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说: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现在人们一提到清朝的政治巅峰,可能都会想到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皇帝。对于乾隆盛世,国际上的说法从来都不统一。比如说,在中国人的心里,乾隆皇帝创造了一个满清盛世,将爷爷康熙皇帝所带来的盛世又拔高了一个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于国际历史学界来讲,乾隆盛世却是一个虚伪的泡沫。乾隆盛世不仅被中国教材记录在册,而且在2013年时,还有很多中国历史学者专门根据乾隆时期推出来的一些优秀政策,编绘成了一本书。乾隆皇帝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是指1736年到1796年期间的统治时间,这个年号的意思是“天道昌隆”。

康熙是雍正的父亲,雍正是乾隆的父亲。康熙年间虽然达到了一个盛世的状态,但是亏空了国库,这也就导致雍正皇帝上位时,没有过多的经济来辅佐这位帝王建立更好的政治。

所以这时候雍正皇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充盈国库,等到雍正皇帝下台时,儿子乾隆上位,就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国库充裕。这时候他也可以效仿爷爷康熙皇帝下江南。所以乾隆皇帝的高光时刻,有很大的一部分贡献是来自于父亲雍正。

公元1792年,英国当时的航海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来到了大清朝之后,英国人也想拜访一下乾隆皇帝,顺便想要建立和平往来的政治外交。但是乾隆皇帝这时候却表示:“我们不需要你们的进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英国人就开始慢慢意识到,原来清朝人有非常浓厚的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开始目中无人。反观清朝时期的国策,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百姓们大多还处于饥饿的状态,由于天朝上国的观念导致很多官员和太监们对于穷苦百姓们,更像是奴隶主一般。

英国人描写乾隆中后期,说国人生活状态过于腐败。比如说和珅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和珅也只是乾隆中后期众多贪官当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可见乾隆中后期的政治有很多漏洞,百姓们处于被极度压迫的状态。坚守闭关锁国的政策,也导致很多外来先进的观念,被乾隆皇帝拒之门外。

有很多西方国家想要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时,乾隆皇帝拒之不理,并且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这种固步自封的观念,也导致满清形而上学。 清朝最典型的灾难叫做文字狱,在乾隆时间被推上了顶峰。这导致百姓们有了一道精神枷锁,很难进行思想解放,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也是一种阻碍。

最可惜的一点是,乾隆皇帝选继承人这方面也不是很优秀,嘉庆帝上位之后有三年时间,政权依然掌握在成为太上皇的乾隆手中。之后嘉庆帝掌握了实权,但是资历平庸。对于乾隆遗留下来的空洞,没有能力弥补,这也就导致英国人认为乾隆盛世只是一个假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