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也是对人类影响较大的一个物种,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古人类将驼鹿的身影画在了洞穴中。

曾经驼鹿分布非常广泛,然而由于人类活动,以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驼鹿在我国地区大幅度减少。直到15年时,我国才有野生驼鹿的报道。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驼鹿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此次在我国拍摄到驼鹿的分布,意味着我国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驼鹿在我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在我国境内猎杀驼鹿,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在许多国家,驼鹿可以合法猎杀,原因是因为:保护当地环境。

驼鹿属于大型动物,成年驼鹿的平均肩高可达1.5-1.8米,其中体重可以达到360公斤以上。较大的体型,使得成年个体在野外没有天敌,只有它们的幼崽才会受到狼、豹子以及老虎等食肉动物们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驼鹿的主要食物是水生植物,占据总食量的50%,甚至更高。再加上驼鹿体型巨大,每天所消耗大约20公斤的植物,这意味着它们对周围的环境破坏量极大。如果当地有过多的驼鹿,那么其他需要以水生植物为食的动物们就会受到打压。

另外,驼鹿在很多地方还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凶手。在交通提示牌上,很多国家的注意野生动物的标识就是它们的身影。

驼鹿之所以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一来是因为它们在许多地方数量较多,分布广泛。二来是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较大,而四肢纤细,当它们被车撞倒时,腿部会被撞断,沉重的身体会撞向挡风玻璃,从而威胁到驾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在驼鹿出没的地区,当地人会树立警示标牌体型,但每年因撞倒驼鹿而死亡的人仍旧数不胜数。

正因为如此,每年定期猎杀驼鹿,有助于控制它们的数量,保护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但对驼鹿造成的交通事故改善并不大,原因是因为即使可以合法猎杀驼鹿的国家,也有明确的猎杀数量和猎杀季节。

驼鹿虽然是鹿科生物,但它们的肉质更像牛肉,且比牛肉更美味。在一些国家,人们猎杀驼鹿会贩卖它们的肉质,据说经济效益还不错。

既然驼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那为什么人类没有将它们驯化呢?

其实,这和驼鹿的生存习惯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能够驯服的动物都满足6个特点,分别是:喜欢群居;食物来源广泛;能够在人工环境下繁殖后代;生长周期短;性格不易太胆小;性格不易太暴躁。

驼鹿满足了其中五项,其中“食物来源广泛”这一点无法满足。如果你仔细看人类饲养的牛、羊、猪等大型动物,你会发现它们的饲料既可以是人类的麦麸、豆粕等农业副产物,也可以是野草等野生植物。但是驼鹿对食物的需求非常特别,它们每天要进食大约50%的水生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如果要饲养驼鹿,需要每天为它们采割10公斤左右水生植物,这无疑加重了人们的农活量。另外,很多地方并没有水生植物,也正是因为如此,驼鹿才无法被驯养。

除此之外,驼鹿虽然肉质鲜美,但是研究发现它们的内脏中镉含量偏高,经常食用驼鹿内脏的人,很可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保护与猎杀

在很多人看来,既然驼鹿在国外数量非常多,而且分布非常广泛,没有灭绝的危险,那为什么我国还要保护这种生物呢?

其实,我们在保护一个生物时,并不仅仅是在保护该物种,也是在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比如:发菜其实并不濒危,但人类采集发菜时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因此我国才将发菜列为保护植物。

驼鹿也是如此,驼鹿对环境要求较高,它们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当地环境的改善,也意味着当地的其他物种能够更好的生存。比如:狼、雪豹等会捕食驼鹿幼崽,供食肉动物们生存。驼鹿喜欢以水生植物为食,这可以帮助水生植物传播果实,还可以将水中的营养,带到陆地表面等。

总而言之,驼鹿的生存有利于当地食物链的丰富度,以及能够和当地环境共同演化。再加上它们在我国数量稀少,因此保护它们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