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泸州城当年有多小,这个小,体验到的人,最后那一批是泸州的八零后,不管是来自老城区的八零后,还是周边县区乡镇的八零后,因为在那个时候,小市过河了才叫进城。大山坪是山坡和农田,有所谓的大山还没有坪。从江城到永丰桥那么大的一点距离,北城稍显繁华,南城过了澄溪口越发感觉像农村。

这个在民国时期还有一句顺口溜,老一辈人还有会说的,但是今天就是七零后和八零后都不晓得了。它是这么说的:“哭哭啼啼走西门,观花望景到南门,拥堵不堪会津门,流水不干小北门”。

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西门在今天老广场车站一代,当年这里是有兵营,也就刑场,古代执行死刑的地方,泸州人俗称拷(敲)沙罐,以前这里还有一条很短的桥,叫做断魂桥,为啥子叫做断魂桥呢?因为据说犯人砍头押到刑场必经过这条桥,桥一过人断魂,所以被老百姓这么叫。

那个年月此地虽有兵营,然而依然让人不敢亲近,毕竟杀头不是什么值得观摩的。老一辈人告诉江阳沽酒客,以前泸州最恶毒的一句骂人的话,叫你是啃草草的,很多人并不清楚来由。

原来,刽子手砍下犯人头颅,条件反射,那个人会张口去咬东西,地面杂草丛生,嘴里全是草和土,如同啃食杂草一般,所以后来演变成了恶毒的攻击言语,当然今天则完全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观花望景到南门,就是今天南城方向,因为当初南城到纪念标都是农村了,这边到了春季,农田作物生长,油菜花黄,一片春色无边,自然也是老城人郊游好去处。不要以为今天才有农家乐,远的不说,民国时期城里的人郊游就是农家乐的雏形。

至于会津门在今天的大河街,当年这里水陆码头繁华,商贸集中,袍哥人家,三教九流聚集在这个地方,比农村赶场还热闹,而是本土和外地行商也多,新闻也最多,不仅仅是商贸集散地,也是沟通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小北门应该是在枇杷沟下沱江河一带,如果沽酒客没有弄错的话,据说当时有个青龙庙,类似水神庙。为什么叫流水不干呢?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沱江河和长江河是泸州沿江居民取水饮用的年代,虽然当年污染不严重,到底不然今天的自来水厂。

这里有专门挑水送水的人,应该类似水挑夫,也形成了水帮,当然这个水帮可不是什么欺行霸市的帮派,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谋生的职业,总有人家离着河边太远,要吃水还是请人挑。就催生了这门辛苦的行当,天天挑夫门过上过下,自然会荡出来许多河水,所以常年这一条挑水的路,没有干过。

今天这些过去的印记都只有老一辈人有点印象了,对于老城区长大的八零后来说,我们并不清楚。

关于成长的记忆,有时候就是情感的累积,也许小时候无知无觉,可是长大后,随着年纪的增长,有一部分人则越发怀念,这大概就是长情的表现。

当年的泸州城由于小,你像什么小市、高坝、茜草、沙湾、蓝田这些围绕老城只有一江一河之隔的地方,就觉得,老城区才算是城市,虽然都属于泸州,但是老的泸州人的习惯会说到了老城区才算进城,在没有三区四县划分的年代,这并没有什么矛盾。

但是今天,泸州城越来越大,一些人的心胸却越来越小了。他们听不得一些正常的话,习惯的用语,觉得这些都是对其一种伤害。

但是又并没有体现出对这个地方的热爱。

老城区即便不拆去,终究也会消失,因为随着泸州老城区八零后的相继离开,外出谋生,他们也带走了关于老城区最后的成长记忆。今天的老城区虽然不新,但是八九十年代的那种感觉,早就荡然无存,因为人不在,房屋变化已经新进来的对它毫无感情。

其实新来的感情毫无没有任何错和问题,本身就没有一种成长变迁的记忆,何来感情呢?

倒是我们出去的八零后们,心心念念的好难找到共鸣,为什么难找到,你们大多数都出去了,你想在外乡找本土的记忆这好比天方夜谭一般

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新泸州的发展,东西南北的扩充的发展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社会的矛盾,其实矛盾的源头,就是一些人觉得为什么你有我没有,从来不去想自己为什么没有,人家为什么有。

江阳沽酒客觉得无论来自泸州这座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们,富裕与窘迫,都是自己的造化,不诋毁富人,不看低穷人,这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格局,用一句诗句来结束本文吧: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