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6图,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文章首发于汉唐荣耀,欢迎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申请授权,阅读后请点在看支持!如果您是听语音,也请点个在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蚂蚁上市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2 震撼全球

3 负利率中国国债被疯抢

4 监管能力的改进

5 数字货币金融创新

11月初,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夜被叫停,这件事被舆论强烈关注,并反复议论,直接今天热度依然未曾消退。

但是,除了发布公告之外,当事方蚂蚁集团却一直保持沉默。实际控制人马云也不再像外滩金融峰会时那样继续出来宣讲作秀。

作为当事人,“你有权保持沉默”。沉默是为了回避更大的风险,尽力争取再次申请上市。

不过,关于蚂蚁集团是否能够再次获批上市,监管机构的领导的表态依然比较模糊。

1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第三届创新经济论坛时称,蚂蚁集团上市是不是有时间表,取决于政府如何重构监管框架及企业如何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下一步,监管部门对于科技概念股会更加关注,特别是关注类似公司如何去应对监管环境。

作为监管部门,证监会非常关注暂缓蚂蚁上市这一事件对国际金融资本的影响。

总体来看,国际金融资本对这一事件接受度比较高,中国资本市场依旧流入了很多国外资金。

蚂蚁暂缓上市,这一事件传递的信号非常有分量,关系到中国金融战略的重大调整。

不过,相关信号,目前依然没有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本文予以解读一二,算是管中窥豹。

1 蚂蚁上市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马云在10月24日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内容,已经成为一种谈资。舆论杜撰的一个笑点就是特朗普和马云握手互相问对方:煮熟的鸭子怎么飞的?

蚂蚁暂缓上市后,舆论普遍关注几个焦点问题:

马云演讲前是否知道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即将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马云为什么重磅抨击中国金融系统,是不是马云的演讲造成了蚂蚁上市暂缓。

其实,按照行业惯例,类似的行业管理办法,通常在发布之前都会征询业内专家和主要企业的意见。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形成初稿,然后公开发布向公众征求意见,收集意见后进行修改,定稿后再次发布。

蚂蚁集团作为业内龙头企业,不可能不知道文件的相关内容。马云作为实际控制人,也不应该不知道文件内容。

从这个问题来看,马云炮轰监管机构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即将发布的管理办法。

这个管理办法,对蚂蚁集团现存的业务,可以说是致命性的约束。相当于自由奔跑的野马,突然被套上了笼头,不猛烈抵抗一番是不可能驯服的。

那么,马云为何冒着蚂蚁集团上市被否的风险开炮呢?这个问题又要两说来看。

至少在马云这些年的成功经验看来,炮轰管理部门的后果似乎并不像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

2015年的国家工商总局白皮书事件中,阿里作为被监管企业直接叫板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最终,马云拜访总局,与局长会谈,成功说服了对方,双方达成和解。双方的对外口径一致:促进电商产业健康发展,是网监部门与电商平台的共同意愿。

这一事件,是马云的成功经验。

2015年1月23日,工商总局网监司公布了一份《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

1月27日,淘宝网工作人员发文质疑网监司操作有问题。

1月28日上午,工商总局官网刊发网监司《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称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而发布,指出阿里系平台存在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管理等5大问题。

1月28日下午,淘宝正式投诉网监司司长“情绪执法”。

1月28日晚,白皮书在工商总局官网被悄然撤下。

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称,“发布的文件是座谈会的会议记录,并不是白皮书,该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白皮书事件中,淘宝方面一直把矛头对准网监司司长刘红亮。这种行为,其实对于官员个人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后来的结果,也显示了阿里这家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回顾2015年的白皮书事件,工商总局其实没做错什么,只不过作为政府机构,对龙头企业做出宽容的姿态,避免矛盾升级,也是一种管理艺术。

