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美援朝后,我军愈发重视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近日,一部央视的采访视频让许多人热泪盈眶,记者拿着一份解放军单兵自热食品给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李继德老英雄已经86岁了,当年是黄继光的战友。

记者打开自热食品,熟练地进行加热。老人看着没有火没有电,却能自己加热的食品笑着说“变魔术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兵试吃自热食品

加热结束后,老人试着吃了几口饭菜,随即有些激动。老人大概是想到了当年在战场上缺衣少穿的日子,不要说热乎饭菜,哪怕是吃一口冰凉的土豆都是奢望。记者握着老人的手说“您那代人的付出没有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战斗。尤其在战争初期,匮乏得难以想象。

尤其是第二次战役期间的东线战场,物资匮乏,加罕见的极端低温天气,让志愿军第9兵团遭遇巨大困难。中美之间国力上,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的差距尤为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首尔的博物馆内展示的假人志愿军

首先是火力上的差距,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没少与纯美械的国民党军作战,然而哪怕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在火力上也与正牌美军有很大差距。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主要兵力为海军陆战队第1师、陆军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1师的M26潘兴坦克

这里要注意,美军编制与我军不同,分为行政编制与作战编制。陆1师的三个步兵团属于行政编制,到了战场上会加强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等成为团级战斗队,也就是作战编制。

比如同样在长津湖被重创的美陆军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也叫团支队,就是由第31团(北极熊团)的直属部队与两个步兵营,加上第32团的一个营组成。有人认为美军这么做是防止部队主官变军阀,防止他们在战场上搞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31团的团旗

陆1师下辖3个步兵团(第1、第5、第7团)、1个炮兵团(第11炮兵团),加上坦克营工兵营等,总人数2.5万人左右。炮兵营有155mm火炮18门,105mm火炮54门。

三个步兵团各有一个重迫击炮连,总计36门107mm迫击炮。各步兵营还有机炮连,步兵连有机炮排,迫击炮上百门,轻重机枪超过了每个班一挺的密度。

普通士兵的武器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每个班至少两支勃朗宁自动步枪。此外坦克营有85辆坦克。还有专门的陆空联络组呼叫空中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炮兵

第31团支队并没有全部到达长津湖地区,1营因为交通原因被耽搁。在长津湖的只有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以及坦克连、重迫击炮连等。

同样装备了大量火炮与自动武器。值得一提的是,第31团支队下属的第57炮兵营也不完整,其中一个连是临时编入的防空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空机枪车,一台吉普车扛四挺M2重机枪

相比之下,志愿军装备就太寒酸了。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四野的精锐,一个军大口径火炮数量也不到200门,质量更是没法比,远不及陆1师的火力。

9兵团来自三野,装备比四野的主力还差点。大部分士兵用的还是三八大盖等栓动步枪,冲锋枪机枪都是缴获自日军与国民党军的歪把子、捷克造、斯登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攻中的志愿军

装备的差距直接导致我军无法顺利实现作战目标,比如新兴里战斗中,第27军第81师242团2营在接近美军阵地时,以为还像对付国民党军那样,一个冲锋就可以打垮敌军防线。

谁知他们撞上了美军防空连,该连装备的是M19双联装40mm博福斯自行高射炮,简单说就是M24霞飞坦克的底盘上装了两门高射炮。博福斯高炮射速每分钟240发,每一发炮弹威力与手榴弹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19自行高射炮

志愿军不了解敌人火力,错误地沿着公路密集冲锋,结果被敌人高射炮平射击退,该营几乎瞬间丧失战斗力。

其实也不能怪志愿军盲目冲锋,一方面是长期的作战惯性思维,另一方面志愿军对自行高射炮这种武器一无所知,远远望去不过是一辆不大的坦克。

随后的战斗中,这种自行高炮给志愿军造成巨大伤亡,美军甚至认为,若有充足的弹药,美军就可以杀出重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遗弃的美军车辆

另一边,志愿军苦于没有足够的火炮,除了少量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外,大部分人只能靠着不怕死的精神,拼命靠近敌人,然后用手榴弹杀伤。

第80师炮兵团一名叫孔庆三的班长,为了稳定火炮,将工兵锹的握把插入92式步兵炮驻锄的提环内,然后用肩膀顶住握把,以身躯作火炮基座。一声炮响后目标被炸毁,孔庆三却被活活震死。

在11月28日凌晨,美军第31团支队大部被压缩在方圆两公里的山谷内,倘若志愿军有几门大口径迫击炮,敌人势必全军覆没,可惜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空投

