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媒体运营,希望能从工作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漫画的现状,那就是:

漫漫长夜,静候长星。

先讲故事,再讲道理

今年早些时候,《镖人》的漫画运营找过我,希望我当时所在的公司能给他们的作品做一次背书。

我自然的是愿意的,于是在选题会议中接连提过两次。也许是因为安利能力太差,皆被领导驳回,理由为“调性不符”

其实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意识到了所谓“调性”只是其次,而是作为宣传方的我们,究竟能从这次宣传中获得什么?说来也是,我们做宣传口的,如果没有资源置换,是不会义务给某产品做义务宣传的。

时隔两个月,《镖人》的漫画运营又找到了我,这时不仅寄了我《镖人》的第二册单行本,还写了一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册迟迟未拆,等有能力为国漫护镖之时,必还此镖。

信上有五个字,至今难以忘记:

为国漫护镖

为国漫护镖,简简单单五个字,却字字诛心。

嚷嚷着国漫雄起的人千千万万,可为国漫护镖的人又有几人?

于是,当天我拿着书,再次在选题会议上做着安利,结果还是驳回。

我知道,漫画对企业而言只是商品,不能带来利益的商品,就是在消耗企业的时间成本。

我也知道,国漫需要护镖,知名如许老师,在一部分相关公司的领导眼里,只要不能带来利益,便毫无用处。

病态市场,点水封画妥协者生

开篇讲许先生的《镖人》只是一个楔子,暂不讨论写实主义的漫画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而是着重讲讲中国的漫画市场是否健康。

经常逛漫画平台的知友肯定发现,在今年12月初的时候,许多漫画平台纷纷整顿,下架了不少漫画。因整顿严苛的原因,一批漫画平台担心复查,不得不对自己平台内的内容痛下杀手,大批涉及神鬼、鲜血、锐器的漫画被迫下架。这种常态,其实漫画从业者们大都可以理解。

但怕最怕,祸起萧墙,同门点水。

腾讯漫画在早些年份,有一部丧尸漫画《末世人间道》可谓是中国版的《行尸走肉》。作品初期极佳,故事一气呵成,想必作者是做了充足的功课和准备。但是故事行至中段,涉及到了某敏感时期历史,突然宣布停刊。虽是佳作,可不温不火的作品,刹那冻入冰点。

今年甚至某些人,连“红色”内容都开始点水。

举报的人无二,同门操业者。

整改之后的《末世人间道》再度复刊,可此时的故事节奏开始被割裂开来。明眼的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一次妥协,也就是这次妥协,换来了腾讯给其的大规模曝光。

《末世人间道》是幸运的,当他选择了妥协,至少它还能继续下去。可许多作品,连选择妥协的可能都没有。

移动互联网,制约了中国漫画的发展

分镜是图像艺术的核心之一。对于电影而言,它是一种时间艺术;对于漫画,它是一种空间艺术。而优秀的漫画作品。甚至可以让分镜达到时间和空间的良好结合,比如——《灌篮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王一战,24秒16页无台词分镜堪称漫画史上的丰碑。

新世纪也不乏好的分镜作品,比如村田雄介重绘的《一拳超人》。

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日漫大都以杂志为载体,一纸两开,为了展现空间感,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镜头组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纸媒。

但是国产漫画的分镜,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移动端平台的大规模出现,取代了杂志的主体位置,使一纸两开逐渐被平板下滑所取代。

意识到平台方向调整的工作室,在运营上纷纷开始进入条漫领域。水平参差不齐的条漫充斥着市场,反向影响了平台和工作室的判断,导致当前漫画市场渐渐成为了一个“放弃分镜”的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国产漫画热作,因“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分镜感全无。

许多条漫因体验方式限制,纵向的画幅被拉长,横向的则被压缩,视觉体验略显畸形,缺乏分镜空间感。但这并不代表着条漫不需要分镜意识。

我们以韩国漫画家姜草的作品为例,无论是早期作品《公寓》《傻瓜》,还是前些年的《照明商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着极强的分镜意识。因此,他的作品《我爱你》《邻居》等因分镜和故事俱佳的缘故,很快得到影视化改编。

