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朱珪(1731~ 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清朝乾隆、嘉庆时期 著名大臣,嘉庆皇帝之恩师。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后迁黄阁河村。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北京大兴县(今北京市),遂入籍顺天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十二年(1747年),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补湖北按察使。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山西布政使。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权巡抚事。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按察使,授侍讲学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督福建学政。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内阁学士。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礼部侍郎。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两广总督。

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

嘉庆四年(1799年),由安徽巡抚上调北京。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同年冬,调户部尚书,又为上书房总师傅。

嘉庆五年(1800年)秋,兼署吏部尚书。

嘉庆七年(1802年)秋,为协办大学士。

嘉庆八年(1803年)夏,兼翰林院掌院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嘉庆九年(1804年),进太子太傅。

嘉庆十年(1805年)春,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二月五日卒,享年77岁。帝谥“文正”。 嘉庆皇帝为痛失良师朱珪特赐奠、祭、葬三道圣旨,以示对他的后事料理和怀念。仁宗制曰:“大学士朱珪持躬正直,砥节清廉,经术淹通,器宇醇厚,凡所陈奏,均得大体。服官五十余年,依然寒素。家庭敦陆,动修礼法。询不愧为端人正士,畀倚方段,遽闻溘逝,深为痛悼。初六日朕亲赐奠,已赐陀罗经被,可令庆郡王永璘带领侍卫十员,先往奠醊,给内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仁宗赐奠朱文正 文)

人物评价

朱珪一生在朝为官五十多年,以“养心、勤业、敬身、虚已、致诚”为箴言,一生清廉不言钱,爱国爱民,品格端方,光明磊落,关心庶民百姓的疾苦,为国事呕心沥血,不惜个人一切利益, “门庭卑隘,清寒之况,不减儒素”, 是古代官吏中令人起敬的清官,“文臣不爱钱”之楷模。

朱珪兄朱筠也是一代名臣,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而且也是博学多才的名士,所以乾隆鼎盛时期他俩兄弟号称“二朱”,名传南北。

乾隆年间(1736~ 1795年),朱珪为杭州人状元金甡作墓志铭:“斗魁戴匡,厥象正方。公秉其气,不严而壮。有老门生,校文公乡。铭公冢石,掷笔涕滂。”

《清史稿》:君子小人消长之机,国运系焉。王杰、董诰、朱珪皆高宗拔擢信任之臣,和珅一再间沮,卒不屈挠。一旦共、驩伏法,众正盈朝,摅其忠诚,启沃新主,殄寇息民,苞桑永固。天留数人,弼成仁宗初政之盛,可谓大臣矣。

萧一山:以刘石庵墉(刘墉)、王惺园杰(王杰)之纯谨,洪亮吉则讥为当场鲍老指刘,刚愎自用指王,余可知矣。嘉庆初年,刘以名相之子,继正揆席,王以先朝殊眷,恩宠有加,足与二人鼎立者,朱珪而已。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皇帝,1760年11月13日 ~1820年9月2日,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五子,于乾隆之后、道光之前,在位共计25年):评价自己的恩师甚高,称其: “持躬正直,砥节清廉,经术淹通,器宇醇厚 ”,“服官五十余年,依然寒素 ”,“不愧为端人正士 ”, “有内有守,无伪无私,心款款以效忠,政优优而著绩”。又称“以古为镜,其直如绳”。最精辟的一句话是:“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

2020.11.21(综合)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117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d28e82f0102yr7p.html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