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鸡娃还是不鸡娃,是很多现代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鸡怕孩子太苦,不鸡又怕孩子跟不上别人的娃,加在两者之间不停摇摆。然而最终,抵不住压力,很多人走上了“不得不鸡娃”的道路。为了比别人更早一步,伴随着鸡娃而来的,还有“抢跑”和“内卷化”。然而,这真的是我们想带给孩子们的教育吗?

作者:枝枝

本文原文来自:精英说

前几周,易烊千玺的弟弟易烊昱华毫无征兆地上了热搜。

新闻中援引@WRCA世界纪录的官方消息称:易烊昱华在7岁282天的时候以1分50.66秒的时间成功解决了2个二阶魔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网友沸腾,主持人李艾直接喊话:“千玺妈妈什么时候出育儿书,我一定买。”

然而,有博主看透其中的奥秘。

原来,千玺妈妈认证的是“年龄最小”“最快”,而二阶魔方其实是最简单的那种,和拍照时拿在手里的有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记录打破没过几天,就被另一位孩子打破。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其实这个纪录是被包装出来的,没什么含金量,无非就是赶早去认证,争取时间优势。

而反观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正在帮孩子抢跑,提前他们布局,比如3岁读1000首诗歌,5岁逆天简历。这看似魔幻,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当下的中国,诉说着当下中国教育的故事。

这让我们想起了最近很火的“内卷化”,什么意思呢?是指大家都努力到极致、累的要死,然而却只能把竞争更加激烈化,谁也没有获益。

全民“鸡娃”是一场对稀缺教育资源的极致竞追,也是中国大城市崛起的“新中产一代”在特殊环境中国的选择。

父母们期望用教育这个最可及的资源,尽可能扫除孩子前程中的种种障碍,但这条计划中但稳妥之路未尝不是风险之途。

超前学习低龄化:

一年级学到初二数学

如今,教育的“抢跑”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前段时间的PET(剑桥英语二级考试,优质中学敲门砖)抢考位事件就刷新了大众认知。

而除了英语,数学学科也是“重灾区”。

某杭州教育KOL在家长群调研了180组一年级学生家长,调研培训奥数和提前学数学的比例。其中学奥数又提前学的32组,60%学到了二年级,竟然还有1人学到初一、5人学到了初二,这仅仅是一年级的数据。

一周做奥数题2小时以上的竟然有33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杭州虎爸”

据观察,一年级家长群的网盘里竟然已经出现了初中理化生的资料!

另外,为了实现“正确鸡娃”,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挤进优质家长群,但在魔都一个家长群内,连清华北大的父母也被拒之门外

图片来源“杭州虎爸”

根据网络流传的截图,这个群加入的门槛极其高,能申请通过的牛娃简历清一色的牛。

图片来源网络家长群

比如这个2020新一年级某娃,语文、数学达到三年级水准,英语达到美国5年级水准(已超越高考),中班就考出KET,这两天刚入一年级即将考出PET。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一定觉得自己的娃拖了后腿,又焦虑起来。写文不是为了让大家焦虑,而是希望大家认清现实,才能寻找解决的正确方法

接下来,轮到海淀家长出场了。众所周知,海淀家长是鸡娃届的领头羊,曾经有一个段子刷爆朋友圈。

有网友提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回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

以上只是部分家长的鸡娃行动,更有甚者在小区里拉起横幅举办鸡娃竞赛。

以上一切挺疯狂的,但却非常真实。

身处教育行业,身边接触形形色色的牛娃家长,他们无不扛着科学鸡娃的大旗,给孩子做着严密到分钟的计划,逼着孩子坚持,希望靠着小时候的督促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说实话,一些孩子抗压力强,学得还挺快乐;而大多数,其实早就眼神失去了灵气,脸上也逐渐浮现着疲惫。

而尽管孩子痛苦,还是得鸡娃。

被迫抢跑的家长,累倒了孩子

我们为什么鸡娃呢?除了剧场效应,还在于同辈压力

一位家长朋友就经历了从佛系到鸡娃的全过程,看完就能知道鸡娃大军愈演愈烈的真正原因。

张爸爸今年38岁,有个12岁的儿子。原本他是个佛系的家长,他认为幼儿园时期应该给孩子快乐童年,没有给孩子补课,也没有背古诗、单词打卡,因此孩子上学时只认识20个汉字。

开学第一周,语文老师在群里公开表扬“某某孩子已经熟读《三国演义》了,希望家长们在家里多多督促孩子学习。”

收到信息时,张爸爸慌了,老师传递的信息不就是鼓励抢跑吗?

