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里有这么三句歌词:我无法避免其发生,我不得不去改变,不能听凭自己随波逐流.。这三句话,如果巴拿马运河献给阿根廷,我觉得特别合适。因为巴拿马运河辉煌的背后藏着哭泣的阿根廷。自从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用,阿根廷经济就进入了百年徘徊下降期,一直面临着经济衰退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拿马运河有多辉煌,阿根廷就有多落寞。

现在的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主要航道之一,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每年约有 1.5 万艘货船通过,货运量约2.1亿吨,占全球贸易运输量的 5%,成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运河航道。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也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它的存在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了 5000—13757 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捷径”。

而巴拿马运河辉煌的背后是阿根廷背后的默默付出。在巴拿马运河开航之前,整个美洲的东海岸,还有欧洲的船只,想要到达美洲西海岸,必须通过阿根廷南部,总航运里程远超一万公里。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时成为大西洋海上航运的交通中转站和重要贸易点。

19世纪末,阿根廷依托大西洋南北海洋航道的中转位置,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和欧洲移民。大量的高素质的欧洲移民,为阿根廷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欧洲白人移民组成的社会让西欧国家感到亲切信任。于是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资本源源不断注入阿根廷,1880-1890的十年间,仅仅来自英国的外资就增长了8倍。

当时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中,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产品需求也日益增多。而阿根廷国家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特别适于农牧业发展,尤其是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19世纪晚期,阿根廷凭借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发展大型农牧业,再加上先进的航海和冷藏技术,农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产品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蓬勃发展,因而阿根廷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当时的阿根廷央行购买了大量的黄金,储量一度撼动了大英帝国金融地位。19 世纪后期,阿根廷人均 GDP 位列全球经济体的前5名,比大多欧洲等国家都富裕。20世纪初阿根廷已经成为世界第七经济强国、第五大出口强国,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了美国。在 1913 年达到顶峰,阿根廷人均 GDP 超过法国和德国,是西班牙富裕程度的两倍,布宜诺斯艾利斯也从“大农村”转身成为国际化的“南美巴黎”。按照这个趋势,阿根廷应该可以完成农业国家到工业国家的华丽转身,然而巴拿马运河在1914年开通了。

运河投入运营的初期,面临着缺水的问题,航运量长期在1000艘上下徘徊,并未影响阿根廷的南美东海岸贸易通道的重要性。上世纪20年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仍然是大批欧洲人的移民目的地。大量涌现的欧洲商人和农场主,使当地人口在20年间增加了两倍半,成为了当时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

但是巴拿马运河运行越来越顺畅,这导致了大量海运船只直接从巴拿马通过,绕过了南美南部。阿根廷从美洲东海岸到西海岸交通的必经之地,变成了南美一隅的偏远地区。后来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不断增强,直接严重影响到了阿根廷经济发展。后果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被活生生打断, 国家偏居于地球文明末端的南美一隅。

本来阿根廷距离世界主要经济体位置太远,加之海上交通位置弱化,因此阿根廷难以成为全球化工业产业链的一环,也难以在全球的服务业分工上有所作为,更无法顺利承接服务业转移。当全球化工业体系的逐渐建立,大量廉价的工业产品涌入,导致阿根廷原来的工业体系崩塌,沦为工业品净进口国。 同时阿根廷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阿根廷也难以靠出口矿产致富。这就导致阿根廷彻底沦为了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低。在一战结束后,阿根廷经济就出现了一波长达百年的下降趋势。在 1975 年之后,阿根廷的经济衰退速度明显加快,1990 年阿根廷人均 GDP 只有当时最富裕 10 个国家均值的三分之一,2019年人均GDP被中国超过。

结语

阿根廷的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之为阿根廷经济增长悖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N.P.之父”西蒙·库兹涅茨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4 种国家: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日本和阿根廷。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阿根廷经济在不稳定中逐步衰退。很多的研究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原因归结为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原因,但是不得不说阿根廷的百年沦落,巴拿马运河“功不可没”。

其实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区域乃至城市的兴亡。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因交通条件而衰亡的城市也非常多,如扬州、开封、江西。一地衰定有一地兴,比如上海、郑州、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