天成交量是1323台,结果退款数高达1012台,退款率超过70%。由于直播有大量退款退货的刷单行为,导致店铺收到了平台发布的虚假交易警告。此外,当天直播的其他商家也有同样遭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官方后续声明是“第三方恶意攻击”,但明星直播带货“翻车”再次成为热议焦点。连汪涵这种咖位的数据这么难看,更何况无数个不知名的小主播,可能产生的真实收益还不够主播坑位费等成本。

而且近日,李雪琴、汪涵,甚至李佳琦都被中消协点名批评。这说明,不管你是谁,你有多少粉丝,都有翻车的可能。

云南带货直播现状

今年,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薇娅也成云南省青联增补常委,带货主播的稀缺程度可见一斑。全国各地、各公司陆续培养带货主播,就拿昆明而言,在BOSS直聘搜索“带货主播”有151个相关岗位,而搜索“设计师”也只有242个相关岗位。令人不禁感叹,带货主播的需求量竟如此之大。

一位昆明本地的相关人士告诉我们,“带货直播看起来好像很火的样子,但目前在云南仍然没有做出特别好的成绩,没有看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一方面云南确实比较缺乏真正红遍全国的“网络红人”,一方面我们看到那些动辄上万的观看人数,肯定是假的。”随后反问一句:“你平时会看小主播的直播吗?这些主播卖的东西,你多半不会买。你连直播都不一定看,你顶多看看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

另外一位接触过云南本土大V“云南小花”直播带货的相关人士则向我们说,云南小花的抖音为745万,可以算云南抖音头部大V之一,但其带货直播的数据也只能用不尽人意来形容,具体的情况不便多说。他还看过云南另一位本土红人“小咪渣”一场直播,观看量1400多,但是一看清一色的马甲和不知所云的评论就知道全是假的,“连1000多的流量都是假的,你说惨不惨”。而近日,我们在小咪渣每晚10点的直播间,看到流量只有70多,也许基本可以代表平时的真实流量。

流量如此,谈何直播带货?这就是云南本土带货直播的现状。

刷量才是直播带货的核心

直播带货,流量为王。不可否认一些抖音大V的短视频做得确实不错,但直播带货是另外的维度,涉及到实打实的金钱,货品不一定是消费者需要的,而且价格还不一定比电商平台卖得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佳琦、薇娅这类知名的带货直播之所以数据这么好,是因为他们能把价格真正打下来,粉丝们长期以来对其的信任,或者商品质量也还值得信赖,但小商家不可能把价格降太多。至于周杰伦这样的国民顶流,开个直播首秀就能达到6800万观看量,不卖货收入也能超1000万,便是不可奢求的数据神话了。

说个残酷的事实,绝大多数主播的带货直播,带货数据还不如企业相关负责人亲自上阵,也不如自带“真实感”的地方农产品推荐人。

云南“县长来直播”截图 县长为产品背书

但对于其他大多数主播而言,核心从来不是创意,或是让利给观众,而是刷量。如此一来,便是既欺骗商家,又误导消费者,可谓两头坑。近期,多份直播营销监管文件接连出台,直播带货数据造假乱象会随之消失吗?

关于直播带货,我们现在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风口该过去了”。实际上,直播带货看似新事物,但其实和早些年间的电视购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或许,人们此时对于直播带货的趋之若鹜,终究不过是行业的巨大泡沫。当泡沫逐渐消失的时候,谁还会为浑水摸鱼的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