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如日中天的美国为啥会在越南战争中搞得那么惨?咱今天讲个故事,我们从中便可以看个大概。

1963年11月,吴廷瑈、吴庭艳哥俩被手下人窝里反,小命没保住,本来就羸弱的南越政权经过这么一折腾更是虚上加虚。反观北越,不仅北越军的进攻搞得有声有色,敌后作战的南方民族阵线更是愈发得势,如此巨大的压力是南越政权和南越军队无法承受的,无奈之下,美国政府和军队高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升级战争”,其中一主要措施便是以直接派兵参战代替原先的小规模“特种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11月14日,美军第7空中骑兵团第1营空降德浪河谷。根据情报,此处偏僻荒远,敌军至多也只有一个营。第1营官兵此前信心满满,自以为自己像一把致命匕首般悄无声息地插入敌人后颈,然后三下五除二将敌军全歼。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以此为导火索的战斗,居然升级为整个越南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这段历史充满曲折与巧合。

毫无疑问,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闲得没事干跑别人家里杀人放火,自己还要烧钱死人,这咋看都不是讨好的活,但美国的决策者们却不这么认为。南越虽然不怎么争气,但好赖也算是自己费尽心机拉扯起来的“干儿子”,政客们肯定不舍得随手就丢了。美军高层就更不愿这么算了——自己作为世界头号铁拳,越战都插手到这份上了,再被一群泥腿子给赶跑,说出去还不丢死人?另外还有一个更具体、更现实的目的:美军专家刚刚为未来战争量身定做了一套新方案,乍看天衣无缝,就差挑个对手验验成色。

美军这套新战术的核心,我们可以不严格地简化为“大规模空降作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军就在韩国组建了第一空中骑兵师。该师配备直升机400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成编制的部队搬到前线。美国人习惯性称之为“蛙跳作战”,大伙儿不妨脑补一下数百架飞机集体出动的场面,简直就像闹蝗灾。当然了,依托于其强大国力、后勤保障与极高的装备水平,美军有浪的资本,但其深层显然还有两点现实考虑。

其一,同时期苏军引以为傲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日趋成熟,在其指引下,苏联人建立起了规模恐怖且锐不可当的大兵团;若在地面上同对方缠斗,美军并没有十足的胜算。俄国有句谚语曰“遇到困难大棒加粗”,美国人可不信奉这套,因此,以一套更全面、立体、灵活且精准的方案作为替代,这显然要比一条路走到黑要好得多。其二,更现实的是,美军通过越战前半段遭遇早已得到了深刻教训: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有着“陆战之王”美誉的坦克照样拉胯。在这种情况下,机动灵活的步兵反而比装甲部队要管用得多。

更重要的是,眼下北越政权正是个理想的对手:北越军规模不算小,战斗力可观,能把美军一手扶持的南越军打得全线崩溃,拿它当靶子显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美军高层认为北越军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自家官兵收拾他们还是没多少压力的。恰巧在美军第7空中骑兵团第1营发动“蛙跳作战”之前,北越军还主动袭击了由美军帮忙驻守的勃莱梅基地,一击不成后退守德浪河谷,此时此刻,美军认为极有必要给北越人一点颜色瞧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咱们在文章开头所说,正当第1营的395名美国大兵雄赳赳气昂昂地打算摸到敌人背后来致命一击时,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家情报部门完全把情况弄错了。原来,虽然北越军精心策划的攻势被敌军轻易瓦解,但他们对接下来的局势仍保持着充分的乐观态度。北越高层认为,德浪河谷地区地形复杂,远离城市、枢纽和公路,依赖补给的美军是万万不敢在这儿跟北越军队纠缠的。因此,北越下了大手笔,此处驻扎的北越军并非美军情报中所说的“至多一个营”,而是3个团!

除此之外,情况可远比低估了敌军实力要糟糕得多。由于空降场地很小,纵使空降部队只有不到400人,直升机也只能分批降落,这就极大延误了战机。直升机起起落落的动静不小,北越军一早就识破了美军的意图,当2000多名北越军战士发起攻势时,美军第三批官兵还在忙着降落呢。结果在第一波交战中,美军虽依仗着强大的火力暂时挡住了敌军进攻,但也报销了2架直升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军飞行员回忆:当时有若干北越军士兵突破了防线,直接冲到了降落场地附近,举起步枪对着直升机就是乱射;飞行员也不敢怠慢,一边想办法起飞一边打手枪还击。

经过短暂的休战后,15日清晨,北越军发动了第二轮猛烈进攻。美军人手实在有限,架不住对方疯狂冲击,防线被打得四处漏风。美军的机枪和迫击炮一刻也不敢停,甚至有些炮管和枪管因过热而无法继续使用,美军不得不靠尿降温。即便美军火力依旧凶猛,大量北越军士兵仍冲进了美军战壕,双方展开肉搏。不久,美军战斗机前来支援,对北越军阵地进行火炮覆盖。不幸的是,由于双方打得不分你我,美军轰炸因而造成了一定的误伤——一颗凝固汽油弹落在了靠近美军阵地的一侧,一个班的官兵瞬间被烧焦。

11月15日午时,在付出了巨大伤亡后,北越军再也无力维持此前那样高强度进攻,与此同时,美军援兵入场,兵力翻番,局势一下发生了扭转。没过多久,北越部队开始撤退。

此役,美军伤亡人数超过500人,阵亡234人。后来赶来支援的第2营伤亡276人,战损率十分恐怖。再看北越这边:北越官方给出的数据是阵亡208人,然而美军对此表示怀疑——他们声称从战场上捡出了至少600具北越官兵的遗体,美军方面估计北越军此役伤亡人数在1000以上。最倒霉的莫过于德浪河谷地区,这场战役令整块地区大变样,草皮几乎被彻底翻了一遍。美军直升机难以降落,没法快速将士兵撤出,不得已,饥困交乏的美军官兵还得走路撤退。谁料刚撤到一半,第2营还遭遇了突然杀回来的北越军第33团1营和第66团8营,当场就差点被打崩。好在友军的一个营及时赶来支援,经过又一天的激战后,北越军才彻底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此役过后双方都高调宣称胜利:北越军第一次同美军正面交锋,在武器装备水平、后勤等处于绝对劣势之下仍能给美军造成可怕伤亡,这咋看都不亏;美军在战损数据上完胜,挫败了对方的战略企图不说,还一役打得地方基本放弃了正面同美军抗衡的尝试,这当然也不能说输。然而从细节来看,双方都不能称作赢家。

此役过程之惨烈,使得双方官兵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迷惑行为”。先说美军这边,有美军士兵正打着仗呢,突然像电影里那样抱起机枪跳到高处疯狂乱射,结果没两秒就让人打成筛子;也有人无厘头地夸张大喊着冲向敌军人群,下场想必不用赘述。北越军这边就更吓人了,根据一些参战的美军士兵后来回忆:当时,北越官兵只顾一股脑往前冲,细看他们的面孔,表情狰狞至极却又目光空洞,怎么看都不像活人,实在令人背后发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德浪河谷一役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此役过后,双方都调整了接下来的战术,正如刚刚所说,北越军深深认识到自己同超级大国间仍然存在代差,因此彻底放弃了同美军正面对抗的尝试,继续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美军同样尽可能避免同对方短兵相接,转而增加炮兵和空中支援的戏份,尽最大努力避免伤亡。很大程度上来讲,德浪河谷战役成了整个越战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