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玉雕名家官网

中国人向来追求意境美,明代诗人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而玉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其意境之美也就成为了它的价值所在。那什么样的玉雕作品才算是具有意境美呢?是大面积留白的风景,还是刻有文人诗词的玉牌,亦或是不琢五官的极简之佛?下面我们以三件玉雕名家的作品为例,来说一说玉雕中的意境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雕名家 陈振坡 作品 《年年有余》

玉雕师陈振坡的《年年有余》,利用冰飘南红的俏色和质地,以婉转的线条勾勒出游鱼戏水的画面,栩栩如生;浮雕莲蓬、藕根更是茎脉尽显,逼真写实,简约勾勒荷叶叶脉,展现荷塘之情趣。整体观之,色泽过渡映衬间,虚实相生,韵味隽永,实为精妙。另一件由玉雕大师孙永刻画的《独钓寒江雪》,则是以诗作画,采用巧雕和留白,营造出了诗中的幽僻清冷的境界。候富博的《观音》更是采用独特的阴刻技法,为我们呈现出了造型简逸,但气息典雅,意象独生的佛像,禅意毕现。

▲玉雕名家 孙永 作品 《独钓寒江雪》

此三件玉雕作品,从题材到表现手法皆有所异,呈现出的景色也各有不同,但毋庸置疑都是玉雕中“意境美”的典范:年年有余,求画意之美;独钓寒江雪,求诗情之趣;观音造像,求佛之禅意。所以,玉雕作品中的意境美并非是单一的,更不是某一种题材所特有的,它可以是恬淡闲适,清新自然的,也可以是雄浑开阔、明快高旷的,更可以是沉郁悲凉、寂静肃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雕名家 候富博 作品 《观音》

玉雕的意境美,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在于值得欣赏,耐人寻味;从哲理的角度说,还在于感悟。好的玉雕作品,无论是刻画一个场景、一尊佛、或者是花鸟走兽,都能给人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带来感悟,让我们可以置身于玉雕作品中,在作品中找到自我,真情流露,情满于作品,跃然于玉石之上,是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论。

▲玉雕名家 作品 《大鱼》

而要做到将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以使作品达到深入观者心灵的影响,让作品产生意境美,就要求玉雕师有着自己的思想境界,所谓“功夫在诗外”,玉雕的功夫也在雕刻技法之外,玉雕师的文化积累、艺术修养才是玉雕作品艺术美的来源,而这也是玉雕名家的玉雕师们毕生所追求和探索的。

这里是玉雕名家,关注我们,了解玉雕艺术,领略独特的东方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