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新浪探索

作者:刘强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Mount Qomolangma),是世界之巅,由于它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举世无双的高度,不仅普通游客心向往之,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国人对于珠穆朗玛峰的现代科学考察,是从1958-1960年的第一次登山科考开始的。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从24日上午9时半开始攀登到25日凌晨登顶,用了近19个小时的时间,历经千辛万苦又加上黎明前的黑暗,没有拍下登顶的镜头,致使国外登山界对这次登顶是否成功持怀疑态度。此次登顶过程中,攀登第二台阶(2nd step)岩石峭壁的过程非常艰辛,刘连满甘做人梯差点儿牺牲的故事更是让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台阶(1st)、第二台阶(2nd)

第三台阶(3rd)在珠峰的位置

陡峭的第二台阶(The Second Step)

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九勇士”(索南罗布、潘多、罗则、桑珠、侯生福、贡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阿布钦)再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其中36岁的潘多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我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登山队员。借助这次登顶,中国首次测得珠峰海拔8848.13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标准数据被全世界普遍承认和采用(2005年中国再次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2020年5月中国进行了最新一次高程测量,其结果还没有对外公布)。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为配合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1975年3-5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与中国登山队共同成立了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洪波为分队长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分队。珠峰科考分队下设地质组、大气物理组和高山生理组三个专业组,其中地质组6人(刘秉光、张洪波、汪一鹏、林传勇、郑锡澜、尹集祥)全部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由于珠峰峰顶岩层以较低的倾角向北偏西倾斜,延续于章子峰及绒布寺北部,其分布高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对于绒布曲两岸地质的观察,成为解释珠峰地层问题的关键。地质组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寺两侧约300km2范围开展了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过1975年珠穆朗玛峰登山科考的部分人员合影(第一排左3张洪波,第二排左1汪一鹏,左2后勤人员张明久,左3刘秉光,第三排左2郑锡澜,左3尹集祥,右3林传勇)

在这次登山活动中,首次获得了珠峰自海拔7029—8840米的45个不同高度的岩石标本(两个样品之间的垂直高差范围为1-193米,绝大部分间距在20-50米),同时还测量了岩层的产状要素(倾向和倾角)。其中,分布在海拔7029米—8661米的39个不同高度的岩石标本(标本号JL1—JL39c,其中JL是较早使用的珠峰英文单词Mt. Jolmo Lungma的首字母缩写)由登山运动员、地质工作者王洪宝采集;分布于海拔8661米—8840米6个不同高度的岩石标本(标本号JL40—JL46b)由登顶运动员罗则(备注:在《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1975)——地质》书中以及中科院地质所岩石标本记录标签中均写为“罗泽”)、索南罗布、贡嘎巴桑、阿布钦等采集。

通向珠峰峰顶的前进道路

基于登山队员采集的珠峰岩石标本信息和地质组的野外考察认识,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持编写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1975)——地质》一书正式出版。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1975)——地质》封面

在这本书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尹集祥和郭师曾撰写了“珠穆朗玛峰及其北坡的地层,并讨论震旦-寒武系及石炭、二叠系与相邻地区的比较”一文。

他们将珠峰及其北坡变质岩系以上的古生代的多数地层给予了新的划分和命名,其中珠峰的地层除了基底变质岩系之外,还可划分为下部的北坳组(North Col Formation)、上部的黄带层(Yellow Band,为沿用前人提出的一个非正式的名词)和顶部的珠穆朗玛峰组(Jolmo Lungma Formation或Qomolangma Formation)。

一、

北坳组的岩石长啥样

北坳组地层分布于海拔6400—8200米,岩石一般为黑色,它们构成珠穆朗玛峰金字塔型峰体宽大的下部。所以,远远看过去,珠峰的峰体下部呈现为黑色。

根据采集的岩石标本进行分析,北坳组的下部(分布于海拔7029—7600米)岩性以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夹含黑云母钙质石英片岩,绿帘石石英片岩、薄层石英大理岩等。海拔7029米以下至基岩和冰雪分界处(大约6400—6200米),在登山观察路线上没有岩石露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海拔7007米—8200米的北坳组地层中采集的岩石标本信息(引自尹集祥和郭师曾,1979)

白色的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1,海拔:7007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2,海拔:7007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3,海拔:7007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色的含黑云母钙质石英片岩

(标本号:JL4,海拔:7007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白云母黑云母片岩

(标本号:JL5,海拔:7007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绿灰色的绿帘石石英片岩

(标本号:JL6a,海拔:72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灰色的二云母片岩

(标本号:JL6b,海拔:72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7a、JL7b,海拔:73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电气石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8a,海拔:74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绿泥石钙质石英片岩

(标本号:JL8b,海拔:74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白色的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9a,海拔:74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白色的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9b,海拔:74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岩

(标本号:JL9c,海拔:74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色的含绿泥石钙质石英片岩

(标本号:JL10,海拔:75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11a,海拔:75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11b,海拔:75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北坳组上部岩性(分布于海拔7600—8200米)以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含绿泥石黑云母千枚岩为主,夹有含黑云母绢云母石英片岩等。

