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市长”

“大同百年以来,最好的市长。”

这是一句朴素至极的评价,来自于大同的一位非常普通的市民,手写在一张简陋的请愿布条上。一个“好”字,说不出太伟大的丰功伟绩,道不尽太曲折的“建城”之路,但却实实在在地表达了一位市民对一位市长的真实感受,一种无法用言语深刻表达的感激,一种无法用词语完全称赞的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耿彦波,当代中国好市长。

一市之市长和普通一市民,似乎本应该不会有太多接触,但是耿彦波不一样。

他常出现在工地现场,衣着普通,鞋子经常带着干了之后又黏上去一层的泥浆。他高高的身体,但却单薄瘦削,有些佝偻。他走路有些不自然,但是他步伐却丝毫不迟滞,异常坚定。

他说着一口让当地人熟悉的山西话,但是说出来的话语,在那个时候是完全能够震荡人的思想的。

他对市民和颜悦色,对上访的人员亲自接待,事事落实,对偷工减料、延误工期的开发商和只找借口不办实事儿的干部严词厉色,果断处置,不留情面;

他既能够高屋建瓴,对城市建设有思想有胆量,大刀阔斧,真抓实干,又能够十分注重文化建设,竭力保护文物;

他面对诸多责难、不解和谩骂,都能够不皱一下眉头,手腕强硬,目标坚定,但是当“事业未竟”而匆匆离任时,却泪流满面,心乱如麻……

一个人,从灵石县到榆次区,再到大同市、太原市,从王家大院,到榆次老城,再到“一轴双城,天下大同”,还有太原的修中环、建高架,他从来没有停歇过自己的脚步。

他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用平凡的身躯,为城市留千年之功,这,是为百姓。

再造王家大院

中国的城市建设,特别是旧城改造,都非常艰难。单单文化保护、人民安置、开发商利益、财政支出等方面,就够每个人头疼。做面子工程容易,可真是要做造福当地的工程,却是难上加难。

这向来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可耿彦波,他是个“疯子”。

初到灵石县,他就拿出全县财政收入的一半,去修一处既破又烂的旧大院,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财政收入本不多,用钱的地方却很多,各部门不愿意。百姓更不愿意,钱不拿来“干实事儿”,竟瞎折腾。

山里人,什么话都能骂得出来,粗鄙之语,恶毒诅咒,张口就来。但是,耿彦波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仅要斥巨资修王家大院,还要拆了整个灵石县城。

灵石县的百姓不答应了,投诉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他明白,这里面不仅是有不明白他的理念的老百姓,更有被他碰触了痛楚的既得利益者。可是,他怎么会就此退却。

于是,他一边全力规划,指挥城建工程,一边,绞尽脑汁,应付百姓的上访。

我们无法想象,自己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怎样束手束脚。这不仅是现实中阻力,也是心灵上的委屈难以言说,明明绝不是为了自己,明明是为了你们,你们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阻止我?

我们终究不是耿彦波,他既然能够以超出时代太远的理念来改造城市,就能够有常人不可及的心理建设和韧劲。

就这样顶着压力干了几年,王家大院彻底变了样。从前那个破烂的院子,成了一组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成了一座艺术博物馆。

“五岳回来不看山,王家回来不看院”,它成了灵石的标志,不仅重现了王家的旺族风貌,留住了历史,更带来了每年几千万的净收入。

所有人开始服气了,赞美了,“燕冀之御、秦蜀之经”重新焕发了生机,可是,耿彦波却悄悄走了。

王家大院

“耿拆拆”到了榆次

在离开灵石的时候,耿彦波的规划还没有完全实现,王家大院也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价值。当然,有些人对他的恨意,也从来没有停止,有人在天石城大门口摆了三个花圈,来给耿彦波送行。

其实,这也是无能之辈的可笑之事。真正的勇士,是能够面对淋漓的鲜血的,又何惧这点小把戏。于是,背负“恶名”,“耿拆拆”到了榆次。

榆次,拥有两千年的建城历史,遍地都是遗迹。但是,年代够久了,也遍地都是破烂不堪。最需要,就是要修路。

有了灵石的实践总结的经验,耿彦波的胆量更胜,规划也更大胆,当然,也更有操作性。他清楚地明白榆次的优势,那一条条老街老巷,那一座座明清阁楼,这里的城隍庙,那里的文曲楼……

这是榆次以前的地标,要把它们串联起来,打造新的榆次古城。

所以,就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此,他几乎把整个榆次翻了个底儿朝天,更是不顾人们的诧异和反对,炸掉了当时的榆次地标“凌云大厦”。

