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胡,每当在媒体界这样提及,都知道这是一个在该领域如雷贯耳的名字,这就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初见胡锡进时,会感觉这个中年人语气平易近人,不卑不亢,且面容带有些许憔悴,感觉到这会是一个勤勉工作的新闻工作者。

确实如此,新闻界作为一个工作量极大的行业,使得很多媒体人朝六晚十,不仅要奔走于各地去搜罗最新消息,为了保持新闻的时效性,还要争分夺秒地对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大量优质的新闻稿。而胡锡进的工作强度比这大得多,这样的奋斗也成就了他今日的位置。

年复一年的常态化工作

环球时报总编辑,确实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岗位,然而作为一个在全国影响力巨大且需要承担统筹整个组织的岗位,也意味着劳累和责任。成为总编辑之前,还需要用丰富的履历和工作经验来证明自己可以胜任。

1989年,胡锡进进入人民日报工作。那正是一个世界格局发生巨变、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新闻人,自然也见证着世界的风雨飘摇。1993年后的三年里,他奔赴南斯拉夫参与对波黑战争的时事报道,初出茅庐,就见证了中国记者同行丧生的时刻,由此在他的心中植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

从此,这个年轻的身影走遍了五大洲、深入枪林弹雨的战场、采访过多国政要首脑,在一次次历练中形成了超强的时事类点评功底,他的无数的时评文章中无一不透露出智慧的光芒与敏捷而精准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新闻人一路高歌,成为了《环球时报》的总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很多人看到了老胡游走于战火之中的英勇气魄、面对各国最高领导人时的从容不迫,却没有看到老胡在日常远远超出其他一般媒体人的工作强度。

据老胡回忆,成为《环球时报》总编辑的15年来,虽然年龄渐长,但是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状态却始终没有改变,而更令人惊异的是,他这十五年只有两天是因为身体原因而完全脱离工作的,而刚刚痊愈后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作为总编辑,他一年会发表500多篇时评类文章,正是这样持续的撰稿,使他不敢在岗位上有丝毫懈怠。

虽然,笔者并不是提倡这种“疯魔”一般的工作方式,但是这对于那些整天抱怨生活压力大、对现状不满却不思进取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让《环球时报》做新闻界的一股清流

老胡之所以能够这样孜孜不倦地保持工作状态,还与在他领衔之下的《环球时报》的发展策略与目标导向有关。

作为《环球时报》的创始人之一,胡锡进也曾思考过报社的发展问题,毕竟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资金物质的支持。对于资金,经由胡锡进和报社内部的人员讨论,大致确立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一是通过人脉关系、游说、招商上市等吸引投资,这样见效快,能够为报社的发展提供一个较高的起点;二是坚持以质取胜,通过多样而优质的时评类文章来吸引大量读者,并通过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来增加用户黏性,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读者群体。

经过权衡考量,胡锡进选择了后者,在他看来,这样不仅符合新闻社成立的初心,而且还能在业界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形象,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这样远景光明的道路,也意味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奋斗。

作为一个使命感与责任感极强的新闻人和整个报社的总编辑,胡锡进责无旁贷,更是在全年开展高强度的工作,以求在报社中形成表率作用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把握时代脉搏,拥抱互联网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胡的“极致努力”,不仅在于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使命担当,还在于他能够关注时代发展的潮流,用自己的远见卓识来掌握好《环球时报》之舵,从而使这艘大船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下不落后于时代潮流,并努力开辟出更加广阔的事业天地。

身处信息网络时代的老胡也深知,网络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媒体传播信息和人民接受信息的方式,传统的报社在这种趋势之下必须转型,才能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大量崛起的背景之下立定脚跟。

从老胡在微博开通账号成为新晋网络大V,到开辟自己亲自主持的时评脱口秀节目《胡侃》,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反响。就这样老胡的亲自部署之下,《环球时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网络平台上开辟了新的事业。

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之下,老胡麾下的《环球时报》不仅没有在网络技术的扩散之下动摇,反而借助大众传媒传播广泛、迅速的优势,短时间内扩大了自己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正如胡锡进在《品格2》中所言:“我们要适应新媒体,《环球时报》就是主动而自信地去面对这个挑战,我们每做一步都是立足今天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我们做内容的优势,这个社会永远都需要。”尽管网络上对胡锡进的节目褒贬不一,但是胡锡进还是选择坚持下去:“既然来了舆论场,我就不会走。”

小结

我从年轻时候开始,就把自己的每一份学业、每一份工作都做到了我的环境中所能允许的极致。他对“极致”有着近乎狂热的执着与痴迷,这份执着又被他带入了职场与事业之中,同时结合新闻人对热点新闻本能的敏感,他不断游走于世界各地搜集时事新闻,并孜孜不倦地为读者输出优质客观的阅读内容。

面对新科技的出现,他亦主动拥抱,带领《环球时报》闯荡出一片新的事业。

总之,老胡持之以恒的“极致努力”,既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成就了今天的《环球时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