美军除了坦克大炮外还可呼叫空中支援,这更是让志愿军难以招架。一名熟练的陆空联络员配合美军王牌飞行员,可以把炸弹投在美军阵地前15米处。

在战斗最激烈时,甚至将凝固汽油弹扔在快要攻入美军阵地的志愿军头上,把志愿军战士连同最前沿的美军一起活活烧死。志愿军一个连被凝固汽油弹烧死的就有4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使用无后坐力炮战斗

火力上的差距已经让志愿军难以应对,后勤上的差距则大大削弱了志愿军的战斗力。1950年的长津湖异常寒冷,最低气温达到了-40度。

而9兵团从华东北上时还穿着薄棉衣与布鞋。入朝前以为朝鲜半岛与辽南纬度相近温度也不会差太多,加上战事紧张,走在前面的部队没有更换棉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

军列从沈阳驶过时,沿途堆满了棉衣棉鞋,却没有时间更换。有的工作人员看大家穿得少,直接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扔到车上,但也是杯水车薪。

熟悉东北亚高寒气候的贺晋年说“这样入朝,别说打仗,冻都能把你们冻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冰雪中行军的志愿军

贺晋年一语成谶,9兵团入朝时总兵力16万人,长津湖一战减员达到4万人,其中80%的减员来自冻伤,不少战士被活活冻死。

美军穿着羊绒衫披着大衣,晚上还能裹着毯子钻睡袋睡觉,依然觉得冷得不可忍受。我军战士穿单衣单鞋在大雪中拼命跋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雪中逃跑的美军士兵

除了穿不暖以外,吃不饱是同样的难题。美军士兵的补给品除军粮外,还能有水果罐头与巧克力。美军还有加热餐车,上面有几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可容纳一个饭盒,十分钟就能加热几十人的饭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罐头

可志愿军这边,别说热食,就连生土豆都没得吃。低温让土豆像冰块一样坚硬,战士们只能一边行军一边用体温与哈气解冻,然后啃上一口。

到了战役末尾,这样的土豆都没了。准备冲锋的战士们的最后愿望是能吃一口土豆,却无法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顶风冒雪行军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士气与潮水般的攻势。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衣单鞋,踏着齐膝深的雪里向敌人发起冲锋。

美军士兵回忆说,在爆炸声中他们听见志愿军的军号声如同来自地狱的嚎叫,志愿军士兵的喊叫声与踩在雪地上的沙沙声如同正在接近的死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

在美军撤退必经之路上有一座水门桥,这座桥再一次体现了美军强大的工业能力。志愿军三次炸毁水门桥,美军三次修复了水门桥。即便志愿军把桥墩炸得粉碎,美军依然可以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望着断桥的美军

他们从日本空运移动车辙桥,然后将两吨重的桥板空投到美军阵地上,再由工兵搭设桥梁。

从作出决定,到改装降落伞,然后空投再到搭建,这一切仅用了一天。志愿军几乎切断了美军所有退路,美军却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强行夺得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型运输机,可空投车辙桥的桥板

而就在美军搭桥时,旁边山头上有一支志愿军正严阵以待,但他们没能射出一颗子弹,没能投出一枚手榴弹。美军望着山上的志愿军根本不敢接近,只是埋头狂奔。

当后面的部队赶到时,发现山上两个连的志愿军活活冻死在阵地上。每个人临死前,枪都指着山下的公路,手指搭在扳机上。但他们没法开枪,也无法再站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八线》中被冻僵的志愿军

当美军狼狈地逃到兴南港时,港口堆满了为饮马鸭绿江准备的物资,这些物资足够美军吃上半年。

等到美军全部登船后,美军舰队用舰炮摧毁了所有物资。望着海量被遗弃的物资,美军自己也不禁感叹“愿上帝保佑纳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熊燃烧的物资

就是在火力、后勤补给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志愿军依然将美军打得狼狈不堪。骄傲的陆战1师撤退时如丧家之犬,士气极为低落,第31团支队几乎被全歼,团旗被缴获。

为了稍微挽回下面子,陆1师师长史密斯将撤退说成是“向后攻击前进”、“反向登陆”。美军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在突围后独自一人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乘飞机撤退

在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的阵地上,有一位南方战士留下了一封绝笔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如今哪怕是雪域高原上的我军战士,都能穿上大衣,吃上热饭菜,住在温暖的室内。因为吃过后勤的亏,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说“后勤就是战斗力”。

当年志愿军啃着冰土豆向敌人冲锋,如今我们的解放军吃着烤肉唱着歌打得敌人屁滚尿流。人民军队依旧是当年的人民军队,中国却已不是当年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的新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