图片来自《虎妈猫爸》剧照

起初,他还很淡定,别人的孩子想抢跑就跑吧,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刺激了他。

二年级时,儿子有次语文考了第二名,他兴高采烈地回家报分数,张爸爸开心地说:“加油,再加把劲下次考个第一。”

然而,儿子却抬起头委屈地看着他,“我永远都不可能,我考不过宁默,他可厉害了。” 宁默正是那个一年级熟读《三国演义》,会几千个汉字的抢跑同龄人。

可见,宁默的父母从孩子学龄前早已做汉语的启蒙,并且教给孩子超越年龄的识字量,这些识字量使得她一入学便碾压众人,她学科的自信心一路狂飙,入学后继续阅读、积累生词,与普通孩子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样的刺激,让张爸爸不安:“宁默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代价却是我儿子的自信心被踩在脚下。”

于是,他鸡血了起来,他给孩子报了全科补习班。他坚信,高于同龄人的知识储备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自信心会引导着孩子变得更好学,更有优势。

大约鸡娃2年后,儿子不负期望考到了第一名。

采访中,张爸爸还说道:“一个家庭一定要有一个鸡娃的,一个佛系的。如果两个家长都佛系,那孩子现在很开心,将来就完蛋了;如果两个都很鸡娃,那孩子现在都挺不下去。”

听到张爸爸讲述时,我的心里不是滋味,其实走向鸡娃何尝不是家长难言的痛呢?

张爸爸为了给儿子辅导数学,每次买课外书必买3本,一本给儿子、一本给自己做、另一本放单位里刷题。以往,他每到中午一定会和同事出去吃饭请客,如今他就吃外卖埋头看题。

他是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市场部副总,为了陪伴儿子学习,他多次放弃了晋升的机会,职业停滞不前。

而到了小升初择校季,张爸爸更是没有一天闲下来,各个机构打听小道消息,一有机会就去参加考试。

中国的鸡娃父母,每一位都有难言的苦衷,每一位都正在经历鸡飞狗跳的咆哮。然而,即使鸡娃成效显著,孩子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就是失去童年玩乐的代价。

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童年本该属于蓝天、青草,本该无忧无虑、放声歌唱,本该由着性子研究一只蚂蚁、观察一朵花开放。

然而,那是过去的岁月了,这个年代若这样教育孩子,孩子的未来可能就真的废了。

超前教育,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

曾经在查找资料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其实超期教育本身并无意义

1929年,美国儿科医生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做了爬梯实验。

一个从46周起,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另一个直到52周大才开始同样的训练。在第53周的时候,晚训练的宝宝确实比早训练的爬得慢,但仅仅一周后,只练了两周的宝宝爬楼梯比练了8周的宝宝还快一点

实验证明了在孩子不适当的年龄教学,反而事倍功半。而现实中,超前教育也对孩子产生了不利影响。

有一位朋友是家庭教育咨询师,她曾经遇到一个案例。女儿得了抽动症,妈妈前来寻求帮助。朋友了解情况后,发觉这个女孩才小班的年纪,妈妈却给孩子报了许多学科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布置了很多作业,比如写字、算题。

而由于孩子的手部精细运动还没发育完全,写字非常慢,完不成要求,却被迫写字,一来二去得上了抽动症。

这位妈妈在朋友的建议下,停掉了孩子的学科培训,孩子这才恢复了正常

可见,超前教育若不尊重孩子本身的身体发展规律,必然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

图片来自《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手册》

教育就和建大楼一样,想要搭建起万丈高楼,必先打稳地基。

另外,超前教育还存在很多弊端,它抢占了孩子太多的时间,挤压了体育锻炼、人际交往与情商发展的时间和机会。而这每一个能力的发展,都需要靠时间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步。

张炘炀就是一个例子,他曾是中国最年轻博士。

小时候,他的父亲发现张炘炀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在两岁半时,他就花了三个月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

儿时张炘炀与父亲

他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他的父亲张会祥在谈到儿子的教育时说道:“我做不了大事,唯一的就只能帮帮孩子。把下一代培养好了,让他翅膀硬一点。”

因此,张会祥让年幼的张炘炀走上了频繁跳级的读书生活。在频繁的跳级中,张炘炀的学科技能发展迅速,但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甚至还缺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在读硕士期间,十三岁的张炘炀人际交往出现困难,开始沉迷电脑,并且逼迫父母一定要买房才能继续学习。而之后,张炘炀逐渐泯然众人

图片来源CCTV《看见》

《看见》在采访了张炘炀后做出了这样的描述:

“当火箭升空加速时,会出现超重,航天器里的人会有严重的压迫感,这是速度带来的后果。张炘炀十六年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赶超他人,这个孩子的内心也承受着必然会有的巨大压力,他的成绩,挣扎,狂妄和脆弱,都是这个压力的后果。这也负荷着这个选择带来的得失与经验。”

而天才陨落的案例证明,为了高分牺牲身心代价,实在是得不偿失

天才永远是极少数的,对绝大数家庭而言,如何帮助一个普通孩子过上有价值的、充盈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课题。

除此之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驱动的能力,也是家长们化解焦虑的一剂良药。

在育儿过程中,正确的“鸡娃”可以给孩子带去正面效应。而正确地鸡娃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更需要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陪伴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往直前,静待花开。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 talk),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