阿里作为业内龙头企业,马云作为中国最顶级的富豪,管理部门很难无视对方的巨大影响力,与面对中小企业的态度有所不同,区别对待,也是合情合理。

我们回顾2015年的工商总局白皮书事件,会发现这一事件使马云的自信心空前壮大,公众影响力也日渐声隆。

到了2020年,如日中天的阿里系资本和企业图谱,以及阿里控股的几十家媒体,再加上湖畔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完美构建起马云作为中国首富的超级影响力。万媒齐夸阿里,互联网舆论齐声赞叹马云,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的常见现象。

从2009年开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组建广电之外的媒体帝国。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拥几十家媒体,其中既包括第一财经传媒、南华早报集团等传统媒体,也包括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无界传媒陌陌、Snapchat等海内外热门的社交媒体和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

政界人脉、商界资源、舆论影响力,三大要素叠加,如今的马云确实是如日中天,睥睨天下。

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马云应该是低估了炮轰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至少在他看来,即将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严重影响蚂蚁集团的业务发展。作为龙头企业,批评监管现状,表达反对意见,不至于影响到已经批准的IPO上市进程。

然而,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最终,局势失控,蚂蚁的IPO进程暂缓。

不管承认与否,恐怕马云的肠子都悔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震撼全球

按照原计划,蚂蚁集团将于11月5日登陆中国科创板,并同步在港股上市。

需要注意到一点,香港和大陆金融市场规则不同。在港股,股民可以以1:10的比例获得配资。因此,很多试图在蚂蚁集团上市中分一杯羹的人,都在港股高杠杆配资申购新股。

到10月30日截止认购,蚂蚁集团IPO最终获155万人认购,相当于每4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人参与认购,冻结资金超过1.3万亿元,均创下纪录。

蚂蚁集团打新有效申购户数为515.56万户,根据此前蚂蚁公布的A股发行价为每股68.8元,蚂蚁的认购金额相当于19.1万亿元,约合2.8万亿美元。

蚂蚁集团上市,冻结的认购资金20万亿元,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201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第七的法国,201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才3万亿美元!蚂蚁集团的认购资金,已经接近法国GDP了。

据香港方面的消息称,为了参与蚂蚁集团的打新,国际资本蜂拥而入香港市场,很多国际大型资本参与本次打新的起步资金都在10亿港币以上。

如此惊人的资金规模,谋求的是超额的收益!

蚂蚁集团估值约为2.5万亿-3万亿元,上市后如果涨幅达到50%,中一签能赚2万元左右。这个涨幅,已经比较保守。

因此,将蚂蚁集团IPO称为全球金融资本的狂欢、一场饕耋盛宴,并不夸张。

当然,站在蚂蚁集团的股东和利益关联方、以及参与申购的大资本和每个普通申购者的角度,蚂蚁集团成功IPO,确实是令人期待的好事。

不过,很遗憾,蚂蚁集团在成功的前夜,马失前蹄了。

作为监管部门,敢于紧急叫停这样一个震撼全球的超级IPO,需要莫大的勇气。

毫不夸张的说,暂缓蚂蚁集团上市,影响了500多万个资金账户的收益,震撼了全球所有国家的主要资本,也确实动了某些人的奶酪。

因此,在全球资本领域,怎么形容蚂蚁集团IPO被叫停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也不为过。让国际金融大资本领教了什么叫国家控制资本而不是资本控制国家!

