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前两篇,说到了抗战影视剧中的手枪和步枪,但是,光靠手枪和步枪还是不足以满足火力的需求,所以在抗战影视剧中,几乎所有的阵地战斗中,都少不了机枪的身影。今天我们就讲讲第三篇——机枪篇。

说起抗战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步枪,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两款——“歪把子”和“捷克式”,本篇就着重聊聊这两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机枪。

05“歪把子”——看起来奇怪,用起来别扭

在2011年的时候有一部抗战题材电视剧非常热播,那就是由张嘉译、罗海琼、颜丙燕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借枪》。剧中,由张嘉译所扮演的地下党员熊阔海,为了暗杀天津宪兵司令加藤敬二,从根据地借了一把机枪,这把机枪,就是抗战中知名度颇高的“歪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枪》剧中所使用的“歪把子”机枪

从图片中张嘉译的比较扭曲的身体姿态和伸脖子瞪眼的表情,给人一种非常别扭的感觉。这也就是这款枪的特点,正如题目中所说的,看起来奇怪,用起来别扭。

“歪把子”的学名叫做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因为这款机枪定型于1922年,这一年是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所以称为十一年式轻机枪,也有叫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的。

“歪把子”——十一年式轻机枪

这款枪的外号叫“歪把子”,这个名字非常精确的概括了这款机枪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华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歪把子”的瞄准基线偏于枪面轴线的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机枪的枪托从右侧偏出了一部分,使枪把的位置能够满足瞄准时候的人机工程,所以得名——歪把子。大家可以从这款机枪的上视图来体会一下这玩意有多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枪的设计者,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日本轻武器之父——南部麒次郎。南部麒次郎基本上参与了日本二战期间所使用的所有轻武器的研发,作为一位设计师,手里项目太多了,就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有些产品(比如步枪篇提到的“三八大盖”)设计的好,有些产品就差强人意了。另外,还有奇葩的甲方不断提出变态的要求。而“歪把子”之所以设计这么奇怪,其起因就是甲方——日本军部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一战以后,日本军部希望能够为一线步兵班组提供一款可以由1~2人操作的火力支援性的自动武器——轻机枪。对于这款武器,军部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第一,因为增加了一款武器,必然导致配备班组的弹药数量的增加,军部要求这个增量在一线班组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这个要求并不难满足;第二,要求这款机枪跟步枪采用一样的枪弹,这个也问题不大,毕竟通用弹药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上面两个要求都好满足,要命的是第三个要求——机枪要与步枪采用一样的供弹具!

当时日本军队中所使用的的三十年式步枪,以及后面所使用的“三八大盖”都是使用的五发一排弹夹的供弹具。让机枪和步枪采用一样的供弹具,这看起来是提高弹药保障效率的行为,其实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因为5发弹夹供弹对于步枪是基本够用了,但是对于机枪来说就是填个牙缝而已,一按扳机,5发子弹瞬间就打没了。

要想使机枪也能够用5发弹夹,就必须要有承载5发弹夹的平台,此外还必须能够满足机枪的射击,面对这样变态的要求,设计师居然还就真的拿出了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这就是这款“歪把子”机枪。

“歪把子”在枪管左侧,有一个漏斗形状的装弹机,为了保持自动武器连续射击的火力,就需要一次性在装弹机中装入6个5发弹夹,而且必须一层一层压死,否则弹夹弹夹之间的供弹空隙可能导致枪卡住。装弹的时候,要打开装弹机的上盖板,向漏斗中依次放入6个弹夹,然后再盖上盖板。就这一套动作,一个人干有点费劲,两个人配合又需要默契才行。即便如此,装弹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众所周知,枪械结构越简单,可靠性就越高,就越不容易坏。简单的东西比较皮实,就跟前苏联的武器装备都是走这个路子,外形有点糙,但是就是抗造。“歪把子”为了满足甲方的要求,弄出来这么复杂的供弹方式,听着都麻烦,实际操作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了。所以它的低可靠性和高故障率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说,“歪把子”的设计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意思,尽管实现了步枪机枪通用弹药和供弹具,但是丢掉了作为一款一线班用机枪的灵活便携和可靠性,重点完全放错了地方。这玩意,可以说是武器中的“公主病”,冷了不行,热了不行,湿了不行,干了也不行,只有在不冷不热不湿不干的环境下,它也许才能故障少一些。可是打仗过程中哪有那么完美的环境啊,风吹日晒暴土扬尘都有可能啊。

