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份,身在北京的毛泽东收到了来自老家湖南的一封信,信是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寄来的,信上的字迹让他倍感亲切。

杨开智是恩师杨昌济唯一的儿子,是儿子岸英、岸青的舅舅。这些身份,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事实上,抛开这份亲属关系,杨开智和毛泽东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

1914年,16岁的杨开智还在长沙上中学时,就经常能看到毛泽东来家里找父亲。那时候,父亲经常在他和妹妹面前夸毛泽东,说他志气很高、又有才华。

父亲是个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话兄妹俩深信不疑。接触一段时间后,杨开慧成了毛泽东的恋人,杨开智成了毛泽东的“小跟班”。杨开智比毛泽东小5岁,他没事就爱跟着毛泽东、邓中夏等大哥们四处参加学生活动。

就在杨昌济的书房里,这些决定为风雨飘摇的中国努力的年轻人,一起谈论着家国天下事。那时候,他们都是那么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洋溢在他们之间的,有热血、有友情、有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昌济

那时候毛泽东还没有娶杨开慧,但杨家人已经把他当成了亲人。到1920年,杨昌济老先生离世时,毛泽东已经以家属的身份致悼词,并与22岁的杨开智一起扶柩南下。

如今29年过去了,看到杨开智从湖南老家的来信,毛泽东心里却并不轻松。因为杨开智在信里虽然有一堆寒暄的话,但重要的信息点就是3点:第一,岳母杨老太太还健在;第二寻问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是否安好;第三,寻问女儿杨展的下落。

对于前两点,毛泽东自然是很开心的。老太太还健在,他还有机会替已经牺牲的爱妻杨开慧尽孝;岸英、岸青两兄弟此时也都很好,也十分相信外婆和舅舅等人。只是第3件事,毛泽东不知如何答复。

杨展是杨开智唯一的女儿,也是杨家后代里唯一的女娃娃。对于这个孩子,毛泽东印象很深,1939年他在延安考察根据地的教育情况时,就见过这个小丫头。她真的很像姑姑杨开慧,短短的头发,就连笑起来都和姑姑一样阳光。

那时她还是根据地里华北联大的一名大学生,见到姑父,她一个劲儿地表决心:“我要跟姑姑一样,做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

毛泽东知道,这个话她不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杨家人的性格他再清楚不过。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两年后杨展就在掩护战友时英勇牺牲了,那一年这孩子才21岁。

女儿都走了将近8年,在湖南等着孩子凯旋归来的杨开智却一直不知道。不是组织上不告诉他,而是杨展临终时交代过战友,要等到革命胜利时再把一切告诉父亲,她觉得那时候父亲心里能好受一点。

如今杨开智寻问女儿下落的信,已经摆在了毛泽东面前,他就是再不想回也得告诉杨家人事实。于是5天后,毛泽东回了这样一封信:

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平。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于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你们不必悲痛。我身体甚好,告老夫人勿念。兄从事农场生产事业甚好,家中衣食能过得去否,有便望告。此复。敬颂大安。

这一天是1949年8月10日。信写得挺简单,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毛泽东的良苦用心。首先,对于老夫人健在,表达欣慰之情。其次,告诉孩子舅舅,外甥一切都很好。而后才把杨展的死讯告诉杨开智,“为国牺牲”、“光荣”是对小姑娘最好的肯定。最后,告诉杨开智如果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自己能帮一定会帮。

我们如今已经不知道杨开智收到这个信时,会陷入怎样的悲痛中。51岁得知女儿已经牺牲8年,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该有多难熬!

图:杨展

这时候长沙刚刚解放,当初离开家乡为国拼命的年轻人,都陆续地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路上随处可见拥抱在一起的亲人们,他们中有的人是失散多年后再见的兄弟,有的是多年不见的父子、母子。而昔日热闹得很的杨家,却显得格外冷清。

杨家本是长沙的名望望族,杨昌济老先生曾是教育界的红人,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北大任教。1920年杨老先生过世时,京城名流蔡元培等人都来参加葬礼。

而如今的杨家,对杨开智来说是何等凄凉。妹妹杨开慧在1930年被11月被死在了湖南军阀手上,年仅29岁,死前面对敌人的百般威逼利诱她说:“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女儿杨展,21岁就死了在了日本人的手上,死前仍对战友说:“你们先走,不用管我……”。

想到这些,看着冷冷清清的杨家大宅,杨开智在许久多后给毛泽东回了一封信,那时已是建国后了。信的原文没有保存下来,但我们可以从毛泽东给他的回信里,大概猜到杨开智写的内容。毛泽东是这样回复他的:

长沙上营盘街三十号杨开智先生:
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毛泽东这封信的是1949年10月9日写的,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9天。这一次,没有了第一封信的那许多寒暄,也没有了那些温情的一面,甚至还有些严厉。

很显然,杨开智在上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希望已任主席的妹夫,能给他安排一份好工作,最好是能到北京工作。而毛泽东在回复里直接用上了“不要有任何奢望”这样的字眼。

看到毛泽东这样的回复,很多人应该会想到一个成语:不近人情!

