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叫忍辱不辩,一种人生境界,叫寡言不争。 一个人,越纠缠什么,越会输掉什么;放下越多,反而得到越多。 与其夸夸其谈,跟人争得面红耳赤,或者用卑劣的方法去对付小人,结果把自己也变成了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忍辱不辩,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大修养,是对善意最好的诠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种人生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却值得我们用一生时间来追寻。上善若水,不争而利万物。真正有能力的人并不惧怕别人的怀疑与诘问,低头做事,做出的成绩自然能替自己回到那些无端质疑。

如果处处都与人争辩,论高下抢高低,其实最终最大的可能就是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空谈空想上,而损失掉了做事的时间,最终导致一事无成。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就不停歇的一步一步向目标迈进,仰望天空远不如看着地面来的有用,毕竟人生不是理想国,事情都是一件一件解决的,不辩不争是人生最大的修养。

《道德经》里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是说:诚信的语言不一定美丽动听,美丽动听的语言不一定诚信真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的争辩,巧言令色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存心良善。 人生的修行重在践行,而不在于能言善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大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践行才能领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说话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办事情却要雷厉风行,不要优柔寡断,否则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简言之:人应该少说多做!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将一事无成。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那是一种无谓的消耗,纯属浪费时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学会不与人争辩,你就赢了。 真正的智慧不是滔滔不绝,也不是八面玲珑,而是灵魂的安静。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轻了。所以,当想争辩的时候,想一想就算了,于是选择了沉默,让心静下来,让嘴不多言。 争什么呢?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却没了; 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却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没那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为了维持感情,做一点点让步,真的不丢人。 许多时候,沉默会是更好的诉说,也会是最有力的反抗。懂你的人自然能看到你的好,不懂你的人永远不知你的好。懂你的人不用多说,不懂你的人不用去说。 常与同好争长短,不与傻瓜论短长。性格内向的人不争辩,是一种智慧。一个人的成熟,就是留一份沉默给自己,不吵闹,不多言,不争辩。 细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根本不需要去和别人争辩什么,他们不会用言语急着去证明自己,他们无比自信且有能力,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

内心自信丰盈的人,从来不会活在别人眼里,更不会活在别人嘴里,他们只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活出真我! 即使面对诽谤或谣言,他也不会争辩,不争辩并不代表他心虚理亏,而是因为他内心无愧,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品端正无惧流言蜚语,总有一天时间会澄清一切。

苏东坡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 意思是说世人所称谓的勇者,一定有过人的操守,一个平常人受到侵犯时,拔着剑跳起来,挺身出来打架,这不能算是勇敢。 世间有大勇的人,是遇到突发事件不惊慌,受到无端的侮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志向高远。 苏东坡所说的“大勇者”,是摆脱了狭隘自我的得道者,代表一种“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大境界。 其实,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积德修福的必要条件。

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与此相反,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希望你在我未来的日子里,不要争吵、辩解、炫耀,坚持自己也是另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