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被囚禁于瀛台的光绪帝和统治晚清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前后相继离世,相隔仅22小时。而关于光绪帝的死因,则就此成为了一桩历史谜案,而慈禧太后便是此案的最大嫌疑人。2008年,经过对光绪帝遗留的头发、遗骨、衣服和墓室内外的反复检测,最终确定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那么以此作为慈禧杀害光绪帝的证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否他杀:光绪帝的死因是如何确定的?

光绪帝的死虽然极为蹊跷,但由于事涉皇室秘闻,再加上光绪帝的入殓全部由宫内太监办理,根本没人敢,也没有能力予以深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专家组成发掘队,对安葬光绪帝的清崇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虽然崇陵已经几乎被盗一空,但还是遗留下了光绪帝的头发、遗骨和衣服等重要遗物。

头发由于能够“记录”特定时期人体积蓄的某些元素信息,从而能够研究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2003年,“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采用微型反应堆仪器中子活化法,对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进行了检测,发现其头发中的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各截断含量差异极大。

之后,研究人员又将此结果与光绪帝同一时期、同一类别的人和物进行了砷元素对比,结果发现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其棺椁内物品的83倍,是墓内外环境样品的97倍,这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元素,并非来自环境的沾染。而经与慢性砷中毒患者的头发进行对比,发现是其砷含量的66倍,这则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也并非慢性中毒形成。此外,研究人员还将光绪帝的头发与隆裕皇后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是后者的132倍,可见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的确极为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造成光绪帝头发上高含量砷元素异常的成因,只能来自于其尸体的沾染。而在2006年后,课题组在听取了刑事技术、法医学等多个领域专家的意见后,决定对光绪帝遗骨和靠近其尸体的衣物进行了取样检验。

结果表明,光绪帝遗骨、衣物中的砷含量明显高于头发,说明它们是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砷的来源。种种研究结果最终表明,光绪帝遗骨、头发、衣物中高含量的砷化合物正是剧毒三氧化二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

2008年,“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经过对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提供的光绪帝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缜密的分析后,最终确证: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肠胃性砒霜中毒所致。

作案动机:慈禧太后是否为最大嫌疑人?

既然已经确定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那就说明光绪帝必然死于他人谋杀,那么谁又是谋杀皇帝的最大嫌疑人呢?目前有慈禧、袁世凯、李莲英三种说法,那么慈禧是否为最大嫌疑人呢?

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去世,由于同治帝乃是咸丰帝的独子,且没有留下子女,结果导致咸丰一系就此绝嗣,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最终以醇亲王奕譞次子载湉过继于咸丰帝,即位称帝。慈禧之所以选择了载湉,不仅由于此时载湉年仅三岁,较好掌握,而且还因为载湉的生母乃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与自己的关系更为亲近。

同治帝在位初期,事情的确如同慈禧预想的那样,朝政全部由垂帘听政的慈禧所掌握,即使在撤帘还政之后,慈禧还是通过“凡遇召见引见,皇太后升座训政”,将自己内侄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等方式,依旧将朝政牢牢掌控在手中。以至于光绪帝从表面亲政,到正式亲政,足足用去了两年多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正式亲政之后的光绪,所作所为却是大出慈禧意料,执政理念的不同,使得帝后矛盾开始激化。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光绪帝推动的戊戌变法运动,导致帝后矛盾全面爆发,之后“戊戌政变”爆发,光绪帝被囚禁瀛台,慈禧重新训政,而这次政变之后,光绪帝与慈禧的关系就此正式决裂,慈禧对此心知肚明。

早在八国联军进逼北京之时,慈禧在走投无路之下准备自杀,她当时就已经起了不让光绪帝继续活在世上的念头。《景善日记》对此有载,“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而长期陪侍光绪帝,身为起居注官的恽毓鼎,根据他的《崇陵传信录》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初十(光绪帝死前11天),慈禧生日之时,光绪帝率百官贺寿、探病,结果慈禧竟然拒绝和光绪见面。由此可见,帝后矛盾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均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要如何处置光绪帝,于是便将自己不久于认识的消息透露给了载湉知道,结果其近侍回报说,光绪帝得知此消息后竟然面露喜色,慈禧听闻之后大怒道,“我不能先尔死”。而也正是这一点,让慈禧决定在自己病终之前,也必须让光绪帝先于自己而去,以免光绪帝在自己死后再度亲政,否定自己生前之布局。

如上所述,如果这些记载为真,那么慈禧无疑是杀害光绪帝的最大嫌疑人。至于袁世凯和李莲英,虽说也有杀害皇帝的动机,但若是没有慈禧的首肯,他们根本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个能力做到此事。

作案证据:有没有直指慈禧的确凿证据?

既然已经确定了光绪帝死于他杀,而慈禧也有作案动机,那么要确定光绪帝是否为慈禧所杀,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关于慈禧太后杀死光绪帝,到底有没有足够的确凿证据。可惜的是,这样的证据几乎没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初,彼时的著名西医屈桂庭经庆亲王奕劻推荐,于北京颐和园为光绪帝诊治,根据其在《诊治光绪帝秘记》的记载,他发现光绪脉息微弱,兼有高血压、胃炎、肺痨等症,诸病齐发,极难救治,但经治疗数周后,光绪帝的病情开始出现明显好转。

但到了同年11月14日,光绪帝突然“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接着便汗如雨下,掩盖肚子在龙床上乱滚。虽说屈桂庭发现光绪帝“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但唯恐多言招祸,只是建议以毛巾施行热敷,随后便匆匆离去,结果不久便听说光绪帝已经驾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所述,光绪帝当时虽然的确患有重病,但经过治疗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却在去世当天突然急剧恶化,而为其诊治的屈桂庭虽然发现了蹊跷之处,但却根本不敢深究。虽然他将此记载了下来,但也只是进一步证明了光绪帝死于他杀而已。

而清朝宗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其曾祖父、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优酪乳)”。此前从未听说过载湉有任何急症大病。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

如果启功先生所说为真,那么几乎可以得出定论,致死光绪的正是那一碗“塌喇”,而其主谋者也正是慈禧。可惜的是,这个证据只能作为间接证据,而且还无法判断其真实性。

综上所述,2008年证明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只能说明光绪帝死于他杀,而其他证据则只能进一步证明慈禧有作案动机和重大作案嫌疑,但却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就是慈禧所为,慈禧只能被称为该案的头号嫌疑人。此外,由于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长达百余年,随着知情人的离世,此案恐怕很难真正大白于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