毕竟杨开智不只是一个沾亲带故的外人,他对毛家是有恩的,在艰难岁月里,他屡次出手襄助毛泽东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开智

毛泽东和杨开慧1920年冬天结婚后,曾多次到板仓进行革命活动,每一次遇到危险时,杨开智都为他们打掩护。晚年毛泽东提到那时候的事,还记得很清楚,他说:“我从后门竹山跳进来的,开慧走前门”。从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感受到那时候有多危险,若非杨家人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1927年8月,毛泽东要去一线指挥秋收起义,与杨开慧母子3人不得不分开。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开慧都是住在娘家。那时候湖南军阀何键对毛泽东恨之入骨,抓不到他就一直想着抓他的妻儿,当时的赏钱已经开到了1000银元。在这种情况下,杨开慧和3个儿子于10月份被密探发现,逮捕入狱。

对于这一切,毛泽东是毫不知情的,这时候最着急的是杨老太太和杨开智。为了救妹妹,杨开智带着年近60的老母亲,一起求南京城里的名流们帮忙。

求人办事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求这些人帮一个女共产党,这其实就意味着要让他们冒险。但是冲着已故杨老先生的名气,也带着几分对这杨家这母子俩的同情,当时几位德高望重的人士都出来帮忙说情。这其中包括位高权重的章士钊和谭延闿,文化名人蔡元培等人。

他们联名向国民党当局致函,让他们一定要保住杨老先生唯一的女儿。杨开智此举是聪明的,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他们的联名信给了当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致电何键,让他缓刑。

何键虽然恨毛泽东,但还是不得不给南京方面面子,于是他对杨开慧设了一个最低的要求:“只要答应脱离共产党,离开毛泽东,就能放了你和孩子”。杨开慧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她宁死也不肯背叛信仰和爱人。

多年后提到杨开慧的死,很多人都只看到她自己不怕死的一面,却忽略了她还是3个孩子的母亲。当她不肯向敌人妥协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将同样让关在牢里的3个孩子,至于险境中。对一个母亲来说,这种苦楚远比自己丢了性命更痛。

好在,她身后还有哥哥和母亲。1930年11月14日,得知妹妹英勇就义后,杨开智便四处奔走,誓要护3个外甥周全。在多方努力下,敌人真的把3个孩子放了。狡猾的敌人想的是,说不定能通过这3个孩子能把共产党人引出来,放长线钓大鱼。

狱中的3个孩子,最大的毛岸英8岁,最小的毛岸龙3岁。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来到监狱门口把他们接回家的,正是舅舅杨开智和外祖母。其实从杨开智决定亲自去接外甥回自己家时,他就已经料到了接下来他们全家将活在白色恐怖中。要抓他们的人太多了,有要想找毛泽东报仇的散兵,有各种特务,各类军阀,谁叫他们是毛泽东的孩子。

图: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二人

为了保这3个外甥,杨开智付出了许多。27岁从农业大学毕业后,他一直都有体面的工作,先是回湘任常德森林局局长,后来又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但是自从冒险接了外甥后,他什么都顾不上了。他和妻子狠心地把10岁的女儿杨展送到外祖父家,一起带着外甥四处避难。

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杨开智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怕突然会有敌人冲进来,白色恐怖一直伴随着他们。有一次,他们逃到一个亲戚家,人家打开门一看到3个孩子,就赶紧关上了门,再也不肯开门。

一个堂堂的知识份子,落魄至此,成为了人见人躲的人,出身名门的杨开智从来没觉得日子这么艰难过。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妹妹的骨肉,血浓于水,如何能抛得开?

1931年春天,杨开智终于联系上了中共上海地下交通组织。孩子的叔叔毛泽民让杨开智尽快把他们送到上海,交给组织照顾。

这可难坏了杨开智,怎样才能保证外甥们在路上不被发现?怎样保证他们的安全?他做了详细的计划。

为了减小目标,他不能自己亲自去,只能让60多岁的母亲和妻子,假装带着3个孩子去上海探亲。一行人先乘火车到了武汉,然后又从武汉坐轮船到上海,终于把孩子顺利地交给了组织。就这样,杨开智和妻子、母亲一起,护住了主席的孩子。

中国人是最讲有恩必报的,对毛家有恩的不只是杨开智,还有他的父亲。杨昌济老先生在世时,就视毛泽东为得意弟子。1915年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因为发起了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 ,差点被开除学籍。这时候是杨昌济仗义执言,力保了他。

后来杨老先生病重在床时,还颤巍巍地拿出一直带着身上的怀表,交给毛泽东,告诉他:

你和开慧的事我全知道,开慧年轻幼稚,你要多照顾她……

望着病重的恩师,毛泽东含泪接过怀表,十分坚定地表示:“先生,您放心!我会对她好的”,这是他作为一个准女婿对岳父大人的承诺。他家是名门望族,而自己只是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肯把女儿嫁给自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图:毛泽东杨开慧夫妇

可是,最后杨开慧还是为了信仰死在了敌人手上。得到消息的毛泽东,曾给杨家写了封信,信中写道: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这种内疚和歉意,是对所有杨家人说的,其中已故恩师,年迈的岳母,也包括从小宠爱妹妹的杨开智。

既有恩情,又有歉意,毛泽东为何就是不肯给杨开智谋一个好差事呢?难道是因为杨开智真的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庸才吗?

