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地缘看世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82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82回 曹丕伐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逊在夷陵防着刘备,朱然和诸葛瑾在江陵跟曹真、夏侯尚死磕。那孙权在哪,是在江淮前线吗?都不是。孙权还在武昌,但他的任务不比这几个战场要轻。魏军兵指江陵之后,跟武昌隔江相对的蕲春郡却叛吴入魏。蕲春的情况之前介绍过,是江夏郡的东部加上原庐江郡的寻阳组合而成,以蕲春县为治(位于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三角形的大别山与长江在江东与江汉平原之间,包夹出一条V字形的谷地。西边这条现在为湖北省黄冈地区所覆盖,可命名为黄冈谷地;东边这条主要为安徽省安庆地区,名称为安庆谷地。

东吴所控制的这部分庐江郡就是对应安庆谷地,濡须口就在谷地的东端;蕲春郡从江夏郡剥离出来的就是黄冈谷地部分。二者都在地理上都位于大别山与长江之间,如镜像般存在。蕲春这一降,连接荆扬两州的长江水道可就为双方所共有了。镇守蕲春的东吴主将叫王直,不过主动投降曹魏的是其部下将领晋宗。在刺杀王直,归顺曹魏之后,晋宗被任命为蕲春太守。

蕲春城就在长江北岸,与孙权新都武昌(鄂州)水路距离不到200里。降魏后晋宗多次出击威胁武昌,这即是向新主表忠也是为了自己,因为晋宗的家人都被扣在武昌。晋宗想夺回自己的家人。鄂州城东三十里有一个安乐矶,正处在武昌向东的第一个长江江湾处,当年是武昌的外围防线所在(对应现在的鄂州市燕矶镇)。

晋宗几次进袭武昌都被吴军堵在安乐,虽然没有得手,但孙权刚立个新都,就被叛将多次袭扰,一时还没有力量反攻,孙权深深的感到耻辱和愤怒。武昌城东面有晋宗来袭,西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曹魏全线开火,怎么能少了江夏太守文聘。

文聘这次也一改防御姿态,由石阳城兵抵夏口城,逼得孙权不得不暂时放弃黄祖依龟山建的那座夏口城,在对面的长江南岸依蛇山又建了座新夏口城。前者最终演变成了现在武汉三镇中的“汉阳”,后者则成了“武昌”的前身。

江北的蕲春、夏口都丢了,要是再拿下江陵,那曹魏在荆州真就可以与东吴划江而治了。可以说,这个时段是东吴形势最危急的时刻之一。好在魏军已经由江陵退兵,本来就是执行侧应任务的文聘也退回了石阳城。孙权终于能够腾出手来解决蕲春。休整了几个月,当年六月,孙权派出贺齐督领鲜于丹、胡综等将夺回蕲春,生擒晋宗。顺便说下,糜芳也参与了这次战斗,只不过是作为贺齐的下属。再后来这位不抵抗将军就音信全无了。

荆州战场打了半年又回到了原点,那么在曹丕没有亲自督战的江淮战场,情况又如何呢?在这个战场也有新情况发生。以曹操两次伐吴来说,都是选择将濡须水作为主攻方向,二战濡须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还准备在历阳也就是朱渚这开辟第二攻击点,结果被前去牛渚矶协防的徐盛,阴差阳错的登陆破袭了一下。这次的话,除了让接班曹仁再攻濡须以外,曹丕还把徐州加了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州乃至青州,曹操一直是交给臧霸和他的泰山诸将在管理的,应该说臧霸这些年算是尽心尽责。不过曹操去世时,青州兵善自脱离军籍回乡,臧霸当时有支部队在洛阳,也跟着一起返乡,这件事虽非臧霸有意为之,却是难脱干系。为表忠心,臧霸表示自己一直想带军横扫江东,只是无奈老主公没给这个机会,这些话曹丕当时是不信的。战略上看曹操在濡须水几次没有突破,徐州方向试上一试也是个选择。

