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冰与火之歌》吗?还记得当中那条从西端大峡谷绵延到东端海豹湾的绝境长城吗?那是一个奇迹,虽然它只存在于小说之中,但是每当我们读到关于绝境长城的描述时,在脑海中想象一下绝境长城那雄伟壮观的样子依旧让人为之一震。

在小说中那条长城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免遭异鬼的侵袭。先人们历经重重困难后,联合各方终于打退了异鬼,由于并没有消灭异鬼,为了安全,先人又建造了这个伟大的防御工事,并组建了一支名为“守夜人”的军团驻扎在绝境长城并在上面巡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说中的绝境长城与赛图拉哨所十分相似,巡视之地位于高处,且都是一个苦寒之地,它们都是国家的边境,也都是前人为保护国界安全设立的一个屏障,并都派遣军人驻扎在此。

这些军人没有功高,却有劳苦。他们身处恶劣环境,常常食不果腹,依旧坚定地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一份坚毅便值得我们尊敬。

驻地的起源

赛图拉哨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真有要说它有什么特别的,那就只能说它环境特别艰苦。

由于哨所所在的位置在高海拔上面,所以空气中的氧气占比也远远低于其他地方,紫外线也比其他地方要强,一年下来的平均温度都低于零度,早晚的温差最大时可以达到三十多度,处在冬天的时间也远多于其他地区,大概有6个月,每天都会有大风,有时风一吹就是大半天。

这样的环境都可以说是“生命禁区”,肯定不是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赛图拉用当地语言表述是殉道者的意思,据说这儿埋葬了随唐玄奘一同取经的苦行僧,顿时觉得此地充满了苍凉的味道。

这儿曾经是古老的商贸之路,在当时联通了对外的经济贸易,是见证中华曾经繁荣的地方,直到近代,此地已经无什么人烟,但是也被外国列强所觊觎,认为这是瓜分中华需要占领的战略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7年,晚清著名军事家左宗棠在收复南疆后,为了长远的发展,组建了一支敢死军队,由百名清军组成,他们骑上骆驼与战马,带着粮草与上级的命令,在这不熟悉的苦寒之地寻寻觅觅,途中想必也遇到了重重困难,所幸最后不辱使命,找到了如今的赛图拉,并联络当地的群众,与他们建立信任,达成共识,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此建立了军事哨卡。

因为此地是高原中的高原,占了天然的地理优势,可以窥视南疆内地,如此特殊的地形,历来都被军家所喜爱,常常被作为军事要地,从此,这里成了当时最高海拔的驻兵点,也是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它也承担起了西部边关守防任务。

事件起源

事情大概发生在1946年,当时还是国民党政府当政,为了国家边界的安全,他们派国军士兵驻扎到赛图拉哨所,负责边防。

当时哨所这里还没有通电,照明只有靠煤油灯,取暖的方式则是与当地居民学习,使用牛粪火,恶劣的环境中,许多粮食是不出的,在这最好的吃食就是玉米糊糊。

赛图拉哨所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其包含的范围很广,从南到北,下设了许多哨卡,因此这里哨兵换防的周期是一年,哨兵巡视边界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在边境上巡防半年,剩下的时间便待在哨所。

由于当时中华大陆处在动荡的年代,被派到赛图拉哨所的国军被遗忘了他们忍饥挨饿在这呆了四年,直到1950年3月中国解放军第五师第十五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之要地赛图拉时,被遗忘的国军终于等来了换岗的人员。

护国军人都是值得尊敬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驻扎在赛图拉哨所的国军士兵为什么没有离开这苦寒之地,1949年国民党撤离了大陆,他们是因为远离城市,被外界遗忘,加之与外界的通讯不畅通,在没有上级命令传来时,便执行原有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没有去过极寒之地,但是每到冬天也觉得天冷太难熬,希望冬季可以早早地过去。笔者也没有尝试过一年中一半的时间都在走路中度过,但是下班走路回家后也有些疲惫。

但是这群与我们同为中国人的驻边军人为了自己的职责,却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冒着严寒,顶着大风,走在巡视边境的路上面。

在见到已经变了军服的换岗人员时热泪盈眶,笔者想着他们激动的原因,在这满眼都是皑皑白雪的雪山,终年不见人烟的地方,终于看见了一群人,纵使军服不一样的,但来到这个地方,所坚守的责任却是一样的。

此种情景,每每想起,都会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或许他们与我们不在同一阵营中,但是他们所守护的是中华的边境,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呆了四年,忍饥挨饿,如此他们便值得我们尊敬。

军乃国之大器

每当提起军人时,我们心中总是会升起一种敬意,因为他们是保护国家的主力。这与中国的历史有关,在古代,中华的大陆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军队代表着国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便意味着国家的强大,可以保护国中百姓不受他国战火的侵扰,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拓宽国家的版图,建功立业,一统中华,这是很多君主的追求。

于是中国历史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将军,例如岳飞、戚继光等,他们被后人传颂大都是因为他们忧国忧民、为保护国家与百姓而战。

到了近代,由于我们国家闭关锁国,武器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导致我国的军力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故我们被列强欺凌,签订了一系列的赔款赔地条约,自此我们国家丧失了主权,从此中华人民进入到一段苦难的日子,这日子值得我们铭记。

为了摆脱这种苦难的日子,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寻求解决中华困境的方法,后来中华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过程十分凶险,最后以人民群众为重的共产党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经历了那段苦难的日子后,军人的形象深入我们的心中,每当看到、提到军人时,敬意总是油然而生。

小结:

要成为一个合格军人是要经过各种训练与考验的,人们总说军人有钢铁一般的意志,笔者认为这与他们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他们已经集结报数;当我们悠闲着吃着早饭时,他们却已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了饭;当我们享受着安逸的时候,他们在烈日炎炎中训练站姿,在艰苦的环境完成一次次演练;当我们在挥霍着自己的青春的时候,他们为保护自己的国家,奔走在自己的岗位上,执行一项项利国利民的行动。

军人分很多种,他们做着不同的事情,有些在前线做着危险的事情,有些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国家,纵使分工不同,阵营不同,但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就像赛图拉哨所的国军士兵,他们被遗忘了,遗忘在了边界的防御大营中,在中国解放军没有达到哨所之前,守着中华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四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忍受着心理与生理的折磨,当看看到换岗人员时怎能不流泪。在这生命的禁区中看到有人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怎能不惊奇,怎能不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