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玉雕名家官网

古人爱玉,多源于其色。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言:“玉,石之美者。”而对于人来说,最直观的视觉美就多半自于颜色。孔子在对玉的精辟解释中就曾提出“孚尹旁达”的色彩主张,即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收藏市场更是历来有“玉有五色沁,胜得十万金”的说法,指一块古玉若能有五种以上的沁色则最为贵重,更为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雕名家 作品《连生贵子》

人们对玉色之美的看重,自然也就形成了“以色辨玉”的方式。章鸿钊著《石雅》中就有云:“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故古人“每遇宝石,辄以色别”,白色的是为白玉,红色为红玉,黑色为墨玉,红色为红玉等等。东汉王逸提出的四色审美标准,更是为玉色美评价开创了历史先河,言之:“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

▲玉雕名家 作品《文殊菩萨》

由康熙下令编撰的《渊鉴类函》中更是直言玉色的价值所在,云:“玉有五色,白、黄、碧俱贵。白色如酥者最贵。餐色油然及有雪花者次之。黄,贵色。如栗者谓之甘黄,焦黄者次之。碧色青如蓝黑者为上,或有细黑色心及澹者次之。亦有赤玉,红如鸡冠最贵,而世少见。绿玉,深绿色者为佳,淡者次之。甘青玉其色澹者而带黄。菜玉非青非绿色,如菜叶最下。墨玉价亦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雕名家 作品《幽莲》

对于当今的赏玉观点来说,惟重玉色似乎不妥,正所谓“外行看颜色,内行看质地。”但实际上玉色之美,从来都是中国人赏玉的重要考量。因为从古人的论述来看,玉色和质地总是结合在一起,质中有色,色中有质,两者不可分割。如《石雅》中讲到的“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皆为上品。”

▲玉雕名家 作品《荷塘清趣》

佛经上说,色是有形世界中的所有,目之所及,身之所触,心之所惑,皆为色中世界。在国人眼中,所谓的玉色,并非单纯的只指颜色,它其实包含了玉那清润的质感,更包含了人之气质美。玉色之美,可艳如桃花,也可馨香似兰;可淡定若月辉,也可高洁如雅士。因此玉石是有形世界中最值玩味的掌中色彩。

▲玉雕名家 作品《山水》

因此,当一块精美的玉石,挟带着氤氲温润的玉色袅袅娜娜地袭来时,山水画墨就在眼前晕开,色中出雅、静中欲言,延伸出万千诗意,美得不可方物。玉雕师只需巧借玉色,便能向观者娓娓展现出中国式的浪漫想象。

这里是玉雕名家,关注我们和玉雕大师们一起探讨玉雕艺术和玉雕文化,了解玉雕的历史,让传统传承,让创新发扬,我在玉雕名家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