3 负利率国债被疯抢的信号

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10年期20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318%;15年期12.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664%。

此次发债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国境外主权债券发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采用溢价发行,票息0%,首次实现负利率发行。

尽管是负利率发行,但丝毫不影响国际投资者的认购意愿,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5倍。更重要的是,参与认购的投资者群体,涵盖各国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类及养老金、资管和银行等。

负利率的中国主权债券被疯抢,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新冠疫情持续至今,世界主要大国只有中国控制住了疫情,并能够实现本年度经济正增长。其他国家疫情普遍失控,经济下滑。

疫情肆虐之下,最悲惨的是美国,目前美国每天新增感染人数接近20万人,新增死亡人数高达1000人。

急剧爆发的疫情,再赶上美国总统竞选出现巨大争议,现任总统特朗普更加无心抗疫,一心一意搞选举诉讼,与拜登争夺总统宝座。

如此一来,美国人民堪称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样的疫情形势,还奢谈经济指标,恐怕都将成为黄粱一梦。

根据目前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疫情情况来看,疫情必将持续到明年,即使疫苗推出,也未必能够挽救已经接近全民感染的某些国家。

美国国债规模近年来一直持续攀升,从五年前的13万亿美元,一路突破了20万亿美元大关。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美国国债规模加速上行,目前已经突破了26万亿美元。

近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在2021财年将超过GDP规模,这将是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毫无疑问,2021年,全球经济继续下滑基本是确定无疑的事件。

形势比人强,美元国债逐渐无人问津,中国国债大行于世。这就是世界经济现状的真实反映。

日前,高盛对于亚太股市也给出了乐观预测,预计明年MSCI亚太指数(不包括日本指数)按美元计算的回报率将达18%。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了针对2021年的经济及大类资产展望报告,继续坚定看好中国A股。对于中国经济及中国市场,摩根士丹利给出了相当乐观的预测,将2021年的中国GDP增速预期从上次的8.9%上调至9%。

正是因为中国经济有着如此乐观的前景,即便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使国际金融资本十分沮丧,依然没有影响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热情追捧。

这一点,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相关部门的自信心和底气所在。

国际金融资本对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最为敏感,嗅觉远超过普通人。这一点毫无疑问。

4 监管能力的改进

根据招股说明书来看,蚂蚁集团主要盈利方式是放贷收息。假定蚂蚁集团IPO当日其股票价格涨到137.6元,那么其市值就是62000亿人民币,是工商银行市值的3.5倍。

蚂蚁集团上市后市值占整个科创板市值的40%以上,将来蚂蚁打一个喷嚏,就会震动整个股市,已经大到绝不能倒的程度。

目前,蚂蚁集团以先期进入的优势、以已经获得的十亿级消费者的庞大数据、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拥有的强大话语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处于垄断地位。

蚂蚁长达一年的IPO审批进程,一朝被否,监管部门的工作应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逻辑悖论。

尽管蚂蚁集团IPO的估值高达2万亿元,上市后市值有可能翻倍,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一定的影响,但蚂蚁集团开始照样顺利通过了IPO审核进程。

通常来说,上市企业获批IPO上市,拿到批文相当于领了证书。

某位上市企业的朋友做了个比喻:“监管机构和上市企业类似于父子关系。监管机构给上市企业颁发了上市许可,相当于同意孩子结婚,发了结婚证,并且定了婚期,只等婚礼当天举行仪式入洞房。

结果,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夜被暂缓。相当于孩子在婚礼前夜,被父母一脚踹开,宣布婚礼取消,结婚证作废。”

这种巨大的心理冲击,一般人真承受不了!

如果马云没有在外滩金融峰会宣泄不满,应该不至于触发暂缓上市的危机。

客观来看,马云应该是对蚂蚁集团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受到限制不满。但是,蚂蚁集团如果顺利IPO,这笔天量财富,已经成为各路股东的囊中之物。

就因为演讲触发约谈,导致暂缓上市,许多人美梦成空。汉唐君也深表同情。

其实,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蚂蚁集团上市,有助于金融市场做大做强,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总体而言,是值得夸耀的工作成绩。从这个角度来看,监管机构与蚂蚁集团,利益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马爸爸口无遮拦,引来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巴掌将所有的狂欢的苍蝇们都拍死在这块蛋糕上。

这才叫巨人之手。

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法制治国强有力的根基里,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逆势而为,叫板政府监管体制,欲求一飞冲天。

