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通讯员林伟成 倪慧玲 中俄再议新冠流行治疗策略。11月13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支持,广东药科大学、俄罗斯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主办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1世纪的流行病”国际学术交流会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园)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由钟南山、杨宝峰、王锐、郭姣、马克西姆·扎贝林、瓦伦丁·巴普洛夫、弗拉基米尔·楚拉诺夫等院士专家担任。会上,双方院士和专家在大会上围绕“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热点问题”“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治疗策略”“COVID-19的基本和实际问题”“儿童传染病的热点问题”“成人传染病的热点问题”等5个专题进行讨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以《新冠肺炎治疗进展》为题,从新冠肺炎发病机制、症状和预测等角度分享了新冠肺炎防治的独特经验。

“关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及再感染,最近受到了一定的关注。”钟南山指出,近期的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往往是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在新冠患者中的占比在20%-40%。“无症状感染病人自身产生的抗体不高,但是传染性是很强的,这是无症状感染的最主要特征,非常值得重视。”他表示,如果发现了不明来源的聚集性的发病,就要提高警惕,即便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社区的全面检测。

针对再感染病人(复阳)情况,钟南山表示,“再感染是可能的,但并非普遍现象”。钟南山团队收集了5例病人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这些病人通常是先有新冠感染症状,经过治疗后,阳性转为阴性。但经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了阳性的检测情况。”

钟南山指出,再感染病人前后两次检测的病毒基因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什么会出现再感染的情况?有可能的解释是,该病人首次感染产生了抗体,但抗体迅速下降,或抗体本身过弱,不足以预防和对抗第二次感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疫苗选择过程中应更加慎重。”

摄影:南都记者董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