所以,“歪把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说问题太多了。首先就是在战斗中装弹程序太复杂,对副手的依赖性太大。要是在行军过程中,跑着跑着副手要是跑丢了,这枪也就基本用不了,要是副手动作有点慢,那也就基本没法用了。

其次,这款机枪的支撑脚架过于长了。长度都超过了40公分了,这么长的脚架,直接导致的就是射击位置偏高,这在实战中可是要命的,因为机枪手容易暴露位置。这里多说一句,上面两个缺点也让我抗日军民琢磨出来一个对付“歪把子”的办法:专等敌人一漏斗子弹打完了,立刻一排枪打过去,因为“歪把子”一漏斗打完了换弹动作麻烦,这边正鼓捣换弹呢,那边子弹就到了,再加上机枪手很容易被人发现,打掉机枪手就更容易了。

第三,“歪把子”的重心比较歪。在连续射击下,枪容易向一边越来越歪,此时就需要向反方向正一下,这样的话在射击过程中,机枪手必须时刻处于拧着劲的状态,非常难受,此外,因为“歪把子”瞄准具在枪管右侧,所以机枪手在瞄准的时候难免要歪脖子斜眼,时间长了受不鸟啊。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这款枪没配备任何手提的握把之类的东西,这就导致这玩意在部队转移的时候只能够抱着,或者扛着走。这要是平时没打仗的时候还好,一旦打起仗来,“歪把子”的机枪散热片又比较大,打上几梭子枪管就简直热的没法碰。为此“歪把子”后来还附送了一个帆布套子,方便枪管热的时候好抱着跑。

虽然“歪把子”毛病比较多,但是有的地方也是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原理,比如在自动方式上,就采用了导气式的工作原理,这基本上也算跟上国际潮流了。毛病多也总比没有强,毕竟抗战那会我抗日军民重火力少啊,要是能缴获一挺“歪把子”还是挺宝贝的。但是到后来,只要是能用上“捷克式”轻机枪的基本上就告别“歪把子”了,因为“捷克式”实在好用太多了,后来“歪把子”基本上都给了地方部队或者民兵游击队了。

毫无疑问,“歪把子”也是日本侵华的罪证之一,但是当我们看到“歪把子”机枪的时候,也能看出日本在枪械技术上一些很怪异的想法,这些想法居然还能实现,有时还是很觉得耐人寻味的。

后来日本出现了九六式轻机枪,吸收了“捷克式”的部分优点,增加了握把,采用弹匣供弹,有了这个比较正常的机枪,“歪把子”这种不太正常的机枪后来日本军队也不怎么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六式轻机枪,相比“歪把子”增加了握把和采用弹匣供弹

06“捷克式”——世界名枪,扬威中国

在抗战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有一些身强力壮的士兵,握着机枪的握把,端着机枪怒吼着向敌人扫射,看得人热血沸腾,非常痛快。比如下面这样的。

上面图中,魏和尚手里所端着的这一款机枪,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采用弹匣供弹,弹匣安装部位位于枪体上方;第二,枪体配有握把,便于在转移的时候携带。这一款威力巨大而又轻巧便携的轻机枪,就是抗战中扬威中国的“捷克式”轻机枪。

世界名枪——“捷克式”

“捷克式”学名叫捷克造ZB-26式7.92mm轻机枪。这款轻机枪可以说是一款当之无愧的世界名枪了。该款轻机枪由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武器公司于1926年设计定型制造。是由布尔诺武器公司枪械设计师瓦科拉夫·胡莱克和伊曼纽尔·胡莱克两兄弟设计的,因为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武器公司在捷克语里缩写成“ZB”,又是在1926年定型,所以该款轻机枪被称为ZB-26式轻机枪。

ZB-26式轻机枪的自动方式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导气式的结构,这一点与“歪把子”异曲同工,射击方式可以采用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方式,枪管采用了气冷的方式。枪管外部有散热圈,枪口处有消焰器。采用插在上方的弹匣供弹。可能有的朋友会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如果上面插了弹匣怎么进行瞄准呢?原来,ZB-26式的准星和表尺是在枪身左侧上方,可以通过准星表尺对目标进行瞄准。

