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过:“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那袍越是华美,那虱子就越让人痛心。”她对待家人疏离,久之,那种距离感就成了习惯,仿佛是与生俱来一般。

张爱玲并非一个生性冷漠的人,只是她在人生之初就遭遇了亲情的落空,死寂一般的原生家庭养成了她孤傲无情的性格。以至她在她母亲重病弥留之际,都不曾去看她最后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玲母亲过世之后,将自己的遗产悉数都留给了张爱玲,没有儿子张子静的一份。而张爱玲过世后,则将母亲留给自己的物件连同自己著作的版权,都交给了自己的好友,也未留一分一厘给自己的同胞弟弟。

若是说这个家庭里最可怜无依的人,不是身为新派女性嫁了个纨绔子弟的母亲,不是曾被父亲囚禁毒打的张爱玲,而是父亲不爱,母亲不疼,姐姐不亲的张子静。

张子静同姐姐一样,出生在一个畸形的封建家庭之中,父亲是不学无术爱好大烟的败家子,母亲是追求浪漫天真幼稚的幻想家,他和姐姐童年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却没有得到半点关心和爱护。

他的母亲黄逸梵在嫁入张家后不久便逃离了,只剩下尚在幼年的一儿一女。父亲情绪喜怒不定,经常动手殴打张子静,以至于后来他对挨打这一事情已经麻木,被殴打之后还会自顾自地继续玩着手里的玩具。

小爱玲对这个懦弱的弟弟很是看不上,她的文章里弟弟只出现过寥寥几次,她说弟弟长得很美,自己在儿时也曾真心爱护过这个洋娃娃一般的同胞兄弟,两个人关系最大的转折点便是张爱玲的出走。

张爱玲是个生性高傲的姑娘,她有着常人没有的天赋,在家中的存在感也远比张子静要强,在后母进入张家之后,两个女人之间发生口角矛盾,张父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一顿女儿一顿,这顿殴打彻底打散了父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她便头也不回地去投奔了自己的母亲。

此时姐弟二人一个跟着父亲,一个跟着母亲。姐姐走后,张子静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日他也鼓起勇气,抱着自己唯一的一双球鞋,跑到母亲家中,恳求母亲能够像受姐姐一样收留自己。

可黄逸梵却没有同意,自己光是负担女儿一个人的生活费用就已经十分吃力,更不用说再给自己塞一个半大小子,毫不留情面的将亲生儿子赶了出去。之后黄逸梵去世,身边的财产也全数留给了张爱玲,仿佛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儿子。

而张家的家底早就被张父给挥霍一空,张子静不仅什么也没有得到,还要在父亲的身边照顾。

后来他创办了一份杂志,想邀请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姐姐为自己写几篇文章,可张爱玲却一口回绝,只提供了几幅简简单单的插画,对待弟弟冷漠如陌生人。

没过多久杂志社破产,他又没地可去,只能回到乡下做一个教书先生,在这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同姐姐见过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知晓姐姐去世的消息,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哭了一通,在自己的文章中,他曾这样写道:“姐姐待我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她的个性和难处,对她只有念想,没有抱怨,无论世事如何变变幻,我和她同血缘,亲手足,这种关系永远不会变。”

平凡普通的张子静一生都很糟糕,他没有被爱也不会爱人,生活过得艰苦,甚至没钱结婚。生活在一个狭小的房子里,要赡养继母,靠当老师、帮人补课养活自己,到晚年时依旧为生活所苦,想着如何攒钱,如何照顾自己。

姐弟二人的疏离陌生完全是家庭造成的,父母的无爱争吵在他们的内心种下了矛盾的种子,之后两人又常年不联系,仅有的一点童年回忆也基本消耗殆尽。再者说,张爱玲是向往西式关系的,在她看来,灵魂契合比血缘关系更重要,这也难怪她为什么会把自己的遗产全数留给朋友。

参考文献:

[1]张子静,《我的姐姐张爱玲》,2003,文汇出版社