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象一下,一个鲐背之年的老人,为了一张社保卡激活,不辞劳苦被家人抬着去了银行做人脸识别。如今信息化如此快捷的今天,居然还有这样老旧得办事方法。11月21日,网上的一则视频中,一湖北广水94岁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为了社保卡激活,被家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

视频一经爆出,引起一片哗然。这样的一个场景,不由得会让人想起自己即将年迈的父母还有终将老去的我们。那时候的我们,如若身边没有亲人,我们的境遇是否更加尴尬?

随后银行的一则抱歉信也登上了热搜。

这封道歉信,打的是谁的脸?

一封道歉信,透露的不是诚意而是敷衍。

道歉信里的内容很有意思。

接到村民转告?

意思就是,这社保卡激活不是银行工作人员的通知,是村民转告。

村民又是听谁说的转告?听隔壁二大爷的?

照着这个逻辑,我是不是可以理解,银行的潜台词就是,社保卡可以不激活,你一行动不便的老人跑银行来干啥?

距离其家不到300米?

意思就是,不到300米的距离,对于老人来说,其实也还好,算不得不辞辛苦。

照着这个逻辑,我是不是理解,银行的潜台词就是,这么点儿距离,有啥可好说道的?

“此事情”仅仅只是个事情而已。

最后一小段,将这件事儿定性为“事情”,它就是个事情而已。这就是银行的态度。至于如何杜绝此类的事情发生呢?银行方面表示:“服务宣传不到位,服务意识不浓。专项整治,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这是服务的事儿吗?

冠冕堂皇地一堆话,至于如何整治,后续将如何操作,没有任何具体措施。

比如,湖北有的银行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预约到家办理社保卡激活的业务。就在湖北的襄阳市工商银行早在2019年,就推出“申请核实社会保障卡”服务,老年人若确属行动不便,不能前来办理激活手续时,可由亲属向工商银行提出申请,银行会在3个工作日内派人前往老人家中进行核实。若老人神志清醒,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愿,可由老人指定委托人代为办理激活手续;倘若老人神志不清,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直系亲属要先到市公证处开具财产归属公证书,再来银行修改密码、激活社保卡。

关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到银行激活社保卡,各地方银行都出了相应的政策去应对这种情况,有的银行推出电子激活方法,就是在手机app上就能操作,有的是有工作人员上门办理,也有的是银行落实情况后,由委办人去银行办理。

而对于农行支行的这份所谓的道歉信里,除了情况说明之外,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实施办法。仅仅纠正一下服务意识和宣传力度,就能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够更加便捷地激活社保卡了吗?

由此我们也不得不看出一点,智能化的市场,更多的是在取悦社会而不是服务于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技术发展何时才能不哗众取宠?

我们不会质疑现在科学进步的飞速,但是,我有时又不得不怀疑,科学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杭州的一家农行支行建成了一家5G加数字化应用的智慧型银行。人工柜台被智能化设备取代。不仅如此,农行在河南平顶山分行,也引进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之前人工服务的大堂经理。

农行的智能化技术水平,其实并不比其他银行的差,甚至远远领先于其他银行。但是为什么?在广大的农村,甚至连最基本的人脸识别功能,都必须要去银行办理?

单从这位老人被家人抬着去银行办理激活业务就能完全得知,农行对城市与农村的技术化服务的应用,差距有多大。

人脸识别,这种最简单的技术,其实在手机上完全可以操作。农行的手机app上,人脸识别功能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那么至于为什么那家支行还要如此劳师动众,不外乎两点:

1)农行手机app社保卡激活功能的技术,还没有在当地投入使用;

2)银行的工作人员压根没有尽到宣传的义务,与其让银行工作人员不断重复确认手机操作,还不如让人到银行现场操作。

一边是城市里的愈发先进的人工智能,一边是农村老旧地程序操作。

科技的应用,何时成了取悦大众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它改变了如今社会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等等。

随着这几件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科学技术的水平推向了一个更加高层次的领域。可是,在我看来,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其实都是为了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其次才是更高阶的享受。与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城市中,为什么不能将便捷的技术服务覆盖到农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