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冠中《双燕》

有朋友私信问我:你如何理解,吴冠中“笔墨等于零”这句话?

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这一观点,历来备受众人争议,遭受了不少骂名。

但其实,吴冠中先生在《笔墨等于零》一文中的开头,就把他的这句话解释得非常清楚: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吴冠中并不是否认笔与墨的价值,而是认为,作品最重要的是整体的效果,就算一幅画面中的、所有笔墨都是好的,但如果整幅画面看上去不和谐、再好的局部也是没有意义的。

吴冠中《网师园》

吴冠中先生举了非常具体形象的例子:

威尼斯的画家维洛内则(Veronese),指着灰暗泥泞的人行道说,自己可以用这泥土的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

未洛内则道出了,画面上色彩运用的相对性,画面的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

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往往一块单独看起来是脏的单调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能起无以替代的效果,单独谈论色彩高低是所谓优劣的,同样,孤立的品评笔墨,也是没有意义的。

脱离具体画面,谈论孤立的笔墨,是无所谓优与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冠中《鲁迅故乡》

我对于“笔墨等于零”的理解,这里就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简单说说:

梵高的这幅《向日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幅画我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大片明亮的黄色,明黄的背景,一个很朴素的陶土瓶子,瓶子里插着十五朵向日葵,每朵向日葵的姿态各异。

梵高《向日葵》

梵高画的这幅向日葵,就好像人的形象,向日葵们有的抬头有的低头,就像人一样俯仰顾盼,姿态各异。

梵高《向日葵》

《向日葵》整幅画看起来颜色明亮热烈,触动人心,但若是你凑近去仔细看会发现:

画上的向日葵的笔触和颜料,显得略凌乱,笔触错落或粗或长,颜料这边一块那边一坨,薄厚不匀,乍一难认出这画的是朵向日葵。

但当你远离一定距离再看这幅画时,这些或长或短,或薄或厚的笔触和颜料,却完美组合出了一大瓶活力四射的向日葵,生机勃发,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冠中,南方水乡油画

就算笔触单看是杂乱无章,长短不一并不美的,但结合到一整幅作品上面,却是无比和谐,组成了美好的画面效果,这样的就是好笔墨。

相反,就算单独的笔触看着很美,但把这个笔触放在整幅画面上来看,效果并不协调,甚至破坏了一幅画面的完整性和平衡感,这样的笔触就称不上是好的笔触,也就是吴冠中先生所说的“笔墨等于零”。

吴冠中,水墨画作品

朋友们,你认为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说的在理吗?

对于“笔墨等于零”,你是怎么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