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山大川无数,只有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陕西恒山、河南嵩山被称为五岳,而在五岳中,唯有嵩山被叫做“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尽管作为八百里伏牛山的余脉,嵩山的数据有些尴尬,论海拔,2000米不到,论长度,不过百里,似乎看不出什么优势。但凭借嵩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内涵,足以让其名震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嵩山距今已有35亿万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山。因此在古代,嵩山又名“崇山”,意思是嵩山乃所有山脉的祖宗,论年龄,其他四岳得叫它“老祖爷”。如今,在嵩山上,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精华完整并存,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这一奇观在全球范围内都绝无仅有。

五岳之中,嵩山为中岳,从分布的地理位置看,立于五山之中,但嵩山称“中”绝不是靠位置立足。西周的大圣人周公姬旦曾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中大地的中心就在嵩山,并在周礼中写道:“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用现代话来说,嵩山就是天地中心,万物皆由此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从周武王后,到清代乾隆皇帝,先后共有70多位帝王亲自到天地之中的嵩山祭祀封禅。其中武则天更是情有独钟,不仅十多次来此祭祀、避暑,而且还一改前朝帝王封禅泰山的传统,亲自封禅嵩山,并为了纪念这次盛典,把嵩山脚下的嵩阳县改名为登封县,将阳城县改名为告成县,寓意登山封禅,大功告成,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提及嵩山,主要指的是位于登封境内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少溪河从两山之间流过,将相隔咫尺的两山分隔成迥异的风景。太室山四平八稳,如宽厚老者,少室山奇巧险峻,似桀骜少年,将古城夹在中间,一起迎接着游人的到来。

来到嵩山,通常会先到太室山脚下的中岳庙看看。始建于先秦,前身是太室祠,为华夏民族早期宗祠,也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地理位置则背靠黄盖峰,面对玉案山,群山环抱,规模宏伟,乃中州祠宇之冠。经过后期的扩建整修,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岳庙,为清朝乾隆皇帝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格局,重新设计建造。

沿着中轴线依次穿行,建筑均高大雄伟,主殿峻极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坊、祖师宫等多个院落。汉代至清代的百余株古柏矗立其间,显得错落有致,其王霸之气不言而喻。最著名的属千年不朽的四尊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膀大腰粗,怒目圆睁,被封为嵩山“镇山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一部《少林寺》电影,让隐藏在少室山密林里的千年古寺名满宇内,至今仍是嵩山的代名词和游人来此的首选。但偌大的嵩山并非只有一个少林寺,愈加深入探寻,愈觉得每一座庙宇都大有来头。

在少林寺5公里外,坐落着禅宗传入中原后的第一座尼僧寺院——永泰寺,这里显得鲜有人问津,论名气却不输少林寺。不仅有“佛教禅宗尼僧祖庭”之称,还接纳过曾有北魏文成帝之女转运公主、南朝梁武帝之女明练公主、北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三位公主在此出家修行,因此成就了永泰寺无与伦比的尊崇地位。

特别是永泰公主出家为尼,经常用钱粮救济百姓,嵩山周围群众和僧尼都对她十分崇敬和爱戴,永泰寺因永泰公主而名扬四海,寺院也以永泰公主的名字而命名,其规格之高使永泰寺朴素的红砖绿瓦上,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永泰寺漫步,望着阳光笼罩下的寺院和尼僧们闲静淡泊的背影,心中也会不自觉的如沐佛光般空灵,就算无信仰的人,也能感受到永泰公主流传千年的智慧。

位于太室山玉柱峰下的法王寺,亦是一座深藏不露的古寺。其建于东汉年间,历史悠久,为我国最早营建的寺庙之一,比少林寺还早424年。汉明帝刘庄曾邀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在此译经。寺北一座15层的古塔,被誉为“中国最美唐塔”,衬着袅袅青山,被云雾包围,美得移不开眼。

法王寺还有嵩山八大景之一的“嵩门待月”胜景。嵩门在法王寺东侧山头上,两峰夹峙,俗称月架山。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在嵩门正中,四面八方的人们,手提花灯彩龙,携带名酒佳肴,云集嵩山腹地。坐在法王寺大殿的月台上,对酒当歌,饱览胜景,直待月出嵩门。时过三更,人们还留恋在此,不舍离去。“嵩门待月不忍归”即由此而来。

而与法王寺一山之隔的嵩岳寺塔,则更叫人称奇。该塔不仅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还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且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细细观摩,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显得庞大塔身稳重又不失秀丽,与印度塔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说嵩山“山上七十二峰,山下七十二寺”,这座名山所藏的寺院自然远不止这些,想要看遍古建筑和美景,不妨亲自来探究一番。尽管部分安静得过分,但若是真正读懂它们背后的故事,就会明白嵩山何以敢称“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