徐州之于江淮的前线是广陵郡,当日孙策还从这里两次北伐,孙权自己也有过想法。要不是陈登病亡,以他的性格应该早就替曹操开辟徐州战场了。既然臧霸有此意那曹丕正好顺水推舟。不过曹丕并没有让臧霸做徐州战场的统帅,而是曹家的千里驹曹休。曹休本来是派去接替刚过世的夏侯惇的,驻于汝南的召陵。结果这名前虎豹骑统领一上任就搞出了个大动作,把曹丕和孙权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前不是说了,孙权乘曹操新丧,曹仁退兵宛城就谷,乘势取了空城襄阳嘛,其实同一时期孙权在历阳也做了这个动作。

扬州旧治是位于长江西岸的历阳,对面就是著名的牛渚矶,历来是渡江的主渡口。虽然吴魏在这一线的博弈焦点,转移到了与巢湖有水道相接的濡须水,但历阳的位置还是挺重要的。孙权敢这样做还有个原因是张辽被调到了豫州。襄樊之战,孙权在合肥虚张声势时,张辽还在合肥前线。后来两家谈好一起打关羽,曹操就把张辽给调到襄樊前线去救曹仁,结果还没到地方,徐晃就解了樊城之围。反正合肥那边也没战事,曹操就让张辽入屯陈郡的雍丘,到时候哪边有事就支援哪边。

再后来孙权乘曹操新丧,在襄阳和历阳搞小动作,刚继位的曹丕又把张辽派回了合肥。为示恩宠,曹丕又是亲赐舆车,派兵马护送张辽的母亲和家人前往合肥,又是让人提前到合肥,通知所有将吏都出来迎接。如此风光可见曹丕对张辽有多喜欢和倚重。不过再倚重,整个前线的总指挥权还是要交给宗室将领,这点从曹操起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夏侯惇一死,接任的是曹休。

曹休到任后要立威,马上就把历阳给抢了回来。光拿回历阳还不算什么,曹休接着还派军渡江,攻击东吴在芜湖的驻军,放火烧了东吴在江边的数千个营帐。芜湖隶属丹扬郡,东汉时期县城位置在现安徽省芜湖市东郊,离长江的直线距离约十六公里。东吴这次被曹休渡江攻击后,就把芜湖城迁到江边,跟现在芜湖市的位置吻合了。

后来曹丕代汉,孙权称臣,这事就跟襄阳那事一样就算是过去了。曹操都没有渡江成功过,最多也就是拿个江心岛,还被吴军包了饺子。曹休这次破袭芜湖不光赚足了眼球,更让他自己信心爆棚。如果不是他母亲正好去世,作为孝子的曹休回谯县处理丧事,当时肯定就直接攻过去了。

见曹丕准备对吴宣战,驻兵于历阳的曹休当即上表称自己愿意即刻渡江。将帅奋勇曹丕应该高兴才是。高兴是高兴,但曹丕看过曹休的奏表后却有一丝担心。这封奏表的原文是“原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若其无臣,不须为念”。意思是说我愿意带着精兵渡江作战,从敌人那里获得补给,肯定能够获胜的。就算我死在前线,您也不必挂念。

老一辈的宗室将领像夏侯渊、夏侯惇都过世了,曹仁这时也有五十五,而且这一战结束后曹仁就去世了,曹洪的话曹丕又很不喜欢。这事说起来还有点搞笑,曹洪是最早跟在曹操身边的,汴水一战还救了曹操的命。他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钱。曹操做司空时有个工作是清查官员的家财,以身作责也统计自己的财产。下属查完后说曹洪的家财跟您跟您一样多了。曹操还说我的财产哪有曹洪多。

有的人爱财也散财,曹洪是属于守财奴型的,家财比曹操多倒不意外。曹操不会计较,曹丕却会计较,年轻时有回找曹洪借钱没借到,就一直记恨在心。当皇帝后,曹洪有个门客犯法,曹丕就抓住这个错要杀曹洪。后来是让他母亲卞太后给骂了一顿,说没曹洪你爸早没了。而且曹洪是老臣,有这样的结果其他人也挺心寒的。曹丕就把曹洪给放了。说起来曹丕是有点小气的,对老臣也不够宽容(比如于禁),这也是当初曹操更喜欢曹植的原因。

