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由广东省科协与省科技厅主办、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和广东省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20年岭南科学论坛系统活动“物联网加速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上”,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广州地铁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海欧表示,广州将在2020年到2024年结合既有线大修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实现既有线智慧地铁功能的实施落地工作,重点着力打造轨道交通智慧平台。
史海欧说,智慧地铁的特点是安全、可靠、便捷、融合、精准、协同、绿色、持续。这需要地铁构建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核心,乘客和设备为对象,数据驱动的体系架构。
那么智慧地铁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智慧地铁中的精准,意味着可以随时掌握客流情况,比如广州地铁3号线可以实现一个小时高峰期内加六辆空车,把站台的乘客都拉走。” 史海欧表示,
史海欧介绍,广州第一用电大户是广州地铁,一年电费接近十亿元人民币。但是电费还只占总成本的12%,人工成本则占了55%。按照地铁的建设进度,广州地铁的公里数三年后将由514.8公里上升到800余公里。所以智慧地铁的重要目标就是降低成本。
此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同地铁线路之间需要互通互联、换乘便捷、一票通达,这同样需要地铁更加智慧的运营。
史海欧介绍了智慧地铁一个典型的应用,比如地铁系统可以通过EUHT、LTE、5G等现代通信技术组建多网融合的高带宽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列车与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综合承载车载在线监测、轨旁在线监测、段内检修等信息,实现车辆的智能运维。
“以前都是人们睡觉的时候,工人们开始地铁的检查,这样会带来大量人力成本,效率也不高。如果实现智能运维,意味着地铁可以实现自检,主动告知故障。” 史海欧表示。
2019年4月,广州发布《新时代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白皮书。史海欧说,这是广州智慧地铁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提出广州智慧地铁的等级划分(80项功能、4级规划)及实施步骤、目标。目前广州智慧地铁示范工程广州塔站和智慧城站运营已经显示出了成果。从2019年到2023年,广州地铁十三五新线及七号线西延顺德段共11条线路的设计和建设,将落地智慧地铁的相关要求。并且广州将在2020年到2024年结合既有线大修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实现既有线智慧地铁功能的实施落地工作,重点着力打造轨道交通智慧平台。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龙锟 通讯员 科记协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刘依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