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儒家“礼”文化的一种体现,其中“讳”并非后世狭义理解中的避讳名字, 的任何举措和言论,实在是偏颇之举。

01

我国人民有个很不好的传统,就是容易盲信圣贤,认为但凡他们的言论和行为都是正确的。推演开来,进一步认为人类取得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由圣人所赐予的。举个例子,韩愈的《原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舔狗之作,什么“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也不知道孔子听了是不是都会脸红;比如朱熹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些脑子一根筋的大儒让人不得不感叹夏虫不可语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雕像

当然,在国外并非没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安徒生童话故事中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就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这种心态进行辛辣的讽刺。当然这个故事可以理解为是人们畏惧皇帝的权势才不敢揭露真相,但其实仔细想想其中未尝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毕竟对皇帝的畏惧是畏惧,对主流舆论的畏惧同样也是畏惧,这其中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齐白石照片

童话中这个谎言最后是由一个小孩戳破,因为小孩子没有太多的心思,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来直去的,也就敢道破常人所避讳的东西。而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被捧为名作的耕牛图,正是被一名小学生指出了漏洞,这对于一个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大师而言是极为难得的,但相关专家却表示,小孩子懂啥。

02

当我们看到一幅或幼稚或怪诞的画,通常人们会选择“走程序”而不是“直接喷”,也就是要先问问画作的作者是谁。如果得知不是无名之辈,而是世界级的大师,那一定是自己的境界不够,理解不了大师的思维。而如果是行内人,他们能够站在更专业的角度欣赏画作,其解读无论对不对反正都是外行人不明觉厉的,所以但凡大师的画作很少有人能对其吹毛求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耕牛图》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大师的画作往往价值千万,收藏家们会争相收藏,所以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就得为作品的价值作出“增值”解读,所以一些低劣的艺术品也能被吹上神坛,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齐白石的画作同样逃不过解读大师们的吹捧,所以但凡是他的画作基本都是神作,再次也有其高明之处,只是普通人看不懂而已。比如有一幅《耕牛图》,这一题材被齐白石大量创作,被认为是其晚年乡愁的写照,画中满满的都是大师朴实的思乡之情。

▲齐白石旧照

市场上已知的《耕牛图》就有五六个版本之多,而且几乎就是“复刻”的效果,都有极其相似的数座远山、一架小木桥,一个披蓑衣戴斗笠的农夫在耕田,手握竹鞭轻轻扬起,一头水牛正在拉动犁耙。有几幅都是提赠给了当时的名流如老舍、黄琪翔等,黄琪翔那幅的拍卖价格更是高达760万。可以说,这幅耕牛图获得了美术界一致公认的好评。

然而,在一堂美术课上,美术老师向小学生们展示这幅画作时,一位小学生却站起来批评了其中的漏洞——没倒影。齐白石在农夫和耕牛脚下画出了波光粼粼的水纹,但是却没有画出他们的倒影,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是个常识性的错误,自幼生活在南方农村的齐白石自然不可能不了解。

▲小学生上美术课照片

小学生的质疑引起了美术研究专家的注意,他们也的确无法反驳小学生这一批评。但是其实艺术上的事儿嘛,只要想圆是没有圆不了的,专家指出这是一幅写意画,写意懂吗?就是不需要完全处处参照事实。毕竟我国古代是有很多这样的画作的,比如著名的“朱竹”就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所以对于这幅画而言添加倒影那是画蛇添足。

然而事情又出现了反转。因为齐白石的女弟子郭秀仪也临摹过一幅耕牛图,而那幅耕牛图就把倒影点了出来,这一点得到齐白石的大加赞赏,而不是指责她“画蛇添足”。也不知道上面的专家脸疼否。

结语

“屁股决定脑袋”,这可不仅适用于政治与生活,在文化艺术领域是同样适用的。当然吹捧大师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质疑主流意见却需要莫大的勇气。而我们作为吃瓜者即使自己不能成为质疑主流的勇士,也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

参考资料:

《春秋公羊传》《原道》《朱子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