宗室将领里面,年纪较轻的二代佼佼者是曹休还有曹真。两个都是曹操的族子收作养子,一直放在虎豹骑里历练。再加上一个亲弟弟曹璋,这就是曹丕想重点扶植的新一代宗室将领。这次让曹真总督江陵,曹休总督江淮都是给他们舞台施展才华。只是曹休这封请战书写得跟绝命书一样,而且明显是想不管不顾的孤军深入赌一把,曹丕怎么会舍得。上次破袭成功是出其不意,再来一次搞不好是会全军覆没的。于是曹丕马上驿马飞书,去阻止曹休渡江。

光拦住肯定也不行,毕竟的确是要打,不能主动泄气。看出曹丕顾虑的董昭,就出了个主意。董昭的意思是,现在人人都怕渡江作战,曹休有这个勇气肯定是要支持的。只是说不能让他一个人孤军深入。可以把曹休调到广陵前线去,让臧霸领着青徐军前来支援。臧霸和泰山诸将富贵已久,想的都是安渡晚年,保住眼下的官爵,怎么可能真心跟着曹休去犯险。到时候臧霸他们要是不肯渡江,只怕陛下下诏让曹休渡江,他也要犹豫了。

董昭这个建议其实是一石二鸟。一是让曹休不至于一时冲动,身陷险境;二是乘机收了臧霸的兵权。这倒不是说觉得臧霸会谋反,单纯是觉得这泰山诸将偏安已久,应该动一动了。反正臧霸在青州兵事件中表过决心,说要去打江东。现在给你机会,到前线你犹豫了,正好把东部战区的指挥权全面移交给曹休。

曹休调防到广陵去开辟新战场,他原本的防区才会被移交给曹仁。也就是说,从襄樊前线调出来的曹仁,接的其实不是夏侯惇的班,而是曹休的位置。只不过从刚才的描述大家能够看出,曹仁这块只能算是打辅助,统率步骑数万。曹休这边曹丕不光调了臧霸过去,还让豫州刺史贾逵、兖州刺史王凌带兵前往广陵前线,总计有二十余万军队。

身在合肥的张辽也被派了过去(按说应该就近加入曹仁兵团)。张辽此前染病久治不愈,曹丕特地把他接到行营里,遍请名医为他医治。稍微好点后,张辽就和同样为曹丕所重视的朱灵一起回到合肥前线。事实上张辽这时候的病还没好透。好在从合肥到广陵前线可以由东淝水、淮河、中小渎水(邗沟),坐船抵达广陵前线,避免舟车劳顿。曹丕不是不爱惜张辽的身体,实在是因为他在东吴的名气太大,有能止啼的张辽在曹休身边,便是躺在那也多份安全感。

为了让曹休能统领各路兵马,曹丕还给曹休假了黄钺。之前曹休已经假节,这次又他假黄钺,可见曹丕有多重视曹休。由徐州或者说广陵郡攻吴,渡江地点是位于现在扬州市南的“江都”城,曹休和陆续开拔而来的军队,则驻扎于广陵城(江苏省扬州市)到海陵城(江苏省泰州市)至江都一线。濡须坞、江都,加上荆州战场的江陵、夏口、蕲春三个点,曹丕这次伐吴始无前例的沿长江部署了五个攻击点。

开打之后,攻击点差点又变成了六个。曹仁不熟悉江淮的情况,曹丕把地头蛇属性的蒋济配给他做助手。曹仁知道濡须水一线是吴军经营重点,出发后故意先派出蒋济去佯攻羡溪,自己则往居巢方向进军。羡溪在濡须口的东面,从名字结合位置来说,应该是濡须水的一条分叉,大体对应现在由安徽省无为县东北入江的裕溪水,也就是古濡须水现在的入江水道。

