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蘅苒,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

诗歌语言清新,清丽自然,传颂了上千年,一直被人们喜爱。

这首三岁小儿都熟读成诵的小诗,在学者中间,却有着很大的争议。

专家们争议的重点就在这个“床”字上。

几乎所有初学者都认为,诗中的“床”就是我们今天睡觉的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诗人会将床前的月光当成霜呢?

如果在屋子里,这种想象显然是不合理的。

诗人明明站在屋内窗前,又怎会突然举头望明月呢,能看到吗?

于是,有学者指出,诗中的床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

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几种解释,各有依据,不一而足,这正应了那句有名的英国谚语,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

我个人认为,结合前面提到的写作背景,解释卧具的床,更显诗人乡思情重,若是解释成井栏或者胡床,反而缺少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辗转难眠的情形,削弱了乡愁的浓厚。

月又圆,朗照着夜空。

星子在皎洁的月华下,暗淡了光,犹如小孩子渴睡的眼睛,时而迷糊糊,时而亮闪闪。

如此月色,却少了赏月之人,撩人心扉的丝竹管弦入眠了,游人如织的烟柳画桥入眠了,扬州城里的十万人家也入眠了,万里清辉之下,只有远在他乡的游子诗人辗转难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轮美奂的楼宇,琳琅满目的物件儿,熙熙攘攘的人群,处处彰显着江南繁华的扬州城,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许是白日里的景致还在脑海中徘徊吧,小旅店里的青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索性起身披着外衫,坐在了床边。

这时的庭院是静悄悄的,只听得秋虫的低鸣应和着秋叶飘落的叹息;屋子是空荡荡的,只剩下客舍里略显单薄陈设和形单影只的诗人。

清冷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户纸,浸到了屋子里,又流到了床上,把一片冷森森的秋宵寒意撒在了在地上,也种在了诗人心上。

床前一片洁白,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迷离恍惚之中,似是看到了地上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定神再看,这屋子里哪里来的霜,这明明是月色啊!

这样的月色,摄住了诗人的心神,引得他不知觉地抬头。

一轮娟娟的素魄正镶在天上,皎洁明亮,将这秋夜的天空照耀得如此的明净,把银河都隐去了身形。

诗人微微动了动脖子,口中轻轻叹息,又是月圆了啊!

月月月缺,却也月月月圆,可是月圆人未圆。

不知今日故乡的月色也像这般清冷吗,家里的亲人们都还身体康健吗,他们是不是也正围坐在院子里欣赏着月亮想着我这远行之人呢?

思绪纷飞万里外,心头似有千千结,想着,想着,头渐渐低下,陷入了沉沉的乡思之中……

【作者简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记录每一个瞬间的美好,有趣的灵魂总会相聚,我在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等一个有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