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先生,开创了唐代及其后的书风,但他幼时的习字环境却是非常艰苦的。

颜真卿在三岁时父亲就病死了,母亲艰难地抚养他,还常常要依靠外祖父家接济。没过多久,颜真卿就到了上学的年纪,练起字来十分用功,但母亲却变得十分忧心,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的勤奋懂事,愁的是家境本就不宽裕,哪有余钱买文具供他读书写字呢?

这一天颜真卿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可以用了,您别发愁了!”原来他拿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开心地对母亲说:“这只碗就是砚,这把刷子可以当笔,碗里的泥浆就是墨!”用“笔墨”在墙上习字,写满后,还可以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反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颜真卿“黄泥习字”的故事,这个故事在颜真卿的表侄殷亮所写的《颜鲁公行状》中有所记录:

“公以家本清贫,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

如今在公园中常常有人用刷子蘸水,在地上写字,风干后便毫无痕迹,大概是从颜公这里习来的。而“黄泥习字”这件事其实也不是颜真卿首创,在他之前还有他父亲颜惟贞做榜样——颜真卿在为父亲颜惟贞写的《颜氏家庙碑》上面,有记载:

“家贫无纸笔,与兄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

而关于“黄泥习字”,其实也有另一种说法,并非是用刷子蘸着泥浆在墙上写字,而是以黄土涂墙,待其稍干之后,用短木棍在墙面上写字,这种方式也使颜真卿练就了力透纸背的笔下功夫。无论是哪种方式,从最终流传后世的书法都可以看出,颜公勤奋练字,自立刻苦的精神是坚定不移的。

颜真卿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五世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候北齐有名的学者;他的曾祖父、祖父等也皆擅长书法。颜真卿的成长过程中深受家庭熏陶,形成了他疾恶如仇的品行和方正刚直的书风。《新唐书》中言他到:“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如今流传的颜公作品大多是他年过四十后所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这一次考古发现的是颜真卿更早年的书迹真品,在他的书法风格初现却未能自成一体时留下的墨宝,因此无论是对于研究他本人还是我国中古时代的书法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博采众长自成一体,被称为“颜体”。颜体书法雄秀端庄、形神相合,与柳公权的书法并称“颜筋柳骨”。

“颜体”在书法领域有很高的赞誉,其书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都非常大。北宋时期,能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的“宋四家”中,除了米芾,其余的苏、黄、蔡三人皆认同自己的风格学自“颜体”;及后来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皆是如此,“颜体”对于书法传承的影响难以估量。

颜真卿先生本人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刚直不阿的朝廷重臣。开元二十二年,颜真卿登进士第,任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因此也被人称为“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也亲自率义军抵抗。

而当初安禄山为了收买人心,曾保举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为常山太守。颜杲卿借此身份掩护,卧底在安禄山身边意图做内应。他派自己的儿子颜泉明带着叛军头目的人头到京师报捷,没想到路上被人追杀,意图冒功,虽然颜泉明最终抵达皇城陈明真相,颜杲卿也受到了皇帝的奖赏。

但安禄山同样得知了此事,为之大怒,派人将颜杲卿抓了起来,颜杲卿大骂不绝道:“我岂会跟你这叛徒同流合污!”安禄山恨极,当场将他另一个儿子颜季明的头砍了下来,还命人将他的舌头割掉,颜杲卿口中鲜血淋漓,吐字不清,却依然怒目而视,口中不停,最终一直骂到因失血过多而死。后来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提到的“颜常山舌”指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后来唐朝的军队收复常山,颜真卿再次悲痛地写下了“抚念摧切,震悼心颜”的《祭侄文稿》予以缅怀。

颜家满门忠烈,皆是如此。颜真卿由于为人刚直,直言进谏,曾遭到朝中很多人的嫉恨和陷害,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唐德宗听信了颜真卿对头的调唆,派他前往宜州镇抚,有人劝他不要去,他只说“君命可乎?"毅然到了李希烈营中。

面对李希烈的胁迫诱降,颜真卿慷慨激昂地痛斥叛军。李希烈见无法利用他的名声就起了杀心,派出太监假称圣旨道:“颜真卿赐死!”颜真卿下拜后,严肃地问道:“请问使者,是什么时候从长安来的?陛下安否?”太监说道:“这是从大梁来的圣旨!”颜真卿立刻站起身来,骂道:“逆贼!”于是李希烈的手下就动手将他缢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年是兴元元年,颜真卿自称年近八十,实则是七十六岁,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殉国而死。颜公遇害后,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唐德宗也痛悔异常,追赠其为司徒,并谥为“文忠”,在诏书中称赞他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老。”

绍兴三年,宋高宗赵构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颜公如今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在《全唐诗》、《全唐文》中亦收录有其作品。

寒来暑往,看时间单行向前;潮汐潮落,观历史循环往复。我是@寒汐 一起读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