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宋廷出现了五名奸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这五人被称为"五鬼",其中王钦若和丁谓最为著名。

据《宋史-王曾传》言,宋仁宗道"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

王曾答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这就是宋朝五鬼之说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王钦若

王钦若(公元962年-公元1025年),北宋时期的主和派代表人物,五鬼之一。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

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 。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被宰相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升任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他二度为相,被时人称为"瘿相"。

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病逝,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丁谓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通籍后官运亨通。

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佑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

  • 林特

林特(公元951~公元1023),福建宁德人,宋真宗时期任三司使,长期掌管天下财赋,精敏擅吏职。逝世后追封尚书左仆射,孙女为宋神宗的妃子。

真宗朝宰相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合帝意,林特巴结丁谓,每见必拜,一日三见亦三拜之,故得丁谓善待。

林特精敏善吏职,身体素羸弱,但未曾一日告假,据案终日不倦,因而深得真宗宠信。真宗经常询以朝廷大事,林特借机中伤同僚,使同僚惧怕。因“天性邪险,善附会”,与朝官丁谓、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珪等5人被称为“五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陈彭年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今属江西)人。最重要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

他博闻强识,才华出众,深为宋真宗宠信。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所撰《江南别录》,为记南唐义祖、烈祖、玄宗、后主四代历史的原始资料。史书记载陈彭年官至贵显而居室陋敝,所得俸赐,惟市书籍。

天禧元年(1017),朝廷改元,祭祀天地,陈彭年担任天书仪卫副使,又任参详议制奉宝册使。正月初九,陪真宗祭天书,将到太庙,晕眩跌倒,抬往家中。真宗派医诊治,旦夕问候,并进其为兵部侍郎。二月,彭年因病重不治而逝,享年57岁。真宗亲临吊唁,见其家居简陋破旧,感慨不已,以致数日未上朝理政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刘承珪

刘承珪(949年—1012年),北宋五鬼之一,自宋初当宦官,历事三朝,深所倚信。他掌管内藏三十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太宗实录》及《册府元龟》等史籍的编修,就有刘承规的一份心血。另外还曾参与封查府库,平定土民动乱,防备契丹等事件。刘承规是宋代宦官中较有作为的人物。

景德四年,真宗在副宰相王钦若的鼓动下,正沉醉于炮制“天书”的闹剧,刘承规也参与了这一制造迷信的骗局。

刘承规屡有劳绩,官至宣政使、应州观察使,又特置景福殿使让他担任,表示对他的优宠,后改任新州观察使。史称其精力充沛,廉洁奉公,好儒学,喜藏书,能考访事实,礼待土人。

以上就是北宋五鬼的简介,至于北宋五鬼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就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这里不另加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