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都看直播了吗?都剁手了吗?看直播的时候买买买,第二天你又有多少东西是要退货的呢?

然而,一则关于“一场李雪琴亲历的直播带货造假现场,311万观众真实数不到11万”的新闻冲上热搜,将直播的乱象又一次摆到人们面前。依稀记得19年网红李雨晗造假事件,就已经暗示了MCN机构和网红们为了流量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做法了。直播作为中国目前最火的带货方式,吸引了众多网红和明星的加入,而直播数据也是一直在破纪录,以至于现在直播带货的量没有达到一亿,都不敢报道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年,随着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网红和明星的纷纷加入,想要靠直播红起来的普通人也越来越难了。而商家在面对众多的网红和明星,如何选择也成了他们的难题。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成了最直观的表现了。网红和明星为了突出自己的价值,就不得不在直播中有突出的表现,而商家也是看着这点,希望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市场总共就是这么大,如何能让自己的数据好看些,这时候刷单就出现了。

据《深网》的采访报道:直播带货刷量的现象覆盖了抖音、快手、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平台,直播观看人数、评论互动、甚至直播销量也能刷。而且明码标价,要怎样的服务都有,可谓让人观为叹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刷单行为。平台又是怎样的看法呢?虽然很多平台都明确表示对刷单行为一律严惩,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据MCN机构创始人介绍:某些平台对刷单行为似乎也是一种默许态度。很多人都说刷流量、刷播放量、刷粉丝平台会限流甚至封号,其实只要你不是色情、暴力、侵权等等不特别严重的,平台一般不会管。为什么?平台默认的话对他们也是好事,如果有刷粉的,平台整体数据就会好看,对平台来说也是有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直播背后刷单现象如此严重,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据11月6日出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虚构交易或评价、网络直播者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问题,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查处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仿冒混淆、商业诋毁和违法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

加上直播平台对刷量行为的打击,直播带货终将走上健康成长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