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说起芜湖好吃的小烧饼

南瑞这家30年的小摊绝对稳占一席

可细问摊子的名字,却怎么也想不出

只记得这家烧饼又酥又香

承包了整个童年的味道

下午两点,当江妹到达的时候

烧饼摊子前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刚出锅的烧饼立刻就被抢空

旁边还有从合肥慕名而来的食客

所以,这烧饼到底是有多好吃?

不管了,排队买起来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名”烧饼,一火就是30年

老板是滁州全椒人

30多年来以烧饼为生

85年在马鞍山,90年正式来到芜湖

烧饼摊子不大,位置却一换再换

中山路鸡毛山再到盆塘沿

烧饼摊子从北向南,最后在南瑞锦秋园扎根

烧饼摊子藏在小区隐蔽的巷子里

不好找,却从不缺食客

很多从前的熟客一路摸索找来

只为吃上一口热乎的烧饼

靠着好味道,也积攒了不少新顾客

“还有在美国的食客托朋友代购咧!”

老板一边打着烧饼,一边和我们闲聊

可别小看这普通的小摊

在90年代,烧饼1天就能卖到1400多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毛一个,两个管饱

烧饼摊子不大

从最初的1分,涨到现在8毛钱

价格翻了几番,可分量却很实在

江妹才吃了两块烧饼,就已经觉得饱了

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摆摊

和面、包馅、贴饼、装袋...

工作循环往复,却毫不枯燥

夫妻俩打着配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芝麻、白糖、菜馅、油酥...

朴实无华的馅料,打造着人间美味

只有几十年的老手艺

才能将一大团面活得筋道有弹性

面团在这揉搓之间仿佛疏通了筋骨

在案板上灵活地“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板不但和面的速度快

更是以手为尺

对于饼皮的大小拿捏地十分精准

烧饼的大小也是相当讲究

10公分的长度,多一分也不行

长条是咸口,内含香葱油粉

圆形是甜口,包裹着绵密的白砂糖

烧饼的形状口味好像默认的一般

如果直接说han的还是甜的,那你一定是新客

真正吃过多年的老饕有着自己的“暗号”

“老板,给我来两个长烧饼!”

烧饼炉子不大,一次只能塞进40个饼

炉子再大烤出来的烧饼就没那么香了

抱起一块块小烧饼,给他们全身做个“水浴”

就可以进炉,开始高温炭烤啦

从白皮“素颜”到金黄酥脆只要5分钟

掀开盖子,瞬间香味四溢

一旁等候的食客再也按捺不住狂热的心

拿着袋子直冲烧饼摊子

这样火热的场景,堪比超市打折促销

刚出炉的烧饼必须先来一个

芝麻在高温烘烤下成熟细腻

加上油酥的饼皮变得层次分明

吃进嘴里,酥脆无比

咸烧饼看着平平无奇,可吃进嘴里

千言万语只想化作一个字“香!”

轻咬一口饼皮,嘎嘣嘎嘣清脆

香葱的香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

咸香味由淡变浓,逐渐填满你的味蕾

很多北方的朋友居然没吃过甜烧饼

那一定要来这家尝一尝

饼皮里分明加的只是普通白砂糖

吃进嘴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腻,倒是有一丝回甘

多层饼皮包裹,就像在吃千层酥一般

味道嘛,倒是与五仁月饼有些相像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之前有老牌餐饮店请我过去做烧饼

我没去,只想做好自己的味道!

这家小摊因为老板的那份坚持

烧饼做了30年,仍是那份熟悉的味道

夫妻俩每天4点10分起来

5点多开始摆摊,6点左右陆陆续续来生意

一直到下午5点半才收摊

回家之后还有自己的家务事要做

忙归忙,可一想到那么多翘首等候的顾客

这烧饼摊子始终没有停下来

时代变了,选择多了

人们对美食也越来越挑剔

可这市井间的烟火味却从未消失

慢慢地成了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来源

“还想再开个20年吧”

夫妻俩做着烧饼,斗着嘴

与街坊邻居唠嗑,分享美食

将朴实的爱情包进了这酥脆飘香的烧饼里

这大概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吧~

长街小巷间,银杏叶窸窸窣窣飘落着

摊子前又排起了长队

烧饼炉子依然升着热气

烘烤着冬日的温暖,分享最朴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