“耿拆拆”果然名不虚传。

耿彦波顶住了所有人的不解和谩骂,用铁腕和智慧,在榆次城内进行翻天覆地地改造建设,财政缺钱,他就用市场运筹的办法,一边修路一边卖铺搞开发,不仅修路钱有了,还增加了收入,更给当地留下了一条繁华的街道。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喊文化创城,发展文化产业。可是20年前,耿彦波,就眼光独到,发现了这一方向,而且已经有了一套方法,去实践文化与经济并行发展。

路宽了,漂亮了,他又着手进行拆迁移民,在他的大力推进下,占地100万平米的中国汉民族建筑群,出现在了人们面前。沉睡千年的古城复苏,蓬勃的生命力,给了榆次人民幸福,也给了榆次城希望。

当然,大刀阔斧的规划,不可避免地给很多人带来困扰和损失,看到了榆次大改观的人们,称赞耿彦波是个好折腾能折腾的官,在整个变革中受到损失的人,却大骂耿彦波的“独断专权”,好大喜功,到哪儿拆哪儿。

耿彦波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了。壮志未酬,他又一次被调离了榆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轴两城 天下大同”

耿彦波是“大同模式”的缔造者和传播者,这成为后来人学习的典范。是耿彦波用尽全力,走出的实践之路。

从灵石和榆次的两次“建城”中,他有个明显的体会,就是时间不够。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就只能离开了,空留下遗憾。

于是,他指着讲条件的干部“那是你没有能力,趁早离职,换人来做”,于是,他非常不满地对着推延工期的开发商“这是钱的问题吗?是你们的问题,怎么可能再给你们机会”,他手指着工程队“这里哪有一点水泥,你小子在这糊弄谁,换人做”……

当记者问他“你可以怀柔点,不能总是这么硬”。他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我在这里的时间还有多少,时间等不及了”。如他所说:大同只有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这不是眼前能看到的利益得失,这是受益百年的利好工程。

当时的大同,有一位法国人评价“这里有伟大的文化,却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

耿彦波

耿彦波费尽周折,解决了资金问题。他的目标很明确,重现大同的文化辉煌,要清空旧城,拆掉城中村,重建城墙。

他每天4点起床,亲自下工地督促工程,亲自到一线,解决拆迁中遇到的苦难,亲自到安置房,慰问人们,亲自进京,当面接受文物局的慰问……

事事亲力亲为,要夫人追到会议上把他堵回家,他才能休息一会儿。

拆迁需要钱,耿彦波的方法是先让开发商点钱开发新楼盘,同时进行老城区拆迁,新楼房建好后补贴给老城区市民,老城区拆出来的地补贴给开发商。一轴双城,一边拆,一边建,齐头并进,一举两得。

从纪录片《中国市长》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确实在这种变革中受到损失,很多人也并不理解他的行为,但是,更多人,看到了耿彦波忙碌的身影,看到了大同古城一点点给大同带回了往日的荣光,看到了这位市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

在大同5年,旧城换新颜,环境变好了,和阳门修复了,但是,一纸调令,又把耿彦波调离了大同。人们就在新建的和阳门那里,举着横幅,大喊“耿市长,请你回来”,“耿市长,大同需要你”。

那一刻,坐在离别的车里的耿彦波,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他舍不得厚道的大同人,他舍不得那未完成的大同城。

耿彦波

再回太原

在到大同上任前,耿彦波先到了太原任职,初到任,就建了两座立交桥,大同离任后,耿彦波又回到了太原,在这里,耿彦波依然继续着自己的“建城”事业,建城,是为了人民。

“我对升官发财不痴迷,我只想做些事情。”

耿彦波的内心是清明如初的。他有着非凡的才能,有着撑船的度量,有着过人的胆识。他拼上了自己的一切,只是为了一座座城市的梦想,为了百姓的生活。

一个人,三座城,他要自己承认多大的压力,才能完成这一项项丰功伟业。而且这些压力,不是上级给的,不是百姓给的,完全,是他自己给自己施压。

时时在想,那个用着翻盖手机,一根弹簧式的单耳的耳机,给妻子打电话时轻声细语的耿彦波,他坐在颠簸的车上,手里拿着妻子送他的保温杯。妻子强迫他每天必须喝三杯茶水。那时候,他眼睛里笑意浓浓,心里一定暖洋洋的。

而现在,经过时间的验证,人们理解了他,人们只希望,这位中国好市长,能够身体健康,能够感受大家对他的感激,只希望,他不再那么劳累,心里一直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