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1月,黄安、麻城3万多反抗压迫、剥削的农民揭竿而起,一举攻占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鄂东军,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

在这块最早接受革命思想的土地上,对我军的支持也是巨大的,战争年代,黄安(今红安)前前后后有30多万人报名参军,其中有14万黄安儿女为国捐躯,光记录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人,黄安的牺牲是巨大的,建国后这里也走出223位开国将军,今天所说的就是其中的一位,开国中将秦基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于国军,我军将领大都出身于贫寒的农民家庭,但对于秦基伟来说,他的出身却十分凄苦。秦基伟生于1914年,童年时光还是很幸福的,但一场瘟疫席卷了他的故乡,从八岁起,父母、伯父、哥哥相继去世,唯一的姐姐也无奈远嫁他乡,从11岁起,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为了活下去,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生活环境虽然发生变化,但年幼的他却不会向命运低头,渐渐养成坚忍、倔强不屈的性格。黄麻起义后,县里组建了赤卫队,14岁的秦基伟参加了赤卫队,几个月后加入红31师,成为一名红小鬼。

此后多年,他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创建,参加了长征,几年战争环境的磨砺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战员,但要说真正让他打出名堂的,是西路军时期的临泽保卫战。

当时西路军经过古浪、高台血战后,精锐尽失,马家军却趁着胜势向临泽发起进攻,临泽当时是西路军总部所在地,辎重和后勤机关都在这里,还有一个兵工厂,但由于前线失利,这里只有一个警卫连的兵力守卫,敌我力量相差悬殊。

危难之际,秦基伟受命担任守城总指挥,他命令各机关无论干部战士,全都编入战斗序列,上城墙防范敌军攻城,女同志负责做饭、看护伤病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坚守三天两夜。

在弹尽粮绝之际,第三天夜里却刮起大风、下起大雪,趁着漫天大雪、漆黑的夜色,秦基伟紧急部署,他先派遣一支小队在北面弄一点声响,吸引敌军,趁机带领大家撤出城,待敌军发现,他们早已突出重围,来到南沙滩,接着又安排一个班殿后,且战且退,最终甩掉追兵来到倪家营子,完成战略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此战是他的成名之战,那上甘岭战役就是他军旅生涯中的闪光点。

1952年10月,他率领志愿军15军坚守上甘岭40余天,打退美军近千次冲锋,打出了国威军威,也向世界展现出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经此一战,志愿军第15军荣获“千岁军”的称号,回国后秦基伟还受到主席的单独接见。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历任昆明、成都、北京三大军区司令员,80年代不但担任国防部长,还在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有如此优秀的父亲当做自己的楷模和榜样,几个儿女后来的成就也很出色,长子秦卫江曾是我军作战部队中第一位被授予军事学硕士学位的军职指挥员,后来还荣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一年后成为一名解放军中将。次子在80年代曾赴边境地区作战,立有两次二等功,如今也是一位中将,也是我军中少有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