姜草很好的利用条漫的特点,通过增加纵向的动感,减少横向画面的缺失。

运营体验和用户体验一直是围绕“产品”生产的一大难题。不怕两者互为矛盾,而怕两者互不自知的妥协。

网络小说,让误区成为了所谓的捷径

网络小说IP动漫化本是一件值得可喜的事,但他也让许多没有编剧能力的画手误以为这是一条成为大画家的捷径之路。且不谈网络小说本身的故事性,单就这些画手们对课前脚本准备近乎为零的态度,必然导致最后他们连自己画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并不想厚此薄彼,但是要说明差距,才能知晓咱们自己还有多少进步空间。

1996年藤崎龙在JUMP创作《封神演义》前,其实对中国历史并不了解,为了创作这本漫画,他通过宫城谷昌先生的书籍,死磕中国先秦时代。

为了解《封神演义》这本小说的相似读物,把《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看了数遍,甚至还研究了一定时间的《古代中国王朝灭亡之谜》。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后,藤崎龙才开始对《封神演义》小说进行漫画改编,并在第一卷的第十五页,就埋下了“外星人”的伏笔。(版本不同会有出入)

藤崎龙创作封神时的脚本准备。

取水当取有根水,唯有这样才能知道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风俗人情;也唯有这样才能把脚本写实写真。

但中国的许多网络小说本就是无根之水,其中许多主干文化至今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建立在他们身上建立的漫画作品和影视作品,本就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

再加上现在许多手握网络小说IP的厂商,直接插足到了漫画领域中来,许多脚本未经成型,便匆匆上马。这种方式能在短期内给IP带来大量的用户,但因为其第一步就是未经深耕的内容酝酿,所以用户流失的也是极其之快。

毕竟资本敲骨吸髓,不会给你做梦的时间。

脱离资本,也许是打开这长夜的伟大方式

漫画创作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的是雄厚的资本。对于一些微有起色的独立工作室而言,往往刚步上正轨,就会被渠道商和平台APP掐住咽喉,不得不对内容进行调整。有渠道商和平台APP督着的工作室,至少还有一定的曝光和盈利的可能。但是没有或拒绝这些的工作室,大都走上了资金不继,从而消亡的路。

更何况,在大多数漫画工作者眼中,如果漫画不能盈利,再多的梦也最终空谈。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条准则,可中国漫画要出现天人之作,实则必须要经历一次超脱市场束缚的浪漫主义行径。

因为这个漫画市场本就混沌不堪,在这样糜烂的经济基础上所建立的漫画,其骨子里也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因为你“矢志不渝”的梦想,必然沦为既得利益者党同伐异的借口。

打破这死气沉沉的混沌,只能寄希望于出现一个有能力,有充分的财力(千万计)的人出现。他扎根于漫画本身,数年一日的耕作,一朝定稿便是成稿,通过其财力,全平台背书解读,直接冲击这个固化且腐朽的市场,给予所有的漫画创作者“梦想”可以继续下去的可能,给所有的渠道商和平台树立新的作品价值观。

唯有一次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行径,才能划破这慢慢长夜,迎来新生。

这篇回答写于十四天前,起初只想一抒胸中之意。

对于像出版社制与工作室制间的契约精神;单元情景漫画的消亡;动画电影的迅速发展和漫画行业的十年停滞等一些列问题,都没有做详细的探讨。

如果要说清中国漫画的现状,以上种种都是不可绕过的一环。

但是,中国漫画不需要戾气,更不需要非实践工作者的阴阳怪气。你们可以批评,但绝不能诋毁。

三更。

其实中国动漫和日本动漫的差距,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但依旧是全方位的。在以下这篇做了些基础阐述。

但你们知道,中国动漫最可笑的是什么吗?

是身为用户、作者、运营的我们,一起上演了场“自毁长城”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