不可能!杨开智1898年出生于长沙板仓,从小在父亲杨昌济的教育下成长,他自幼刻苦学习,和妹妹一样也是进步青年。后来他也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也就是如今的中国农业大学。在学校期间,他还参加了各种进步活生的活动。毕业后,他甚至担任了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重要职务。抗战期间,他才回到湖南从事农业、林业等生产技术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他也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出过差错。

可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毛泽东如果把杨开智调到北京工作,都是说得过去的。杨家对他恩重如山,杨开智是烈士家属,妹妹和女儿都为国家牺牲了,他自己也是大学学历,有过多年农林业的工作经验。他虽然不如父亲那么牛,但在当时怎么也算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在北京谋个一官半职,谁能在背后说三道四?

但毛泽东就是不同意。他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开这个搞特殊的口子!不然以后这种事,就会成为一种风气,有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据《毛泽东年谱》的统计,在1949年10月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回复各类亲朋好友的信约有170封。来信的内容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就业有困难,一个是经济上有困难。

这些人里有韶山冲的毛姓亲戚,小时候和毛泽东一起长大的堂兄、堂弟等人;也有一些在各地求学时认识的同学和好友。对于这些信件,毛泽东没有办不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泽东

革命虽然胜利了,但他身边的亲人们却越来越少。父母早已离逝,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都先后为国牺牲,他们都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

而如今给他写信的这些人里,多数都是他最亲的人,他很珍视。更何况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他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这些信,他基本都回复了,只是内容上最常见的是以下字眼:

不要来京
工作问题,应在当地设法解决

拒绝得很坚决,但为了缓和语气,毛泽东往往会在这些字眼前后加上“来信收到,甚慰”,后面加上“以为然否”。

不能助长攀亲的作风、不能搞特殊、不能搞裙带,这是毛泽东的原则,不管是再亲的人,在这件事上他都一视同仁。所以这些亲朋碰壁后也都没有怨言,毕竟主席不是针对某一个人,他连自己的大舅哥都没有格外照顾。

在给杨开智回了信后,毛泽东怕地方上会因为他的关系主动照顾他,还给当时长沙军管会副主任的王首道写了了这样一封信:

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

主席都这么说了,王首道自然会按规矩办事。所以解放后,杨开智就一直在湖南从事农业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对此,杨开智没有怨言,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任劳任怨,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从不以毛泽东亲属的身份自居。

事实上,笔者相信杨开智当初提出要去北京的要求,并非为自己图名图利,已经年过5旬他或许只是想带着母亲上京去工作。妹妹和女儿都不在了,家里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晚辈。正如他给毛泽东的第一封信里写的,他和母亲都想念毛岸英兄弟,去了京城他们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其实是很清楚的。对于杨家人,他一直都是善待的。就在拒绝杨开智的请求7个月后,1950年5月,是杨老太太的80大寿。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个日子,他自己没办法前去,就让儿子毛岸英前去替自己拜寿。毛岸英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外祖母和舅舅一家,他活不到今天。

这次拜寿,毛泽东亲笔写了这样一封信,让儿子带去: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永祝康吉!

信开头的尊称是“杨老太太尊鉴”。老太太看到这样的信,开心得很,这孩子还没忘了自己。她想起了30多年前,那时候毛泽东和杨开慧还在热恋,经常往杨家跑,那时候丈夫还在,儿子杨开智还年轻。想起这些,他对毛岸英说:“过去我常给他做些好吃的,现在不能做了……”

是的,那时候当年轻人在书房讨论国家大事时,她经常给他们做些好吃的,毛泽东总是夸师母做的东西好吃。

图:毛主席

自这以后,毛泽东经常让两个儿子回长沙探望祖母和舅舅。1962年11月,69岁的毛泽东接到了杨老太太离世的噩耗,悲痛不已。彼时身体也大不如前的主席,给杨家人写了最后一封信,信还是写给杨开智的:

开智同志:
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五百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敬祝大安。

随信一同寄去的还有500块钱,这是主席的一片孝心。两次强调“两家是一家”,让杨开智感动不已。战争夺去了毛家和杨家几位亲人的生命,但很多感情并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改变。

13年前,自己求工作被严词拒绝,但妹夫毛泽东其实从来没有忘记杨家,也没有忘记他妹妹杨开慧。这些年里,毛泽东一直按月给母亲寄生活费,从来不曾间断过。他明白妹夫只是公私分明而已,杨家的所有人他都记在心里。对杨开智来说,或许这就够了。

晚年的杨开智,一直独自居住在长沙的旧居里,这里是杨家人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旧居的大门上挂有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板仓杨”3个大字。在堂屋的墙壁上,整齐地挂着几排照片:有父亲杨昌济,有妹妹杨开慧……路过这里的人们,时不时会探着脑袋朝里面看看,懂事的孩子们还会对着他鞠上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