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土木小生的第393篇原创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人,时代不同了!

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还有好几个人邀请我回答,所以就来回答一下好了,经验有限,观点可能有点偏颇,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如何看待土木类高校教师不建议自己的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去甲方工作这一现象?

1

首先,确实有很多土木类高校的老师都吃到了土木工程发展的红利,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用自己掌握的工程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所以他们多多少少都有点技术情怀吧。

如果要说时间的话大概是1995-2015这20年吧,往前还可以推几年,往后就算了,因为我是2015年毕业。

这个时间段,无论是做设计还是做施工技术指导,都能用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做电气设计的老师,在90年代初期工资只有三十几块的时候,他们熬夜通宵出图,一套图纸出来能得三百多的设计费,注意,当时他们的工资只有三十几块钱。

比如零几年我的钢结构老师硕士毕业后进入某省设计院做结构设计,一年能有20万左右,当然那时候他算是设计的项目负责人,但是他吐槽说项目负责人就是擦屁股的,别人不画的图都是他来画,连续加班三个月每天凌晨才回家,累到一句话都不想说。辛苦是辛苦,但工资还可以。

比如教我们《土木工程概论》的老爷子,教授级高工,满头白发,依靠前期积攒的经验,经常去给别人做指导,参加个招投标会议给些参考意见,就是几千块到手。

那个年代,工程技术还没有这么成熟,各大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对技术型人才还是比较尊重,而且他们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工程技术难题,那些做设计管理、工程管理的人,经常要去请教他们,加之那时候工程管理比较混乱,行业里面三教九流都有,知识分子自然有恃才傲物的资本。

而且那时候房价低,他们能够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来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他们认为从事技术类工作是可以的。在他们看来,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之他们年轻的时候已经好了很多很多,为什么还不愿意去做呢?

对此,我只能说:大人,时代不同啦!

你现在去做设计,哪个不是先画几年楼梯厕所再说?现在去工地,哪个不是从测量放线抄方案盯现场开始?苦点累点没啥,工资给到位干啥都行,但是你看看,设计取费标准还是好多年前的标准,而房价……

2

其次,这个时间段这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大部分也都去了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甚至可以说那时候房地产的工程管理才刚刚萌芽,大家都没什么概念。

这些学生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慢慢地也熬出头了,都是X总X经理了,毕竟那时候项目多人少,三总五项很常见,老师介绍几个学生过去那是一句话的事情,包括我的导师在我们毕业的时候也是给我们推荐过设计院的。

在他们看来,设计院工作相对安稳一点,而且我认为他们对于甲方的工程管理岗位或其他岗位的职责和工作都不那么熟悉,对其薪资待遇也不了解,还是本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那套理论,认为掌握了设计原理和工程技术,生活也不会太差。

对此,我还是只能说:大人,时代不同啦!

现在甲方才是爸爸,设计和施工都是孙子,让改图就改图,让赶工就赶工,技术人员在金钱面前不值一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其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看着自己的学生因为自己传授的知识,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发光发热,建造出一栋有一栋漂亮的楼房,架设起一座有一座跨越天堑的桥梁……他可以很骄傲的说一句:那是我的学生主持设计/建造的。多有面子。

然后,大部分成功人士又爱面子,当然会逢年过节的问候一下老师甚至亲自拜访,老师去他们所在城市出差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接待,叫上同学一起聚个会,搞个校友会之类的,老师也会备有面子。

然后学校就业不景气的时候,依靠这些老师的人脉关系,也可以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抬高一下就业率之类的,多有面子。

4

所以为什么土木类高校教师不建议自己的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去甲方工作?

第一,对甲方工作了解不够透彻,认为甲方单位就是催图催进度,自己啥技术都不懂,一天到晚瞎嚷嚷。

第二,他们本身吃过苦,也熬过来了,靠自己的本事,扎扎实实地熬资历做项目做设计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们年轻人就是啥都不会又啥都想要,哪里钱多就去哪里,没什么技术含量,干的不爽就辞职,是吃不了苦的年轻人。

第三,他们的学生很多也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走上了管理岗,相比之下他们教出来的学生里面去甲方单位的就比较少一点,所以他们依然坚持认为去这些地方是有出路的。

至于我要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第一,我还是想说一句:大人,时代不同啦!现在想要去设计院施工单位混出点样子来,钱少事多离家远还没尊严,为什么不去行业上游的甲方单位呢?

第二,学生时代还是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行业信息,不要光听老师的一面之词,老师的建议只是参考,做决定的还是自己。

第三,掌握一门技术,深入钻研一门技术,还是有必要的。

我是不是写着写着跑偏了……不管了,工地事多,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