捷克式的优点很多,首先是采用了弹匣供弹,这就相比“歪把子”来说就显著增加了换弹效率,弹匣打完直接一换搞定。其次就是在枪身上增加了一个握把结构,这个结构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当然是方便在转移的时候方便拿握,这样在打仗过程中进行转移的时候,不用担心枪管发热的因素,可以一把拎起直接跑,说走就走;其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方便更换枪管,只要将枪管上的固定环向上转,就可以使枪管向前脱出,拿着握把就可以很方便的更换枪管。

ZB-26的构造简单,机件坚固,因此成为捷克军队的制式装备,此外还远销海外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中国在1920年代就引进了这一款轻机枪,很快就成为从中央军到各派军阀的重要火力支撑。

后来,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武器公司在ZB-26的基础上,又推出了ZB-30式、ZB-33式等等后续型号,英国购买了ZB-33式生产特许权,在英国的谢菲尔德兵工厂生产轻机枪,这一款轻机枪被称为布伦轻机枪,采用7.7mm口径的子弹。这一款布伦轻机枪就成为了英国的军队制式装备,在二战期间,也是声名远扬。

“捷克式”在英国生产以后,在1944年前后又兜了一个大圈跟中国联系上了,原因是英国在加拿大为旧中国在布伦轻机枪的基础上按照国民党军队要求增加了口径到7.92mm,改进生产了一款轻机枪,叫做勃然轻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勃然式7.92mm轻机枪

什么东西一旦到了中国,马上就开始了被山寨的命运。“捷克式”也不例外。中国最早山寨的“捷克式”应该是大沽造船厂1927年生产的捷克七九式轻机枪,不过那会山寨都是没有图纸直接拆掉照抄的,所以零件之间也都不能通用,质量也参差不齐。直到1934年,国民政府从捷克购买了一套ZB-26的校枪样本图纸,交给了巩县兵工厂(前面提到过,最早生产“中正式”的兵工厂)生产,于是在1937年,巩县兵工厂生产出了“二六式”轻机枪。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二六式”不是因为仿照了ZB-26的缘故,而是因为生产的时间1937年是民国二十六年,所以叫“二六式”。1938年,浙江铁工厂生产出了“二六式”的改进型号,称为“七七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先后有三十多家单位山寨过“捷克式”,而“捷克式”作为一代国际名枪,也在中国鱼龙混杂的山寨中,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我人民军队后期缴获了以后,一直用到了抗美援朝时期。

【懒龙说】

其实还有很多的武器受限于篇幅,没有摊开来讲讲,只能说有些遗憾了。比如手枪除了“盒子炮”和“王八盒子”,还有勃朗宁出品的枪牌撸子、马牌撸子和花牌撸子都值得说说;再比如步枪篇里,我抗日军民所使用的还有号称“水连珠”的苏联莫辛纳甘步枪,以及美国进口的M1917式步枪,还有被称为“春田中正式”的M1903式步枪等等;还有机枪篇里仅仅讲了轻机枪,没有讲到重机枪,比如著名的“马克沁”以及日本用的同样也是南部麒次郎设计的“三年式”重机枪等等都没有说。

这次来不及说了,下次再找个机会聊聊。

为什么要写这些抗日影视剧里的武器,这是因为在平时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我总是对其中的一些武器很感兴趣,其中很多的武器都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又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工具。

我其实一直认为,武器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有善恶的是使用武器的人。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前辈,手里是拿着怎样的家伙去跟小鬼子拼命的。因为我们的装备不如别人,我们是付出了多大的战损比的代价才能够取得艰难的胜利的?为什么这样的装备差距之下我们依然能够取得胜利呢?

因为我们有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和战斗到底的意志,还有决不放弃的决心!

武器和精神哪个更重要?都重要。因为武器很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万吨大驱、国产航母,需要歼20,需要东风,需要北斗。有了这些武器装备,我们现在也许再也不需要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抢眼,用自己的身体去炸碉堡了,但是我们永远不能丢掉堵抢眼和炸碉堡的精神,这就是一种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对手,我们都能够而且必然会取得胜利的信念。

我们不能太重视武器,也不能太不重视武器,我们要有世界先进的武器,这让我们可以和我们的对手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有了先进的武器后,决定胜负的依然是我们一战而胜之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