蒋济的动作让吴军这边非常紧张,因为蒋济这个假意要渡江的地方你去看,对面就是芜湖。上次曹休一把火烧了芜湖江岸边数千军营,吴军还记忆尤新。负责濡须坞防务的已经不是周泰,袭杀关羽后,孙权曾想进一步伐蜀,于是让周泰遥领汉中太守,调到荆州战区去了,几年后病故。现在的濡须督是朱桓。朱桓虽然跟朱治、朱然同姓,但后者是丹扬人,并不是近亲。不过朱桓家族在东吴也是有名号的,不仅自己后来做到前将军,还有个从弟朱据做到骠骑将军。儿子朱异后来还做过大都督。

见魏军又想再突袭芜湖,濡须口的得失关系重大,驻防于此的部队不能轻易调动,于是朱桓就从濡须坞分兵去增援羡溪。这正是曹仁希望看到的,他的目标还是拿下濡须坞。等朱桓发现曹仁亲率主力还是杀向濡须坞时,敌军距离自己只有七十里了。于是朱桓赶紧派人去把部队追回来,人还没回来,曹仁先锋就已经到濡须坞下了。特别重视骑兵的曹军一向兵贵神速,曹仁这次就要是打个出其不意,要乘对手主力被诱出之时一举拿下濡须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驻守濡须坞内外的吴军加起来不过五千人,诸将都显得有些害怕。朱桓认为曹仁远道而来,己方有坚固的坞堡,依靠险峻的山地,背后不远处就是长江,便是曹丕自己来也不担心。既然魏军觉得濡须坞守备已经空虚,朱桓索性就让部下偃旗息鼓,进一步示弱。曹仁的先锋是他的儿子曹泰,曹仁自己则坐镇于居巢县西北二十公里的橐皋县(巢湖市拓皋镇)。曹泰见濡须坞守备空虚果然上来就攻,结果自然是被打了当头一棒。这样的话,朱桓就为自己的部队回援争取了时间,等曹泰整军再来攻的时候,战机就已错失。

突袭计划没成功,强攻的话曹仁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这是东吴最重点经营的要点,曹操自己当日都没打下来。入冬之后,曹仁又有了个新想法。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想法。还记得曹操一战濡须时,曾派军驾油船进占濡须口背后的江中沙洲吗?曹仁也想着再试一次。现在这个沙洲已经是濡须吴军的后方基地,朱桓他们的家属都被安置在这个江中岛上,当时被称之为“中洲”。要是能突袭中洲成功,濡须坞的吴军自然就会阵脚大乱。

濡须坞的作用是帮东吴控制濡须水道,曹军是可以绕过濡须坞直接去攻击濡须口的。只不过濡须口有吴军的水寨护着,真打起来风险比强攻濡须坞还要大。对于这个计划,熟悉江淮水文的蒋济是坚决反对的。前有曹操的前车之鉴,后有夏侯尚在江陵抢占百里洲险遭灭顶,蒋济深知这样做的危险性。濡须坞背后停着的都是东吴的战船,而且中洲处在吴军水寨的下水方向。如果去偷袭的话,东吴水军须臾间就能前来救援,无异于自取灭亡。

然而当日曹操用此战术遭遇失败时,曹仁还在襄阳没亲眼见证过。自负且自认兵力占优的曹仁并没有听蒋济的。下令由常雕领着诸葛虔、王双并五千人,带着油船前往濡须口袭击中洲。同时由曹泰领军强攻濡须,吸引朱桓的注意力。结果正如蒋济所担心的那样,袭击中洲的魏军很快就被朱恒派驻于濡须口的部队发现。

吴军分工合作,陆军进攻江岸上的曹军,水军则收拾想渡江的油船。结果常雕被斩,王双还被生俘解往武昌请功,被堵在江上的魏军被斩杀、溺毙千余,剩下的三千多人全部被俘虏。至于曹泰这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被乘胜反攻的朱桓打得弃营北逃,留在濡须坞下的营寨也被烧了。

