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的勃兴,不仅改变着一百年来形成的全球车市格局,也造就了新的财富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月初,特斯拉市值超过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总和;1月底,特斯拉市值超过大众汽车;6月10日,特斯拉市值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而且,特斯拉股价狂飙,市值增长不止,11月9日,特斯拉市值超过4075亿美元,丰田市值为1918亿美元,两者差距越来越大。

与特立独行的特斯拉相比,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虽然不是一个重量级,但表现也可圈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蔚来的市值也已经突破500亿美元,超过了宝马,风头正猛。而且,蔚来在丰富产品线之时,也在用稳定攀升的交付量,支撑自己的现时表现。

新能源车企相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更易于被接受和追捧。而传统车企巨头们,也在新能源车领域努力完成快速转身,推动新能源车的上市步伐。

相对于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来说,传统大厂等新能源车计划很宏大,战线拉得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田在2017年12月发布了面向2020年到2030年的挑战规划,谋求推动HEV、PHEV、EV、FCEV在内的电动化汽车研发与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动化方面,丰田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化车型。今年的进博会上,丰田展示了威尔法参数图片)双擎、雷凌双擎E+、UX300e及FCEV柯斯达等车型。

按照规划,到2030年,丰田在全球范围电动化汽车年销量将超过550万辆,EV、FCEV等零排放车型年销量力争达到100万辆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集团也在2019年4月发布了全球电动出行战略,计划到 2028 年为止,在全球交付 2200 万辆电动车,其中半数以上将来自中国市场。目前,大众集团旗下奥迪、斯柯达、大众、保时捷和捷达都将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上汽大众首款MEB平台纯电动车ID.4 X上市,也拉开了大众汽车中国市场全新启程的大幕。未来,大众将通过MEB平台,打造大众、奥迪、斯柯达等多个车型,全面推进电动车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马集团也在2019年宣布,到2023年向市场提供25款电动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用汽车也不甘落后,宣布将雇佣3000名新员工,开展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和部署的软件开发。

未来5到10年,如此多车企混战新能源市场,大量的新能源车型相继上市,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传统车企转换思路,调整布局和节奏时,造车新势力争取到了难得的窗口期,虽然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之后也遭遇一地鸡毛,但是蔚来、小鹏、理想等终于熬了过来,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李斌、何小鹏、李想也从苦逼的“老板儿”变成牛逼的“老板”,联袂登上了胡润百富榜。

虽然造车新势力说成功还为时尚早,但总算是势头良好,只要不踏空、不踩雷,未来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当然,膨胀的市值也无法隐藏问题。造车新势力在产销量与大型车企仍有很大差距,再加上产品设计和品质品控等难题一时难以达到很高标准,风险时刻存在。

前面有蔚来的召回,近来理想的断轴、威马的自燃,也在用召回的方式加以找补。继威马召回1282辆车后,理想也召回10469辆理想ONE,与各自的总销量相比,召回的比例显然是相当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理想汽车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这次的大比例召回无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说法也从之前的“硬件升级”变成真正的召回,态度也是更加的诚恳,相信有包容心的消费者会给与更多的理解。与一些店大欺客的车企相比,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整体来说是很有担当的,谁都可能犯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值得点赞的。

与此同时,恒大、宝能等换道而来的选手,也在加速造车进程。

11月8日,宝能西安基地智慧工厂正式建成投产,自主研发的新能源xEV平台之上,也迎来首款车下线。目前,宝能汽车已经投资千亿资金,完成“整车+零部件+出行”全产业链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0日,恒大正式发布恒驰车标,再加上之前6款车齐整亮相,决心显而易见——成为行业新霸主。看来,在深深房重组上没有取得质的突破,恒大的汽车板块必须承担起下一个增长极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新疆广汇短暂携手之后,这段关系于日前宣告终结,恒大转让其持有的广汇汽车全部股份,回笼资金,并且自建销售渠道,打造掌控力更强的“生产+技术+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显然,宝能汽车和恒大汽车基于各自特点构建的全产业链是有所差异的,哪个链条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市场,谁的路子能够走得通,现在还不得而知。

新能源车这潭水如今越来越深,越搅越浑,新老势力、中外势力都在加速布局,平台、产品、技术、营销、服务方方面面都要做好,才能走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