黑色的黑云母千枚岩

(标本号:JL12a,海拔:76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千枚岩

(标本号:JL12b,海拔:76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12c,海拔:76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13,海拔:76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14,海拔:77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片岩

(标本号:JL15,海拔:77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绿黑色的含绿泥石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16,海拔:78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117,海拔:78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18,海拔:79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绿黑色的含绿泥石黑云母千枚岩

(标本号:JL19,海拔:79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绢云母千枚岩

(标本号:JL20,海拔:80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千枚岩

(标本号:JL21,海拔:80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千枚岩

(标本号:JL22,海拔:81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23,海拔:81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黑色的绢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24a,海拔:82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24b,海拔:82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二、

黄带层岩石的真面目

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在海拔8200—8660米之间,由浅土黄色、浅棕褐色、灰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条纹状或片状石英大理岩、钙质石英千枚岩、钙质千枚岩交互组成的条带状岩层所环绕,远远望去,与上下地层的界限比较清晰,易于辨认。

从海拔8200米—8660米的黄带层中采集的岩石标本信息

(引自尹集祥和郭师曾,1979)

浅土黄-浅棕-黄灰色的钙质千枚岩

(标本号:JL25a、JL25b、JL25c,海拔:823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色的钙质千枚岩

(标本号:JL26,海拔:82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浅黄-浅褐色的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27,海拔:828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褐色的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28,海拔:83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灰白色的片状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29,海拔:83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3月)

黄灰色的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0,海拔:838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黄灰色的钙质千枚岩

(标本号:JL31,海拔:84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浅灰色的含绢云母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32a,海拔:842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色的钙质千枚岩

(标本号:JL32b,海拔:842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浅黄灰色的条纹状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33a,海拔:84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色的钙质斜长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3b,海拔:84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灰色的条纹状绢云母大理岩

(标本号:JL34,海拔:847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白色的片状大理岩

(标本号:JL35a,海拔:85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色的黑云母钙质千枚岩

(标本号:JL35b,海拔:85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在珠穆朗玛峰上遇见地标“绿靴子”(Green Boots),代表已经身处8500米,距离目的地不远了

浅黄灰色的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6a,海拔:85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浅黄灰色的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6b,海拔:85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黄灰色的含黑云母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7a,海拔:86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灰色的板状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37b,海拔:860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黄灰色的绢云母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38a,海拔:8645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色的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8b,海拔:8645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浅黄色的含绢云母石英大理岩

(标本号:JL39a,海拔:8655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褐色的含黑云母钙质石英千枚岩

(标本号:JL39b,海拔:866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三、神秘的峰顶岩石(珠穆朗玛峰组)

珠峰顶部,从海拔8661米以上,全部由珠穆朗玛峰组的结晶灰岩所组成。岩石为灰色或浅灰色,少数为白色,颜色较深者往往是粉砂含量较高,并发育有略平行的黑色泥纹。

在海拔8818米处,登山队员发现有半立方米大小的角砾岩露头,但没有向周边进行追索。角砾的成分单一,为白—浅灰色结晶灰岩,角砾的棱角清楚,胶结程度不是很紧密,胶结物显示土黄色(标本号JL45)。

从海拔8661米—8840米的珠穆朗玛峰组地层中采集的岩石标本信息(引自尹集祥和郭师曾,1979)

深灰色的粉砂质结晶灰岩

(标本号:JL39c,海拔:8661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王洪宝,采集时间:1975年5月)

灰色的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0,海拔:8680米(突击营地),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罗则等,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灰色的含粉砂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1,海拔:8698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罗则等,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北坡登顶最为艰难的位于海拔8700米附近的

第二台阶岩石峭壁

浅灰色的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2,海拔:8700米(第二台阶),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罗则等,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灰色的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3,海拔:873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罗则,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白色的含白云质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4,海拔:875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罗则等,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土黄色的角砾岩

(标本号:JL45,海拔:8818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罗则等,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白色的含白云质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6a,海拔:8838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贡嘎巴桑,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深灰色的含粉砂含白云质结晶灰岩

(标本号:JL46b,海拔:8840米,采集人:中国登山队阿布钦,采集时间:1975年5月27日)

结语

感谢勇于攀登的中国登山队队员,45年前他们在艰难地攀登珠峰的过程中,还能帮助地质研究人员采集一套珍贵的珠峰岩石标本!也感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前辈们,他们不仅克服了高山反应进行了辛苦的野外科考,而且还对这套珍贵的岩石标本进行了科学分析,让我们对于珠峰的岩石组成和地层划分有了清晰的认识。

2005年中国又组织了一次珠峰登山科考,2020年还重新测量了珠峰高程,但是都没有再系统地采集珠峰的岩石标本。尽管目前商业性质的攀登珠峰活动很多,但是因为珠峰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不允许私自采集珠峰的标本。因此,1975年中国登山队采集的这套珠峰岩石标本就越发显得珍贵。幸运的是,它们很快就会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博物馆中,让更多的人一睹真容!

(本文主要参考尹集祥和郭师曾(1979)一文,有关珠峰的图片来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