此战结束之后,曹仁就郁郁而终。不过刚才也说了,从整个战役的部署来看,曹丕并没有把濡须战场作为重点。真正被曹丕寄予厚望的除了亲自坐镇督军的江陵战场以外,就是假黄钺的曹休那边,而曹休那边还真的有好消息传来。见魏军在广陵开辟战场,孙权这边以吕范为都督,带着孙韶、徐盛、全琮前去阻击,与魏军隔江对峙。全琮是钱塘人。吕范、徐盛、孙韶都是当年跟着孙策打天下的老将,全琮的父亲全柔比他们资格还老,汉灵帝的时候就在朝为官。董卓乱汉,全柔弃官回乡,后来孙策入吴重新出山,做过孙权的车骑将军、长史等职位。

全琮能上位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将门之后,而是真有两把刷子。当日吕蒙与孙权计划袭击关羽时,与之不谋而和,进言应该取荆州的不光有陆逊还有全琮。虽然这事太机密,当时孙权不能说破,但生擒关羽之后,孙权还是认为全琮也有功劳,封赏了全琮。跟魏国一样,老将逐渐凋零,东吴也要发掘二代将领中的好苗子重点培养。

由于徐州有水道直连长江,这一路魏军是有水军的,只是船只较东吴这边要小。曹丕这次选择由江都突破,其实是有些冒险的,因为这个攻击点直接与喇叭形的长口对接,天气很容易受海洋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是对双方的,就看谁比较倒霉。结果这次倒霉的居然是更熟悉气候环境的吴军。吕范率诸将抵达前线后不久就遭遇大风,把部分船只吹到的北岸。而且最巧的是,被吹过去的船队是吕范和他的直属船队。

见敌人自己送上门来,当时驻扎于江都的张辽以及时任兖州刺史王凌,一起向吕范发起攻击。单纯水战东吴水军肯定是有优势的,无奈吕范所部船只当时已经被吹得七歪八倒,船上军士纷纷跳水逃生。加上魏军乘风打劫,战死、溺死者数以千计,好在吕范本人还是逃了回去。这里顺便交待下王凌的情况。王凌是太原祁县人,后来做到了魏国的丞相,他叔父就是王允。当日王允全家被杀,只有王凌兄弟和他王允的孙子王黑逃了出来。

见江都初战告捷,曹丕这边很是高兴,只是这场战斗后张辽的病情加重,很快便病逝于江都前线。张辽之死让曹丕很难过,但仗还是要打的。此时广陵前线的兵力也已集结完毕,曹休更是有强烈的出战欲望,遂命令渡江攻击。广陵前线的水军大都是臧霸从徐州带过来的,而且他之前自己也放了话,要率三万人马荡平江东。张辽一死,主攻任务顺理成章就是臧霸的了。江都对面就是孙权所筑的京口城(京城),也就是现在的镇江。这座一度被孙权定为都城的京城,成为了臧霸的攻击目标。由于京口这个点在行政上属于丹徒县徐陵亭,史书上又称臧霸攻的是徐陵。

之前董昭跟曹丕说,臧霸已经老了,只会考虑保住现在的富贵,不会真的敢渡江。不过这次董昭还真是猜错了。臧霸领受任务后,便组织了万人规模的敢死队,以轻船五百渡江攻击京口城。一时间京口城下火光冲天,攻杀、俘虏吴军数千。在全琮、徐盛等将的拼死抵抗下,才烧了攻城车回到江北。此后魏军又数次组织轻舟突袭,立功心切全琮整日衣不解甲,随时观察魏军是否突袭。

终于有一次让全琮抓住了机会,这次是泰山诸将中的尹礼(尹卢)率几千人突袭。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随时在做准备的全琮当即率水军快速出击,把尹礼给堵到了江中心。不光杀伤数百魏军,还阵斩了尹礼。尹礼也是黄巾之乱时就从军的老牌将领,虽然算不上名将,但在三国舞台上也是有一号的。让一个后生小子斩了,全琮算是一战成名。

总得来说,由于魏军在人数上有优势,在曹休的督战和臧霸的指挥下也敢尝试渡江,但东吴这边的地利和水军优势太大,这次并没有办法攻入江东。春水乍起,再打下去对魏军不利。所以到了黄初四年三月(公元223年)曹丕便下令全线报撤,回去总结经验来年再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