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檀扒爷

信用债频频猛刷存在感,“腥风血雨”下连续爆雷,到底寒了谁的心?!

11月以来,信用债违约这五个字算是刷屏了,连我这个不关心债市的人,也不得不被强行灌输了一波信息。

出镜率最高的是永煤,接着是东旭、渤海租赁等等等等,一个个AAA评级的地方国企债券出现了“团灭”,这不仅仅是一次集体爆雷,更是对于长久以来很多人对国企“无条件推崇”的一种冲击......

上边说的惊心动魄,却只是个引子,真正吸引我的,是随后各地做出的反应。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11月14日,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发布“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直言自17年以来,山西省就高度重视省属企业信用债务安全,到现在一笔违约都没有,明确山西国企有实力,确保不违约!

到了18日,甚至是山西副省长王一新都亲自出马,说出了“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晋商的基因”这样的豪言壮语,慷慨激昂!

那相对于山西的主动,已经爆雷的河南(永煤就是河南的,被其一并拖下水的河南最大国企豫能化也是,两个都从AAA降到了BB)反倒是情绪稳定,除了厅局级官员“政府支持企业,肯定不会逃废债,但不会无原则地帮”的回应外,似乎也没别的动作了。

这就奇了怪了,还没炸的情绪很激动,已经炸了的反倒很淡定,这各地给出的反应,很值得玩味。

山西和河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为何如此激动?

在山西表态的前后几天,搜信用贷违规这个词的话,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永煤。

为啥?不仅仅是因为它违约,更多的,是因为它有着全国最高级的AAA级主体信用等级,同时还是家国企。这样一个主体出了问题,很难不让人觉得这个评级也有毛病(据经济观察报统计,19年全国大概有32.48的债券发行人是AAA评级,发行额占比更是高达60%,而同期美国两个比值都低于1%,这么一看,咱们的AAA评级,有点泛滥......),对它所处的行业以及其他国企,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现实也的确如此,由于永煤的问题,煤炭类企业信用债以及部分AAA国企债券出现暴跌,有的煤炭企业直接取消了债券发行,这其中就包罗了山西的阳泉煤业等。

那山西,就是在永煤被大肆报道的节骨眼上,跳出来表态的,我这里合理假设一下,山西其实就是对永煤身上的两个和自己密切相关的点特别敏感——煤+国企。

煤很好理解,我就不信你们有人说到山西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煤的。

根据山西证券的一份报告来看,山西信用债总规模是6277.45亿,占了全国的2.31%,排13位,信用主体一共74个,其中AAA级的有15个(山西资本圈对6月山西建投推介会的评论中提到),这个比例也是相当高了。

而这15家AAA级主体中,14家都是煤炭或者钢铁行业的,山西建投是首家非煤炭、钢铁行业的发债实体企业。

上边我说了,现在媒体大肆报道永煤,那它所处的行业,必然会受到重视(尽管澎湃新闻的报道中提到永煤的核心业务里煤占比其实不大,化工反而是大头),那对于几乎所有AAA级主体都处在这种“产能过剩需继续转型”行业的山西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且,就看19年的经济发展公报,一大堆“煤”就飞进眼中,煤炭工业增加值涨幅虽然只有4.1%,但依旧是山西经济发展的支柱,煤炭工业投资同比大涨16.7%,远超非煤炭工业。出口方面更是不得了,翻了快7倍......

我再补一刀,在2020中国企业500强里,山西有9家企业入选,其中7个是做煤炭生意的(可惜排位并不是很高),如下:

数据来源:世界晋商网

我不想说的太失礼,但山西对煤的依赖,只能用悲剧来形容。

再说说国企这个点,本质上和煤是相关联的。

山西非常依赖煤炭,做得大的企业几乎都涉及到这个,而且更无语的是,里面也几乎都是国企,放到它那堆AAA评级的主体中也一样,国企是绝对的主力。

而且根据19年的公报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98.6亿,虽然有些许下跌,但是却依旧占了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一半还多,固投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0.1%,比民间投资高了2.2%,税收上各级国企更是贡献了全省总税费的近60%。

捋一下发现,煤是山西的命,国企也是山西的命,更可怕的是这俩几乎可以算是同一批,简直是“一煤独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时天风证券就对山西煤业做过评论:国企扎堆,大而不强,令人失望的多元化业务拓展,以及毛利率低负债率高。这评价我认为说的很到位,和我上边举的例子也能对上不少,

我们一直说,资源型的城市活得会很难,因为这东西是有限的,迟早要挖完,没有其他傍身技能的话,这辈子一眼望到头了基本上,那山西相比之下更惨,它是资源型的省!这直接导致了永煤这事就像是颗炸弹在山西面前炸开了一样,杀伤力极其巨大。

而且这已经不是山西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16年时同样受到国企债券违约的影响,山西晋煤曾两度取消发行债券,负债率一度达到历史巅峰,多亏了省政府组织9大煤企一起跑北京发行债券路演,副省长王一新也和这次一样亲自站台,终于让晋煤渡过了难关,这种痛苦,谁会想再来一次?!

