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二战时日军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不仅陆军在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横冲直撞来去自如。日本海军更是十分了得,太平洋战争初期连强大的英美海军都招架不住。

不过日本最终战败了,究其原因,除了美军的强大,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内斗,也是加速其败亡的原因。按当时日本人的说法,日本海军和陆军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英国这些盟军,而是本应亲如一家精诚团结的日本陆军和海军。

还有人说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和海军近80%的精力用于内斗,只有20%的精力用于对外战争。甚至诺门坎战役陆军被苏军打败后,日本海军部队居然放鞭炮进行庆祝。可见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

本是同属一国的日本陆军和海军,为何会闹到势不两立互相拆台的地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治维新)

一、陆海军矛盾的起源。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长州藩人主张用武力解决欧洲国家的经济侵略,但萨摩藩人由于经历过萨英战争,深知以当时的实力,不可能打败英荷等国的入侵。所以应该先发展工业,搞兵工厂。

由于当时的经济原因,长州藩对外战争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支持,于是他们发动政变推翻幕府统治。而萨摩藩则加入幕府,参与对长洲藩的镇压,双方结下血海深仇。

此后为了对抗长州藩,萨摩藩出身的陆军大佬西乡,带领军中的萨摩藩子弟发动叛乱。结果遭到陆军大佬山县为首的长州藩派系血胜的镇压,彻底将萨摩藩人从陆军中清除,双方仇恨不共戴天。

明治维新时,日本建立了新式的军队,长州藩的山县兴办陆军学校后,所有的陆军军官都从长州藩中选拔,于是长州藩控制了陆军,而萨摩藩由于有萨英海战经验,则控制了海军。此后日军分为两派,名曰长州陆军和萨摩海军。于是在日本军中就有这样一种乱象,陆军中不是长州藩就会遭到排挤,而海军不是萨摩藩也会受到倾轧,双方势如水火。

(甲午战争)

二、陆海军之间的内斗。

日军组建新军之时,由于陆军掌控更多话语权,海军处于从属地位。就连当时建立的靖国神社,所供奉的雕像也是陆军创造者大村益次郎,他当然也是长州藩的。而海军则一直受到压制。不过在后来的日本政府中,陆军和海军都由各方军人担任,海军才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

日本海军从属地位的第一次改变,出现在甲午战争时期。当时日本海军打败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日本争得了数百万的白银赔款,海军的地位迅速上升。1905年,日本海军又全歼了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和远东舰队。靠着这两次海战大胜,日本修改了《战时大本营条例》,将海军地位提高到与陆军对等的程度。

此后陆军和海军的争斗更激烈了。由于政府中没有统一的军部,只有权力平等的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因此两个军种间的配合和分工很不明晰,都是各搞各的。上了战场也是各行其是,相互争功。不仅没有配合作战,有时还互相拆台,唯恐其军功超越自己。

于是我们就看到,日本陆军自己造军舰、潜艇,甚至航空母舰。而海军则制造了坦克,火炮等陆地作战武器。相互间技术封锁和保密,这就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不能集中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术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

三、二战战略的分歧。

二战爆发后,日本陆军和海军的矛盾分歧进一步扩大。陆军军部的东条英机、杉杉元等认为,应该和陆地霸主德国结盟,与英美开战。而海军部的山本五十六、米内政光等则认为,要和海上霸主英主联合,向德国宣战。最终陆军的意见占了上风,日本加入了轴心国。

此后日本陆军打算北上,和德军围殴苏联。但海军知道北上并没有海军用武之地,于是转而南下东南亚,占领缅甸、印尼、菲律宾等岛国。

日本陆军诺门罕战败,北上受挫,在中国战场也止步不前,加上国力兵力损耗巨大。从而让幸灾乐祸的海军南下战略得逞。在袭击美军珍珠港基地后,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军间的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陆军也只得卷入一场又一场的夺岛战役。

爪哇海战时,陆军大将今村均率部增援爪哇岛,所乘的运输船居然遭到日本海军的炮击沉入海底。幸亏今村均水上功夫了得,游了几个小时才爬上岸。由此可见双方的矛盾之深。

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相互拆台,虽然饱受日本民众诟病。但是它加速了日本的溃败,对于世界人民来说,这不失是一件好事。

(参考资料:《日本陆海军对立问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