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大型企业近期屡传债务违约,从紫光集团、华晨汽车,到河南永城媒电,引发市场恐慌,华晨甚至破产重整,惊动到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也表示要介入管理债市。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受创最大,而国企债务违约频传除经济下行因素外,国企缺乏市场经营理念,以为有政府当靠山而随意、大量融资、发债,才是主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晓求指出这波国企债务违约让市场反应剧烈,主要是存在不正常因素,例如这些企业多半是大陆信用评级最高3A级,现金流、资产质量都不差,但违约前却出现透过股权、资产处置,让许多优质资产消失,当然会被质疑恶意躲债,而给予高信评的单位也因此失去公信力,「信用评级最高的债券尚且如此,其他低等级债券根本不要谈了。」

他指出,由于地方政府对所控制国有企业有预算方面软控制权,不仅投资人或信评、融资机构有「国企信仰」,这些国企本身「总觉得背后有政府做担保,就会大量融资,能借多少是多少、能发多少债就发多少。但是企业应该要考虑投资项目是否有足够收益、周期多长、债券到期时有没有足够金流偿付,这些都需要很好的财务管理技巧,大部分国企不具备。」

独立经济学家张林指出,国内产业类国企只要设法继续维持生产、就业,国企领导或所在地政府就不会有直接冲击,生产还在、就业还在、税收还在,因此资产负债率高又没有充足现金流概念的僵尸国企,不会对信用违约有忌惮,大不了清算破产,像永城媒电这种宣布违约前有提前转移优质资产动作的企业,高层说不定还觉得自己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人共通观点是,市场发生的问题应该回归市场解决,国企应该更认识到自身是企业而非政府单位。吴晓求指出国企充分而透明公开讯息有其必要,也该建立更独立、客观、有公信力的信评机构,张林则呼吁金融、受信单位应该尽速打破国企信仰,别再把市场和政府绑定,应该进一步区分企业信用、政府信用,降低金融机构对国企信用的权重和外部支持,国企、金融金购才能更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