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博热榜 100+ 亿浏览,美国大选成功在这个双十一抢占了中国人的大片心智。有人戏称总统竞选是两个老头吵架,其实这几年,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场景似乎都变成了吵架和“将要吵架”。

和一个与你意见不同的人,真的无法交流吗?

我最喜欢的深夜脱口秀主持人 Bill Maher 不止一次在节目里聊过这件事:追求理解,而非认同。在中国也一样,“公知”、“粉红”、“五毛”已经被打上标签多年,不仅在网上,也在你家的饭桌旁。很多议题上,你可能永远无法与那些(你认为)老派、守旧、愚昧的家人统一意见:到底结婚、生孩子是不是必须?自由职业是不是不靠谱?同性恋是不是有问题?中国和美国谁更强?但是,这不意味着你们不能再坐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了。

事实上,近几年一个特别显著也 (在我看来) 特别糟糕的现象,就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反批评”。且不论美国前段时间的“取消文化”,在中国也是一样:无论是某博还是某字母站的弹幕,但凡有一丁点异见出现——注意,只是批评、不赞同,而非谩骂 (人身攻击无论如何是幼稚且愚蠢的) ——必会引来发布者及其支持者的制裁:“不喜欢别看”,“右上角叉掉不谢”,“你支持xx就去xx那,来这干嘛”。

仿佛看到一只只蝉,在本就不大的信息茧房里继续作茧自缚。

道理我们都明白。据说,能更好地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的人,更有可能成功。事实上,如果你仅和同意你的人交往,无异于作茧自缚。问题是,如何才能和他们进行一场愉快的对话?

有句话说,愤怒来源于无能为力,所以想要进行一场愉快的对谈,首先要摆脱让我们“无能”的目标:试图让对方同意我们。一切恶性循环都从这个目标开始:无论是否充分意识到了,我们通常会想要“说服”对方,对方的不服则让我们愤怒、出言不逊,进而激发出更大的矛盾,再次加深“有xx观点的人都是蠢货”的刻板印象。

放大点说,我们或许应该摆脱想让对方喜欢自己的几乎本能的愿望。心理学家认为,仅是每个人行为模式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和某些人无法相处得非常愉快。

接下来,是察觉自己的情绪。即使控制了预期,我们的大脑仍然无法抑制渴望认同的冲动,而无法获得时,就会有负面情绪。如果有人惹恼你,你能做的,是别被对方带着跑,更不要把情绪对方联系起来。打断情绪失控的的最好方式,是微笑着点头——但可能,立竿见影,愤怒就从你身上,转移到对方身上了。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 向对方保证,他们被听见了。

被听见,是被严重忽略了的,极其重要的需求。甚至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我们只是希望有人说:“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感到失望/沮丧/不满意。”尤其当我们不得不无时不刻不在接受着这个世界的变化时,难以消化、理解的情绪一定会产生。每个人都是如此,不仅你的长辈是这样。

还有一个避免让自己情绪失控的方法:反复告诉自己,对方并不是针对你个人。确实如此。极有可能让他们对于你所属的群体如此不满的原因,并不是你。总之,我们不希望自己“反应过激”,关注事实,而非其他东西;对方说到哪,我们就回应到哪,千万别“过热”,那只会让沟通的可能变成零。

其实动辄就对评论里的异见大为光火的人,恐怕防御性有点太强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当你面对挑衅——无论对方是不是真的有意挑衅你,最坏的回应方式就是摆出防御的架势。因为那只会给予对方更多权力。你真的需要做的,是把白炽灯转到他们身上,开始问他们尖锐的问题,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到底有什么问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奉上一条让对方更容易同意你的心理学小技巧:研究发现,如果你在发表不赞同的意见时语速加快,对方处理你所说的信息的时间就更少;同样,当你希望对方同意你时,放慢语速,让你的信息真正被“吸收”。当你和对方的交流真的“升级”,你也不需要害怕冲突——质问对方并不意味着你要充满攻击性。有学者称,利用“我”开头的句式就可以很鲜明的表达态度:我很反感你这么做,所以请不要再这样了。说得越具体,对方就越可能尊重你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和意见不同者交流是极其重要且必须的。祝你能和讨厌的人进行一场有效的对话——即使最终,仍是吵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