所以说永煤违约,山西能不急着表态么,稳军心呀这是!

河南为啥这么淡定?

那河南是啥情况?好像永煤违约并没有给它带来太大的冲击。这会不会是煤和国企对于河南来说,没这么重要,伤不到筋骨,才如此淡定?

大错特错!翻了下2018年全国各省煤炭产量的排名,河南的煤炭产量达到了11366万吨,虽然比起排名第2的山西89340万吨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并不妨碍河南处在全国煤炭产量的第二梯队,依旧是个产煤大省。

而对国企的依赖度方面,根据19年1-11月河南省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简析来看,虽然在实现利润方面河南国企的占比只有44.7%,但是在已交税金上,国企的占比却高达75.2%,占了四分之三还多......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头戏,这么看,河南实际上还是国企在养着呀。

再看看河南的百强企业,前10超过一半都是国企,跟山西其实也就半斤八两,而且你看它第一和第三全是搞煤炭的。

数据来源:大河网

所以永煤出了问题,对河南来说也很头疼,虽然没有像山西那样几乎把所有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但是现在也够它喝一壶了,更何况永煤还把豫能化,也就是排第一的河南能源化工,也给拖下了水,怎么可能还淡定的了?!

重新看一下河南官员的回应,他/她说的是对能化和永煤的政策支持什么的,会到位,包括智能化改造,包括资金支持,也不排除注资的可能。永煤以煤炭为主业,盈利会比较好,很快会走出低谷,之后会把一些效益较低的化工产业剥离,明确煤炭为主。

这位官员还提了一句:这是正常的债务违约,现在大家有些反应过度了。

这些话,说白了还是在稳军心,和山西提前喂定心丸不同,河南这时已经爆雷了,能做的更多是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告诉大家其实伤害不大,盈利能力有保障,当地政府也都在看着,会加强企业转型,各位放心。

所以,山西和河南其实在做同样一件事,区别在于,一个是事前,一个是事后。

本来我想根据山西和河南的信息,简单得出结论,就是能源类的容易违约,但是经过查找,发现自从15年时天威集团出现违约,第一次打破了幻想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间有各种各样的国企信用债违约或大跌,占比是逐年大增,行业上五花八门:

19年因旗下20亿AAA债券违约而惨遭降级的北大方正; 11月17日发布公报说无法兑付6600万应付利息的东旭光电(19年已经有过一次); 存续债大跌的紫光集团以及清华控股; 以及号称把刚性兑付资金准备到2023年却突然正式破产的华晨......

AAA级信用债收益率方面,也只有19年年初上海清算所发布的AAA级信用债指数相关数据,就全国来说,0-3年AAA级信用债指数平均收益率是3.7672%,而3-5年的则是4.2093%,细分到各省市的数据,并未找到。

因此想简单找到个规律的念头,打消了。

本来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国企流动性较差,出现信用债违约的个例,比如永煤这种盈利好的煤炭主业不好好做,弄了不少低效益化工的,体现出进一步改革重要性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大批量爆雷,更多反映的,就是开头我提到的,评级太松AAA级别泛滥的问题,还有个地方政府是否会兜底。

现在,由于永煤的事情不断发酵,整个债券发行链条被扯了出来,兴业、光大和中原银行等主承销商涉嫌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规则。引进国际评级机构似乎成了必然。

而兜底的问题,像山西的表态,还有河南有点模棱两可的回复,其实都体现了他们兜底的决心,还是不能放手啊。

已经爆了这么多雷了,事情还在发酵,后续也许还会有更多违约出现,会在哪儿呢?

根据中信建投的报告,在14-17年间,信用债违约发行人所处的行业大多集中在化工(14%)、机械设备(13%)以及采掘(8%)等产能过剩的领域,越往后分部行业就越多样化,与上边我所列举的相符。而违约主体地理位置和金额的分布上都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

北京、山东以及江浙沪,都是分布较多的区域,但是像江浙还有山东主要原因是数量庞大,且民营经济发达,要量也多是集中在民营企业上,就像11月13日被曝违约的成龙建设,虽然是浙江的企业,但是主体信用等级并不是AAA,而是BB(巅峰时AA,现在成C了),而且也不是国企,冲击力没那么大。

但是我们回看下上边例举的违约或是大跌的国企信用债,永煤、紫光还是华晨,多为北方的,集中度相当高。

那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后续再有AAA级信用债违约,也依旧是北方主体爆雷的几率更高,如果再来一个煤炭相关的,估计山西就又得组织煤炭企业一起去路演了。

-- END --

Copyright

作者:檀扒爷编辑:景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