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高三是一个人智力的顶峰,在这一年里,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时刻掌握世界发展动态,又能以古鉴今。这一年里,我们心无旁骛地前进,有目标、有方法、能坚持,因为时刻都在努力,我们总觉得这一年眨眼就过去了。

我们在这一年里的生活态度,有一个人坚持了一生。他的一生,有目标、有方法、能坚持,算得上是幸福的,却也留下了遗憾,他是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

俄国作家格拉宁写的《奇特的一生》里,柳比歇夫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一生坚持自己在昆虫上的研究,哪怕生活再困顿,他也没有停下过对权威发起挑战的举动;他用自己发明的时间记录法记下自己每一天做的事,妥帖地安排自己的每一天——尽管他没法预料自己能活多久,但从来没有什么“消磨”时间的想法,哪怕是时间的下脚料,他一样用它们创造了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柳比歇夫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一生都在追逐年轻时立下的目标

28岁,从部队复员回来从事学术工作时,柳比歇夫就提出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年轻时候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框框是对的吗?谁也说不准。有的人在一条道上走到黑,到老才惊觉蹉跎一生;有的人不曾舍弃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而柳比歇夫的做法,比冒险更可怕,他犹如赌徒一般,将自己的一生押在了不被科学泰斗们看好的项目上,一腔孤勇向前走。

做时代的先锋并不是件好事,柳比歇夫曾遭过两次重大指责,学术委员会认为他是“害虫”,是破坏分子,他的学术观点被宣布是错误的,他的博士学位面临被取消的困境……但幸运的是,最后研究所的所长被调查,他幸运地逃过了那两劫。

柳比歇夫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明白挑战权威的结果,但他不曾想过退缩——不愿意向流行的学术观点妥协,他就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在寄给友人、陌生人的信件中,哪怕这导致他的成果被他人直接搬运也无所谓;不愿意屈服于大出版公司,他就将自己的成果刊登在小杂志里;不容于诸如列宁格勒这样的大城市,他就将家搬到了郊区,边教书边做科研……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

格拉宁在研究了柳比歇夫的诸多资料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柳比歇夫物欲极低,精神上却高度满足:他总是走在一条“他期望成为的人”的道路上,并从来没停止过——他的所有计划都能按时推进,他的目标总能实现,他总在自己潜能的边缘上不断探索,并一次次突破自己已有的极限。

“在各种最为复杂的情况下,始终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他几乎一直从事他想干的和他爱干的工作。”

柳比歇夫确实是一个幸福的人。

2、柳比歇夫是个不幸的人,因为他的功绩在去世后才被人们深刻认识

柳比歇夫具备一切获得盛誉的条件:意志力、想象力、记忆里、禀赋以及其他品质,而这些条件又恰到好处地组合在一起。他也曾安慰自己,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后来人需要的,于是,他不断地播撒生物学的种子,不断地浇灌,可他看不到这个种子发芽了。他的意见常常和进化论相左,总是挑战人们固有的观念,无怪他的功绩等到死后才被人们正视。

柳比歇夫也许早就知道,如果要实现自己在科学上的目标,还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多拟定几条守则,毕竟他的身体实在算不上好,而工作强度又大。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哪怕对自己的时间提出如此精准的要求,柳比歇夫也有失算的时候,并且是最大的失算:他算错了自己的寿命,他以为自己能在寿命结束前,将计划好的工作完成,但这一切都成了遗憾。

“要是他给自己选择的目标稍小一点点的话,那么他可以获得不知大多少的成就,等待着他的将是法布尔或乌瓦克罗夫般的盛名……”

自称“倒霉鬼”的柳比歇夫不肯放松对自己哪怕一点点的要求,于是明知眼前就是唾手可得的鲜花和荣誉,他也没法获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柳比歇夫意义重大的建树,就是他很好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我们听过太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但却很少有人实实在在地践行这些名言,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一生还很长,但在柳比歇夫身上,我们发现,他计算好了每一个项目应该花费的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下脚料,让时间成为了他的奴仆,完美地控制一分一秒。

作者格拉宁在仔细查验柳比歇夫的日记后,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

“通过记录,柳比歇夫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的方法,不需要钟表,他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了多久。”

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止柳比歇夫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哪怕儿子去世带来的苦痛也不能;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十年里,他的工作量甚至有增无减(柳比歇夫在82岁时去世),柳比歇夫是如俘获时间的呢?

首先,柳比歇夫计算的时间都是“纯时间”,也就是说,工作间隙中的任何休息时间,他都刨除,每次记录的时间误差不超过5分钟。

其次,他把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定为10小时,将自己的工作分为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占据的时间必须和重要性相称。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第三类则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

然后,利用“事件·时间”的方式记录下花费的时间,当天再按照第一类、第二、第三类的分类方式进行统计。

紧接着,每月、每年再对花费的总时间进行统计,做出细致的总结。

柳比歇夫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统计自己的时间呢?毕竟这种方式不单要对时间有严格的把控,还需要时刻洞察每一个空白的间隙,操作起来可一点都不容易。

“所有时间都一视同仁,一样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都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

对柳比歇夫来说,时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从来没有这个小时应该用来消磨,那个小时应该用来工作的说法。除此之外,详细的总结有助于他的来年计划:柳比歇夫的年度计划用小时来计算,而在实际使用上,计划和现实之间的误差仅为1%,多么精准啊!

这可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不同。有一句很流行的网络用语: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我们没有办法精准地说出自己的时间花在了哪里,也常常无法按年度计划表来推进自己的目标;偶尔,我们还会有一种错觉:没必要为逝去的一分一秒伤心,毕竟日子还能长,时间还很多。对比柳比歇夫的做法,我们确实是在“虚度年华”。

格拉宁为我们向时间妥协找了一个借口:

“他反正是怪人。我们要做到心安理得,最好把他看成怪人:人世间怪人还少吗?”

但同时,格拉宁也高度赞扬了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在这个世界上能活多久,这是他不能决定的,可是他,作为一个人,能有充分价值地生活多少时间,却正是由他自己决定的。他也做到了最充分地施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身上的宝贵品质,吸引着人们,使人们倾慕他。”

正如林清玄曾说的:“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每一天虽然都是新的一天,但这一秒却不可能再拥有与上一秒相同的意义。柳比歇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将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安排得很好,妥妥帖帖地让时间按照他期望中的来度过,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柳比歇夫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名科学家对科研的态度,更是身为一个普通人对时间的珍爱态度。我们总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殊不知,时间就是在我们不曾珍惜的敷衍态度中溜走。假如我们会感觉到一生很长,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活在这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