同样是暂缓上市,但大陆的监管机构,和香港那边的处置手段截然不同。

11月3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的公告称,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

随后,11月3日晚,蚂蚁集团发布《致投资者》回应称,继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暂缓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决定后,蚂蚁集团发文决定于香港联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计划也将暂缓。对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蚂蚁集团深表歉意。

显而易见,大陆这边暂缓上市,香港那边也只能同步暂缓。同样的暂缓,咱们的监管机构直接发个通知,而香港联交所却玩了非常鸡贼的一招,让蚂蚁集团自己主动暂缓,而不是自己发通知。

如此一来,香港联交所就避免了深度刺激全球各方投资人。

同一件事情,两种说辞,带给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人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监管部门,也有必要研究一下别人的工作技巧,提升管理水平。

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披露了令监管机构担忧的细节:通过蚂蚁集团平台发行的未偿还贷款总额为1.73万亿元。这些资金中约有98%属于银行承销或证券化。

从这个问题来看,重新审慎对待蚂蚁集团的上市问题,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公众利益。

作为一个假设性问题,汉唐君有个疑问一直不解,至今也没有答案。如果蚂蚁集团于11月5日顺利上市,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在前后几天或许就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文件发布后,必然对蚂蚁集团的业务构成重大影响。那么,已经上市的蚂蚁集团市值会不会暴跌,上市前进入的打新资金会不会被闷在里面?

届时,面对这种量级的割韭菜悲剧,监管机构会不会成为亿万人所知的无辜受难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数字货币金融创新

金融的嗜血本性,可以摧毁实体经济。金融要服务于实体,自己玩自己,表面一片欣欣向荣,一切都是浮云,爬得多高摔得最会有多惨。

从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这件事情来看,高层包括金融领域的管理者头脑是清醒的。

过去一个月,中国央行在深圳开启全球最大规模的数字货币测试,是央行数字人民币迈向实际应用的重要节点。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实施双层运营模式。数字人民币定位为流通中的现金M0,总量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通过央行指定的商业银行办理数字货币的兑换。所有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此基础上再开一个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为客户提供日常的收付服务并可适当收费。

数字人民币实施央行之外的有限匿名,用户信息和所有交易数据全部集中在中央银行,除政府部门在权限范围内调查非法交易的情况外,商户、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权获取消费者的支付数据。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对于蚂蚁集团和京东金融、百度金融、腾讯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的影响将非常巨大。

相对于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的优势是建立在用户数据的垄断基础上的。

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的大数据,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色彩,但是公众数据如果被私人资本控制,成为资本谋取利益的棋子,甚至挑战国家权威,显然不能为公众认可。

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是建立在数据安全和数据垄断基础上的。

基于数字货币建立的全民信用系统,理所当然要控制在央行手中,绝不能被私人资本掌控。

国家进行监管的目的就是不能让资本一家独大,割大众的韮菜。但国家监管要科技创新,要引进大数据,实现信息网络化。现在看,国家监管体系创新不够,信息不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深化改革全面开放,中国社会现在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社会普遍希望依法行政。但是,法律又不能覆盖所有发展中的问题,总会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当然,某些法律条文,在制定过程中已经深受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制定出来的具体规则往往有很强的倾向性。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顶级大国,很多我们印象中的内政问题,不经意之间已经成为关系到全世界的战略层级的问题。

对于这类战略层面的问题,单纯靠部门进行条块化管理,肯定做不到尽如人意,也不可能都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因此,在某些至关重要的大事件中,出现一只看不见的巨人之手进行调整,也是变革社会的一种常态。

站在战略层面来看,中国不仅要防范金融风险,还要防止境外资本占较大股比的金融机构过分壮大,与国有金融机构争业务、争利润,最终挤垮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动摇中国国家体制的存在基础,最终步入前苏联解体的后尘。

金融问题事关中国的国家命运,为政者不可不慎之又慎!

《汉唐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